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获批 将扩大第三产业比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2 07:54 来源: 中国广播网中广网北京3月22日消息(记者季苏平 丁飞)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国务院已经批复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的《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继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之后,东北振兴也正式纳入国务院规划进行启动。
一直以来,重工业和大农业是东北经济发展的特点,第三产业在东北经济中所占比例偏小。针对东北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问题,这次规划提出了加强第三产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保障民生等三方面目标,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东北在经济、社会、民生和生态等各个方面全面获得全面提升。
黑龙江肇源县的种粮大户丁树语最近要忙一件事,就是把他的800吨粮食运到全国各地。以前他最挠头的,就是这“运输难”的问题,不过现在,因为新肇内陆港的建设,他的难题解决了:
丁树语:我产粮每年产七八百吨,基本全销到昆明,往年运输用汽运,一车装四十吨左右,费用得七八百块钱,现在用火车运输,一车皮能装六十吨,费用才二百多块钱。
其实,从汽运到火车,这解决的正是东北地区很重要的“物流”问题。而国务院刚刚批复的《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当中,恰恰就有这部分的内容。这次规划中,最鲜明的三个特点之一,就是注重转型,改变东北地区第一、第二产业比例偏高的特点,扩大第三产业比重。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一个就是更加突出了科学发展和转型发展这些主题主线,在“十二五”期间要更加重视老工业基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具体讲就是要加快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产业集群,要大力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还要着力发展这个金融、物流、商贸等这样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
也就是说,一方面,要继续优化升级传统工业,而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比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要达到40%。参与编写规划的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毕吉耀所长以物流举例:
毕吉耀:东北地区过去国有企业为主,原料、钢铁、设备、运输各方面的,专业配套的物流是发展比较缓慢的。另外作为粮食生产基地,它还会产生很大的物流需求。十二五期间还是要加强沿海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打通物流通道,体制机制方面进一步完善,降低物流成本,通过依托工业农业的物流需求,通过发展物流业,不仅有助于促进制造业的发展,同时也能成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帮手。
规划中,第二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注重改革和开放。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第二个就是更加突出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个动力机制,国家给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是给了四个基地一个保障区的战略定位,那么在这个基础上,这次“十二五”规划国家又赋予了东北区一个叫“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战略枢纽”的新定位。
深化改革,是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林区和农垦体制改革,完成厂办大集体改革;扩大开放,指的是面向东北亚的合作。参与编写“规划”的中科院地理所金凤君主任说,这其中包括三类合作:
金凤君:一是跟日韩这种合作,通过吸引他们的产业,吸引他们的投资,然后带动我们产业规模的扩大,体系的完善,还有竞争力的提升。我们的产品跟俄罗斯的互补上我们有优势,它有资源,我们有需求。第三个层面就是跟蒙古,跟朝鲜合作,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经验通过建立合作开发区这样一种模式,促进双方的合作,然后带动他们的发展。
“规划”的第三个特点是,注重民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第三个就是更加突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以为这个民生的改善也将为东北区的进一步振兴增添新的动力,凝聚人心。
东北在实施振兴战略之前,老工业基地的民生问题很突出,这也被称为“东北现象”。而如今,这种现象是不是依然存在。
毕吉耀:一个就是它的工业重化比重比较高,创造和吸纳就业比较多的行业,它的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岗位缺乏问题仍然是比较大的问题。第二就是目前仍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棚户区的改造还没有完成,另一方面特殊一点就是东北很多大国企下面有很多集体企业,相当一部分的职工的医保问题,再就业问题是相当大的一个问题。
另外,规划中,民生方面的指标令人振奋。比如说城镇新增就业7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再比如新建保障性住房310万套,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5%,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