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城乡同治最精彩的民生乐章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9 13:26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攸县开展“城乡同治、结对共建”活动解读

  【核心阅读】

  龙年新春的喜庆还未散去,攸县新一年的工作进程已经启动,2月1日,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发出了今年的1号文件:开展“城乡同治、结对共建”活动,打造完美乡村、社区。

  这是攸县在总结几年来的成功经验,继续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又一项重大决策。

  1号文件指出:为进一步强管理、办实事、抓落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县委、县政府决定,组织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深入农村一线,开展“城乡同治、结对共建”活动,扎实抓好礼仪教化、洁净家园、济困维安、联合办公和五基规则五项工作,着力推动城乡同规划、全民同教化、卫生同保洁、设施同建设、事务同管理、素质同提升,整体提升农村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水平,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生活宽裕、文明和谐、管理有序”的完美乡村和社区。

  【活动一】开展礼仪教化,倡导健康生活

  以营造文明、提升素质、弘扬正气、健康身心、促进发展为目标,突出抓好文明教化,推动“三十条”、“攸县精神”、“六鉴”、文明礼仪、文明公约和国学经典的学习践行,着力打造文明乡村。

  以文明行为礼仪为重点,编印《攸县文明礼仪规范手册》发放到户,大力倡导文明十不公约;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文明村(居)民学校”,组建文明礼仪宣教队,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文明礼仪示范教化和规劝活动,推进文明礼仪进村组、进农家;广泛开展“懂礼貌、知礼仪、重礼节”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文明乡镇”、“文明村庄”和“文明家庭”、“文明礼仪标兵”评选活动;积极组织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倡导“健康生活、生活健康”理念,营造彬彬有礼文明氛围,丰富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活动二】参与洁净家园,巩固“五个看不见”

  以垃圾处理、乡村绿化、河渠治理、村容整治为重点,继续深化洁净家园大行动,加大乡村环境治理的力度,进一步巩固“五个看不见”的成果,着力打造美丽乡村。

  深入推行“四分”工作模式,有效落实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分散处理办法,彻底清除积存垃圾;加快农村垃圾环保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行农村垃圾科学处理和环保焚烧,努力做到每户建设1个焚烧池,每户备有1个废品回收筐,每户建有1个有机肥氹(坑);万一没有分户分散处理能力的地方,再建设集中处理环保焚烧炉;大力实施“四改”(改水、改厕、改圈、改“绿”)工程;鼓励农村居民大力植树造林,推进乡村道路、水系、庭院和山地绿化;切实规范交通、市场、“五小”行业经营和环境卫生秩序;倡导新型农民小区和特色村庄建设,着力打造环境优美、风格鲜明、清新靓丽的新农村。

  【活动三】协助济困维安,打造平安乡村

  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与重点农户结成对子,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宣传帮教”活动,关心和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就业、就学、就医、居住等生产生活难题。建立健全村级接访调解排查长效机制,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和群众诉求,推动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关口前移、责任到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教育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全面化解信访积案和突出问题,着力解决越级上访、非法上访问题。推进村级综治工作站规范建设,抓紧组建村级义务巡逻队,提高农村治安防范水平。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上访老户、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等各类重点对象的管理服务,落实走访帮教责任,确保服务管控和教育转化到位。加强舆情监控和应急处置,杜绝群体性事件发生,着力打造平安乡村。

  【活动四】加强联合办公,关注民生民利

  紧扣“便民服务、调处纠纷、村务管理、提供咨询、教育教化”功能定位,进一步提升村级定期联合办公制度规范化、常态化运行水平,推动党员干部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解决问题中抓落实、强本领、促发展。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坚决破除“难持久”、“无所谓”、“不耐烦”等认识偏差;进一步规范办公流程,认真落实走访摸排——收集情况,碰头分析——确定办公事项,集中办公——研究处理问题,资料整理——及时上报情况四个步骤;进一步抓实关键环节,认真组织开展预安销号、述职讲评、绩酬挂钩,抓好预安事项的责任分解、落实和问责;进一步强化“七个一”措施,及时完善更新公民信息登记卡,切实加强驻村单位、县直部门、乡镇、村组的协调联动,有效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

  【活动五】落实“五基”规则,锤炼干部队伍

  按照“班子共管、阵地共建、党员互培、活动互联”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城乡党建统筹发展。指导和协助村级组织健全基本组织体系,明确基本职责任务,完善基本管理制度,凝聚村务管理合力,巩固村级区划调整成果;推行基本工作方法,切实抓好村级定期联合办公、预安销号、绩酬挂钩的落实,促使乡村干部转变作风、深入一线、为民办事;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基本待遇保障,继续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完善党员活动阵地和服务管理平台。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岗位创优秀,带领群众争一流,努力争创“五个好”村党组织,打造“双强”型党员干部队伍。

  坚持城乡同治 打造幸福家园

  城乡环境卫生是一项横跨时空、牵涉面广、影响深远的复杂工作和系统工程,既不是一地一事之举,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综合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管理等多种手段,推动全员创建、科学创建、人文创建和城乡联动,方能取得实效。自200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开展“四创四化”、打好“三大战役”的总体部署下,我们县以“三创四化”(创建国家或省级平安畅通县、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园林城市和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和“洁净攸县大行动”为抓手,先县城、后镇区、再乡村,逐年梯次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成功创建为全国平安畅通县、省级卫生县城,成功承办了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现场会。全县实现了“五个基本看不见”,即城乡公共区域可视范围基本看不见垃圾、主干道基本看不见车辆乱停乱放、街面基本看不见私搭乱建厂棚、门面商店基本看不见商品出店摆放、执法整治现场基本看不见大的争执纠纷。较好地凸现了“三大效益”,即生态效益,改善了人居环境,保障了群众健康;经济效益,资产得到增值,市场增加效益,招商增添魅力;社会效益,人民群众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强了,热爱家乡的感情深了,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的公信力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几年来环境卫生治理的实践,我们有四个较为深刻的体会:

  一、坚持宣教开路,动员全员参与。城乡环境卫生整洁与否,关乎群众健康幸福、折射社会管理水平、影响地域发展大局,既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项群众工作,必须组织全覆盖、深层次、多回合的宣传教化,引导全县各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积极投入。一是开展大讨论。近些年来,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了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总结了规划建设观、大众公共观、生态环境观、礼义荣辱观等“十大观念”,提炼了“厚德从善、崇文重教、诚信守法、尚勤敢超”的“攸县精神”,讨论了“市民公约”、“村规民约”,编撰了《思鉴》、《政鉴》、《德鉴》、《礼鉴》、《法鉴》、《廉鉴》“六鉴”系列公民教育读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城镇客厅理论”、“农村公园理论”的概念,即要求把城镇当作客厅来呵护,把村庄当作公园来建设,在大讨论中使干部群众深化了城乡环境卫生治理的认识。二是实施大教化。围绕学习和弘扬科学理念、先进文化、主流思想,使全县人民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礼仪、讲科学的习惯,先后组织百人宣讲团深入乡村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了1200余场“新观念面对面”宣讲活动;组织10万余名机关单位和中小学生开展“万人诵读中华经典”活动;广泛开展“生活健康、健康生活”系列大型群众文娱活动和基本常识演讲赛、抢答赛等活动,努力促使城乡环境建设、“三创四化”、“洁净行动”等理念和规范进村入户,深入人心。三是组织大规劝。坚持每月开展上街下乡进村入户文明规劝活动,当场纠正车辆乱停乱靠、行人乱扔垃圾、商户占道经营等行为,参加人员包括县级领导、机关干部、群团组织、在校学生、离退休干部等。每年全县参与规劝和清扫行动人员超过10万人次,发放“门前三包”温馨提示等各类宣传资料30多万份,纠正不文明行为10多万人次。通过领导示范、部门组织、干部参与、群众践行,推动了文明教化的持续深入,促进了文明卫生的习惯养成。

  二、突出创建引领,提升城镇品位。城市是社会文明的主要创造地、推动地和示范地。我们坚持紧跟全市部署,按照打造一流中等城市的标准切实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全面打响城市提质战为契机,以深入开展“三创四化”活动为总抓手,引领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纵深推进,为环境卫生城乡同治打头阵、当示范。坚持多元化投入。通过财政投入、BT、BOT、搭建城建投融资平台等方式,在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各类公共设施配套。近三年来,我们加大投入,改造街巷122公里,街面“刚改柔”75万平米,改造城区下水道58.6公里、自来水管网55公里,新建公厕45座、垃圾中转站10座,新增公共绿地35万平米、路灯4340盏、果皮箱2500只、侧挂桶3160只,深入实施了城区“穿衣戴帽”工程,建设或改造了湘东大市场、洣江风光带、文化广场等一批市民休闲娱乐场所,抓好了城区标志性建筑、大街小巷、106国道“百里长廊”和道路两旁、休闲广场等场所的景观绿化、亮化建设,实现了城市建设与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实施公司化保洁。将城区92.7万平米主街道和33.6万平米小街小巷清扫保洁权通过竞标的形式,全部承包给两个有实力、有经验的保洁公司,实现了城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公司化;坚持城区住宅开发小区化、小区管理物业化,将云升山庄、丽水山庄等一批高档住宅小区的环境卫生全部交由物业公司负责,有力提升了小区保洁、保安、保绿水平;将“牛皮癣”治理、灭鼠除害、建筑装潢垃圾清运、主街道门店经营广告牌、余土清运、绿化养护、路灯维护等全部推向市场,实现公司化运作、社会化管理。近三年来,共拆除违章建筑和厂棚15600余处,清除违规户外广告 2150处、总面积38900平米,清除遗留垃圾4.5万吨。加强精细化管理。制定出台了《城市精细管理办法》、《市场精细化管理及考核细则》、《社区精细考核细则》,将社区文明创建、卫生创建纳入重要工作内容,对城区12个社区逐月开展督查考核,并届时评选出文明卫生组和文明卫生户予以表彰,调动市民参与城市创建的积极性,实现了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有效延伸。运用市场化经营。我们在做旺做活城区经营的同时,注重通过党建帮扶集中办点镇区、对乡镇土地经营净收入实行全额返还等举措,将镇区土地经营全面推向市场,从而调动了乡镇经营镇村、管理镇村、建设镇村的积极性。2010年,全县有三分之二的乡镇拍卖了土地,乡镇土地经营收入、镇区建设投入均超过了亿元。今年已有7个乡镇拍卖了土地,竞拍总收入3900万元。

  三、开展洁净行动,美化乡村环境。城乡环境卫生治理重点在城市,难点在乡村。为此,我们通过深入开展“洁净攸县”大行动,将环境卫生治理覆盖乡镇并延伸至乡村,形成了“城乡共建、城乡互动、城乡同治”的良好格局。针对农村地区卫生习惯改变难、垃圾处理难、长期坚持难、经费保障难等突出问题,探索推行了“四分”模式,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治理由点到面、由突击向常态的转变。一是分区包干。将村级卫生区划分为村级公共区和农户责任区,村级公共区包括主干道、主水系、村民集中活动场所和集贸市场等,由村集体出资,聘用专人进行日常保洁维护;农户责任区指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晒坪、水沟、绿化区等,各农户按要求落实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的“三包”责任,保持日常整洁。二是分散处理。每家农户原则上配备一个垃圾池,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分户分类收集,并通过“回收、堆肥、焚烧、填埋”等方法分类减量、化整为零,就地从简处理,做到厨余垃圾就地堆肥还土、可回收利用废旧物资集中回收、回收难度较大的“白色垃圾”焚烧填埋处理。目前,全县农户配备垃圾池13万多个,普及率超过了80%,垃圾基本做到了入池处理。三是分级投入。县财政每年预算乡(镇)村洁净行动专项经费1000万元,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500万元用于支持镇区创建,500万元按每村1万元的标准补贴到村,用于村庄洁净行动;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配套一定的工作经费,对重点村、中心村、贫困村给予适当支持,弥补村级经费不足;各镇区居民和乡村村民自筹一部分资金,负责镇区和村级公共卫生区的日常保洁,基本形成了财政下拨、部门支持、乡镇配套、村(居)组自筹相结合的多元多级投入模式。四是分期考核。强化激励措施的运用,实行月抽查、季考核。县考核乡镇镇区,并抽检到村,考核结果通过县电视台向全县公布;乡镇参照县考核办法考核到村,并抽查到组,考核结果向全镇进行公开;村考核组,并延伸到户,各村对各组的卫生情况进行交叉检查评比,考核结果在全村进行公示。

  四、建立工作机制,谋求长行久效。巩固和提升环境卫生城乡同治的成果,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近两年,我们立足实际,推行“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绩酬挂钩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群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积极性。对乡村推行“重奖重罚”机制。县考核乡镇镇区,每季考核排前三名的乡镇,在享受县财政资金扶助的基础上,奖励3—7万元;排后三名的乡镇,取消县财政资金扶助,同时处罚3—7万元。乡镇考核村,给予1000—3000元不等的考核奖罚。村考核组,给予100—200元不等的考核奖惩。近两年来,全县已累计兑现奖罚资金500余万元。同时,建立“三创四化”和洁净行动举报投诉奖罚制度,对举报投拆的群众给予100元/次的举报奖励且为其保密,对被举报投诉的有关乡镇负责人、分管副职和村主要责任人分别处以200元、100元不等的罚款。对干部推行绩酬挂钩机制。将各乡镇、部门单位和村、社区的洁净行动目标细化、任务量化,纳入全县主要工作预安销号和绩酬挂钩内容,将县、乡、村三级干部40%的工作津补贴用于工作预安销号、绩酬挂钩,把环境卫生整治作为一项重点内容,实行按月预安、按月考核、按月兑现,并坚持在“三创四化”、“洁净大行动”中锻炼干部、考验干部、发现干部、选拔干部,大大提高了工作执行力,促进了城乡环境卫生治理的落实。对业主推行量化考核机制。在主要街道、重点市场实行百分量化日考核计分办法,对经营户卫生状况、经营秩序进行逐日考核计分。在政府管理的门面、市场摊位租金以及环卫处的卫生规费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奖补资金,将考核分与租金挂钩,分值越高租金越少,分值越低租金越高,分值降至底线,取消承包资格,充分调动业主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积极性。对户主建立“大评小奖”机制。对各农户采用“大评比、小奖励”的办法进行激励,按清洁、较清洁和不清洁评定等次,评比结果张贴到户,或分组公示,对清洁户给予毛巾、牙膏、雨伞等价值10—20元的小额物资奖励。通过精神和物资激励调动群众的自觉性、积极性。

  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虽然我县在城乡环境卫生治理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离群众的期盼、离实际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兄弟县市经验,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把环境卫生城乡同治工作推向新的水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