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媒体称两桶油垄断格局或再加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1 17:47 来源: 财经国家新闻网

  收紧对外批发成品油与新的成品油定价方案都将强化“两桶油”的垄断

  去年以来国内部分市场出现的中石化成品油质量事件,使得国内石油垄断巨头进一步采取了收紧措施。

  日前,中石化销售公司内部人士向有关媒体透露,在内蒙古等多个地区,中石油、中石化正在商讨对外停止批发成品油,可能先在部分地区试点,为下一步在全国推广做准备。

  实际上,自2010年开始,中石化、中石油成品油对外的批发量出现缩减,而零售量却有较大幅度增加。年报数据显示,2011年中石化成品油零售量同比增幅达14.39%,批发量却大幅缩减13.53%;2011年中石油在成品油零售市场份额达到39.2%,同比增加了0.8个百分点。

  中石化、中石油的加油站一直保持增长,截至2011年底,中石化拥有加油站数量30121座,中石油去年全年新开发加油站1300余座,达到19362座,同比增长7.6%。 “两桶油”对外停止批发成品油,一方面为赚取更多的利润,一方面可以低价收购经营困难的民营加油站,形成从生产到流通的全面垄断格局。

  “两桶油”的这一调整措施,无疑会进一步强化其在国内石油市场的垄断地位。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方案目前已上报国务院,新的定价方案实际上可能会进一步强化“两桶油”的垄断权力。

  报道称,该套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缩短国内油价随国际油价变动调整的周期,加快调整频率;进一步优化国内油价参照的一揽子国际原油价格,增加WTI为挂靠油种。此外,定价公式仍由国家发改委制定,但将达到公式条件的调价发布权交给第三方独立机构,比如新华社,由其公布根据新定价公式测算出的变化率;如果到了调价窗口,石油公司将可根据定价机制进行相应调价。

  方案实际上否决了成品油定价权的下放,国有企业自主定价将会导致垄断进一步深化。但把调价发布权交由第三方意义不大,政府还得继续扮演“挨骂”的角色。从此方案来看,成品油定价改革仍然没有触及减税和国有企业的成本约束,改革将再一次流于形式。

  高企的国际油价使中国通胀隐忧犹存,这令“两桶油”垄断问题显得更为敏感。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6%。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谭雅玲认为,对CPI上涨影响最明显的因素是国际油价的上涨。同时,现在考量通胀的指标已经不是需求,而是投资和投机。

  谭雅玲表示,目前对CPI影响最明显的因素是国际油价的上涨。因为国际油价直接关联到中国难过的成品油价格,因而油价上涨一定会引发中国内地市场各项价格的连锁反应。如果油价继续飙升,今年的通胀情况并不乐观,因为今年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比去年要大得多。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表示,国际油价的上涨是推高CPI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曹凤岐说:“国际油价上涨引起了国内物价的上涨。同时,国内包括金龙鱼、福临门等食用油的价格也有所上涨。这使得广义上的食品价格推动了物价上涨。”他认为,目前影响物价的各种因素仍然较多,尤其是国际因素的影响较大。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