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温州市域铁路欲引民资35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9 05:59 来源: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仇锋平

  温州市域铁路S1线计划引入35亿元民间资本,占业主“幸福轨道交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幸福轨道公司)注册资本金的50%。

  目前,上述融资方案还在等待温州市政府批复,但按报送的融资方案,民资的保底年收益率在6%~8%,没有股权。

  配套细则待批

  早报记者从温州市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温州市铁轨办)获悉,温州将布设6条轨道交通线路——S1、S2、S3、S4为主要穿行于地面的都市区快线,M1、M2为主要在地下的市区普线。

  温州下属11个县市区,被瓯江及山、海阻隔,6条轨交将串起其中8个县市区,拉开城市框架。

  其中,总投资152.3亿元的S1线西起铁路温州南站,途经温州永强机场,止于洞头县以西。线路全长51.9公里,预计设约20个站点,工期4年,最高时速预计超100公里。

  作为未来温州大都市核心区两大中心——中心城和瓯江口新城之间的快速通道,S1线将高铁、城市公交、民航等交通方式连接起来。

  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州铁轨交投公司)负责人称,线网规划有待国家发改委批复,暂时不能确定是否接入铁路大网、与全国铁路互通。正进行工商注册的幸福轨道公司负责S1线的投融资、建设、运营管理,注册资本金70亿元,其中一半向民资开放,其余通过贷款等渠道解决。

  据介绍,按报请温州市政府的方案,个人、企业均可投资,获得6%~8%/年的固定保底回报,但投资不占公司股权和收益分红;民资可随进随出,如交易“股份”或由政府回购。

  温州铁轨交投公司董事长吴祖联3月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方案获国务院批复后,S1线将正式向民资敞开大门。

  但在金融综改区获批后的4月份,吴祖联再次接受采访时则表示,还有一系列配套细则待批,S1线融资方案的出台时间暂时没法确定。

  “先期接洽效果不理想”

  据温州市铁轨办介绍,光S1、S2、S3、S4线的投资就超800亿元,财政压力很大。同时,经历去年的民间借贷危机后,政府希望改善民间投资渠道,以实际行动落实2个“36条”精神。

  “我们已跟一些企业先期接洽,效果不理想。”温州铁轨交投公司总经理丁建宇说。

  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按现有模式,S1线很难吸引民资,因为其实质就是借贷,而温州民间借贷的利息多在3分(3%/月)及以上;如果是企业间拆借,年回报率在12%~15%才具备吸引力,“温州民资的投资欲望强烈,但在逐利天性下更愿投资房地产等,以往至少是20%~30%甚至翻倍的回报。”

  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董事长黄伟建称,对S1线来说,降低门槛、有十几二十万元资金的散户也能参与的集合投资或更能奏效。

  周德文表示,民资不愿投资S1线还有一个原因,是担心政策是否能持续、资金是否足够安全。

  中国至今鲜有成功运营的民营铁路。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铁路划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的领域前,铁道部门也曾制定鼓励民资进入的政策,如2005年7月颁布《关于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的实施意见》,提出按“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则对社会资本开放铁路建设、客货运输等领域;2006年4月铁道部联合建设部发布《关于继续开放铁路建设市场的通知》,开放铁路建设市场的设计、施工、监理业务。然而,民营资本投资铁路建设的比重很小。

  2005年,连接浙江衢州和常山的衢常铁路项目启动。作为铁道部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浙江民企光宇集团最初持股34%,与上海铁路局(持股35%)、常山县国资公司(持股31%)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这一举动当时被很多媒体视为“破冰”之举。

  但在2006年8月,衢常铁路出现一轮“国进民退”,新增浙江铁路集团入股,股权变更后,上海铁路局持股增加到42.56%,常山县国资公司仍为31%,浙江铁路集团持股7.56%,光宇集团通过子公司仅持有18.88%。2007年,光宇集团将剩余股权全部转让给中国建材集团,彻底退出。

  据媒体报道,铁道部在与光宇集团子公司的合资协议中规定,一旦铁道部认为需要将民资手中的衢常铁路股权购回,光宇集团应配合收购。

  吴祖联说,民资也不能参与S1线的票价制定和运营管理。

  “目前模式更适合大企业”

  多年来,民资一直希望进入金融、电信、航空、铁路等领域。然而,“玻璃门”后的这些领域未必都是“金矿”。

  辽宁、内蒙古边界的巴新(巴彦乌拉镇到阜新市)铁路和山西的嘉南(太焦铁路与侯月铁路连接线,西起侯月线嘉峰站,东接太焦铁路南陈铺站)铁路是近年较受关注的民资投资铁路,线长分别为496公里和65公里,工程造价分别为57.7亿元、23亿元。它们的发起者都是煤老板,功能只有货运,以便煤炭外调,并不是指望从铁路运营中获益多少。

  按8%的年回报率计,民资投资S1线要10多年才能回收成本,这对习惯高额回报、期望立竿见影的温州民资而言缺乏魅力。丁建宇说,因投资过大,若回报率过高恐怕难以兑现。

  去年底,浙江省铁路投资集团董事长余健尔曾对媒体表示,铁路投资的回报率不到8%/年,“1条客运专线按现有客流以及运营收入减去成本测算,投资回报年限要20年甚至更长,投资者不感兴趣。”

  也有人认为,类似S1线的投资,对需要分散投资、期望回报安全、稳定的大企业来说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表示,投资铁路的优势是稳定、风险小。S1线的融资模式在国内市域铁路中较普遍,如果不接入铁路大网,还能自行安排营运,如白天客运、晚上少量运输货物,以增加回报。回报周期一般是12-15年,“8%仅是行业平均回报率,经营得好或许能达10%,回报周期也能缩短至10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