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李克强访欧强化向西开放 推能源与城镇化合作(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1 17:19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李克强访欧强化向西开放推能源与城镇化合作(图)

  李克强访欧,强化向西开放

  中国正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振兴,强化向西开放。此次李克强访比、访匈、访欧盟总部无疑是强化向西开放的具体体现,将与俄罗斯、欧洲向东开放形成利益交汇点

  本刊记者/张蔚然沈晨(发自发自匈牙利、比利时、欧盟总部)

  4月30日至5月3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匈牙利、比利时和欧盟总部进行了访问,双方就经贸、科技、金融、农业、质检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达成广泛共识,政府部门和企业间共签署了9项合作协议,涉及金额22.2亿美元。双方还举行了“中欧高层能源会议”和“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

  此访期间,李克强多次指出,中国正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振兴,强化向西开放。此次访比、访匈、访欧盟总部无疑是强化向西开放的具体体现,将与俄罗斯、欧洲向东开放形成利益交汇点。

  中欧制造业可互补

  欧盟连续多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技术来源地的地位,中国则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也是欧盟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2011年,中欧贸易额达到567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8.3%。

  双向投资方面,欧盟连续多年保持中国累计第四大外资来源地地位。截至2011年底,欧盟对华直接投资达816.7亿美元,涉及工业制造、金融、物流等多个领域,不少企业还建立了研发中心。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对欧投资日益活跃,企业投资方式从传统的贸易流通型逐渐扩展到生产型、服务型和研发型。2011年,中国企业对欧盟直接投资42.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一倍,已覆盖欧盟27个成员国。欧盟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重要市场。

  对于中国和欧洲这两大经济体而言,转变发展方式和谋求经济复苏的手段肯定会有不同,但亦有相同、相通之处。其中,李克强提到的制造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实际上,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美一些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反思此前的发展方式,并陆续提出了“重回实体经济”“重返制造业”等战略。当然,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绝不可能是重新回去制鞋、制帽,而是要进一步技术创新,扩大出口,吸引投资。而处于相对低端的中国制造业,要想完成转型,除了加强研发和创新外,扩大对外投资也是实现技术提升的一种手段。这也是为什么“制造业强国”德国近来多次表态希望增加对华出口、欢迎中国企业来德投资的重要原因,而这同样也是温家宝、李克强此次访欧多次提及“欧盟应该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的重要原因。

  能源与城镇化合作是重点

  能源与城镇化领域合作是中欧下阶段合作的重点,正如李克强所言,深化中欧能源合作的巨大潜力在于城镇化与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的结合。

  李克强指出,中国有序推进城镇化、破解资源环境难题,需要学习和引进欧洲先进理念、技术与管理经验。当“欧洲设计”遇上“中国制造”,“欧洲技术”遇上“中国市场”,就会产生显著的效应。中欧应把城镇化作为务实合作的新平台、新亮点,突出加强节能环保等领域合作,共促绿色发展,深化项目合作,加强管理交流,分享中国城镇化和欧洲高技术产业化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为中欧合作互动发展注入新动力。希望欧洲对与中国进行高技术合作更加灵活开放。

  他提出,能源合作是中欧合作新的重点,双方应深化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产业化以及低碳等方面合作。

  李克强还表示,中方相信欧盟国家以雄厚的经济发展基础、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可以走出欧债危机困境。中方愿看到欧元、欧洲经济稳定,这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也符合中国的利益。

  欧盟方面表示,欧盟制定了“2020战略”,中国正在实施“十二五”规划,双方应抓住契合点深化合作。欧中城镇化伙伴合作有利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欧洲经济振兴,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欧中加强能源合作,对于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促进国际能源市场健康发展、保障世界能源安全、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推动互利共赢

  外媒对李克强此次访欧给予高度关注。《匈牙利新闻报》头版头条报道了李克强访问匈牙利取得的成果,标题是《我们与中国结成战略盟友》。匈牙利《人民自由报》发表文章,并配以李克强和欧尔班见证两国签署协议的彩色照片,文章指出,中国是匈牙利在欧洲以外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去年双边贸易额达到92.6亿美元。

  法新社、德新社和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外媒都报道了李克强与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的会谈、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以及出席中欧高层能源会议闭幕式上的致辞。

  法新社在报道中说,中欧双方当天同意建立城镇化和能源合作伙伴关系并承诺互相开放市场。巴罗佐在与李克强出席相关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时说,这些合作将要求中欧为彼此提供开放和非歧视性的市场准入。

  德新社注意到,李克强表示中国推进城镇化需要立足国情并学习和引进欧洲先进理念、技术与管理经验,“当‘欧洲设计’遇上‘中国制造’,‘欧洲技术’遇上‘中国市场’,就会产生显著效应”。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的报道说,李克强当天重申了中国将继续支持欧元区经济复苏的立场。此外,在对华科技出口的问题上,注意到李克强希望欧洲把握机遇,对与中国进行高技术合作更加灵活开放,促进欧洲技术和中国市场结合。

  比利时国家电视台法语频道和《最新新闻报》都对李克强访问进行了详细报道。报道说,比利时与中国共同成立一家新的投资基金,通过合作投资实现互利。在李克强正式访问比利时之际,两国签署了成立该项投资基金的协议。迪吕波首相强调新协议以及中国对比利时的重要意义,这是一份双赢的协议。

  随访的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钟山就中欧下一步务实合作给出建议。第一,加强对话协调,照顾彼此关切。充分利用现有机制,在欧盟和成员国两个层面,加强政策对话,扩大共识,缩小分歧,考虑和照顾彼此关切,妥善解决双边经贸合作中的问题。加强在多边框架下的协调,共同致力于建设稳定、开放的全球经济、金融环境。

  第二,发挥各自优势,推进重点领域合作。不久前,国务院确定了加强进口的四项政策措施,要认真落实,积极扩大自欧进口。同时,不断创新合作方式,以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为契机,加大推动双方在投资便利、服务贸易、中小企业、绿色产业等领域合作。

  第三,坚持市场开放,反对保护主义。中欧都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双方应继续以实际行动做出表率,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慎用贸易救济措施,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

  第四,引导企业合作,推动互利共赢。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应努力为中欧双方企业合作搭建更多平台,推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利益融合与合作,实现其全球价值链中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李克强欧洲行点滴

  访俄期间,李克强在会见俄罗斯当选总统、总理普京时表示——

  中国有句话,叫言必信,行必果。我相信中俄合作不仅是务实合作,还包括人文的交流,信心的交流。

  李克强在《俄罗斯报》撰文谈中俄关系——

  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说过,“无比亲密的友谊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中俄关系历经考验、历久弥坚,两国人民的友好一定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李克强在同俄工商界人士进行座谈时表示——

  体育精神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更快、更高、更强,中俄地缘相近、经济互补、政治互信,中俄经贸合作可以拿出体育精神来,做到更快、更高、更强!

  李克强在莫斯科大学演讲时指出——

  目前中俄关系处于最好的时期。双方相互把对方的发展视为自己发展的机遇。两国人民的友谊就像俄罗斯谚语所形容的一样,是“胳膊肘般的感情”。

  中国人喜欢的围棋和俄罗斯人喜欢的象棋,都讲究谋势布局。我们现在谋的是中俄合作的大局,顺应的是世界和平、发展、合作的大势。这不是权宜之计,需要着眼长远、脚踏实地。

  访问比利时期间,李克强对比利时对华友好人士、比中经贸委副主席李德汉说——

  “你作为一个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外国人,身体力行地维护一个中国政策,我们受到感动,你永远是中国的朋友。你见证的历史是一部活的历史,历史是应该被尊重的。”

  李克强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谈中欧关系——

  我们期待一个更加包容理解的欧洲。中国有句俗话,“隔道不下雨,百里不同风”。倡导“多元一体”,是欧洲一体化不断扩大深入的重要原因。当今世界,既需要西方的思维,也需要东方的智慧。中欧从各自实际出发,走各有特色的发展道路,有利于构建一个和谐繁荣的世界。

  李克强在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高层会议上说——

  当“欧洲设计”遇上“中国制造”,“欧洲技术”遇上“中国市场”,就会产生显著的效应。希望欧方在对华高技术转让方面更加灵活开放,这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李克强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时指出——

  欧洲经济出现问题对中国和世界都不利。中方相信欧盟国家拥有雄厚的经济发展基础、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可以走出困境,迎来新的发展。(整理:张蔚然)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