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少将赵登平:黄岩岛主权归属无可争议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7 13:45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黄岩岛主权及中国的海洋利益——专访海军少将赵登平
“黄岩岛主权归属无可争议”
李菁
三联生活周刊:作为一名资深的海军军官,你怎么看待“黄岩岛事件”?
赵登平:今天是5月10日,距中菲4月11日发生的黄岩岛事件正好一个月。这个事件的核心是黄岩岛的主权归属问题。其实从历史到现在,黄岩岛的主权归属是非常清楚的,没有任何可争论的余地。
国际上关于岛屿的归属主要有这么几条原则:一是“最早发现”,二是“最先命名”,三是“有人居住”,四是“有效管理”,这是国际上通行的准则。从这几点上讲,我们都有充分证据证明黄岩岛在历史上是中国人最早发现、最先命名、纳入国家版图并实施有效管理的。先谈“最早发现”和“最先命名”。大家都知道,历史上中国最早发现的黄岩岛,1279年,元朝的天文学家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时,南海的观测点就是现在的黄岩岛。1935年1月,中华民国政府公布的132个南海岛礁沙滩中,就包括黄岩岛,并把黄岩岛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纳入了中国版图。“二战”期间,日本和法国一度侵占了南海诸岛。抗战胜利后,1946年国民政府派遣海军舰队将南海所有的岛屿全部收复,并宣示主权。现在西沙群岛主岛永兴岛上还立有“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当时很多岛屿都是用海军舰艇的名字来命名的:比如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和中建岛,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以及目前被菲律宾侵占的中业岛,就是用当时海军“永兴号”、“中建号”、“太平号”和“中业号”军舰的名字命名的。1947年,中华民国内政部方域司,在绘制《中华民国南海诸岛岛屿位置图》时,明确将黄岩岛(当时名为“民主礁”)画在“9段线”里——这个“9段线”要解释一下,实际上最早是“11段线”,当时方域司在绘制南海诸岛位置图时,第一次用了11段U形断续线标明南海海域疆界,南海所有的岛屿被包围其中。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绘制的地图仍然采用了U形断续线的画法,只是把11段线改成了9段线,就这点儿差别。俗称“9段线”也就是这么来的。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黄岩岛”正式作为该岛的标准名称(民主礁作为副名)。所以说,这个历史延续是很清楚的。
三联生活周刊:“9段线”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从严格的法律层面讲,怎么理解?
赵登平:关于“9段线”至今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意义上的解释。也有各种不同理解。目前为止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一个国际上普遍承认的中国南海海域历史性传统疆域界线。在这个“9段线”内,整个南海海域所有的岛屿及附属水域归中国所有——请注意这个概念,有些人不太清楚,以为是“9段线”内所有的都是咱们的,不是这样简单,是“所有岛屿及附属水域”。这是什么概念呢?首先所有的岛屿,不管是中沙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还是南沙群岛,不管是岛、礁、沙、滩,都是中国的;然后,根据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按“以陆定海”原则,以这些岛屿为基点确定领海基线,再据此划分领海、毗连区、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这些都属于中国国家管辖海域,其余部分则属于公海。所以请注意我们国家历届政府和领导人对外声明和讲话,都是采用“南海诸岛及附属水域”或“所属水域”的提法,这是正确的。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从“有人居住”和“有效管理”来看呢?
赵登平:关于“有人居住”这一条,实际上在实践中存在很大争议,因为世界上有很多岛屿是不适于人类居住的,我们暂且把这条理解为有人类长期活动。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东面是深达5000多米的马尼拉海沟,与菲律宾群岛形成自然分界。黄岩岛礁盘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但长年露出水面的面积较小,且环境比较恶劣,显然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当然也没有常驻人口。但是从古到今,黄岩岛周边水域是广东和海南渔民的传统渔场,历代中国渔民长年在此从事渔业活动,经常登岛驻留。此外,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业余无线电协会批准黄岩岛为DXCC国家,呼号BS7H,分别代表中国、南海、海南和黄岩岛。中国的无线电业余爱好者也曾经多次登岛开展国际无线电通信活动,这都是体现黄岩岛主权归属的重要标志。
关于“有效管理”,黄岩岛长期由中国实施管理。远的不说了,黄岩岛目前一直在我国海南省三沙(西沙、南沙、中沙)办事处管辖之下。所以从各方面说,黄岩岛属于中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联生活周刊:这是从中方的历史沿革来看的,那么从菲律宾的角度看呢?
赵登平:那就更能说明问题了。尽管菲律宾当局近些年来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企图证明黄岩岛属于菲律宾,但都掩盖不了事实的真相。最近菲律宾有一位人士在报纸上撰文,说黄岩岛是中国的。这个人是尊重历史事实的。菲律宾曾经是西班牙和美国的殖民地,独立前和独立后,涉及其领土疆界划分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协议:一个是1898年的《巴黎协议》,一个是1900年的《华盛顿协议》,一个是1930年的《英美协议》。这三个协议都非常明确地规定,菲律宾是以东经118°线作为其西部边界,而黄岩岛的地理位置是北纬15°07′,东经117°51′,这显然不在它的疆域范围内。菲律宾1935年的宪法、1961年的领海基线法,都承认这个118°线,它自己出版的地图在相当长时间也从来没有说黄岩岛是他们的,这些都是无可辩驳的,也可以说是铁证。
三联生活周刊:既然黄岩岛的主权归属非常清楚,那么为什么后来菲律宾会对黄岩岛提出主权要求并发生一连串的纠纷?
赵登平:这要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说起。1982年,在联合国主持下制定了规范世界各国海洋活动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4年正式生效,我国是签约国。其中规定,一个国家除了可以拥有领海之外,还可以拥有毗连区、大陆架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所以菲律宾就拿这个说事儿。意思就是,以它国土的陆地边界开始,向海上延伸,划分专属经济区,由于黄岩岛恰好落在它划定的海域范围之内,这就算它的了。1992年,美国人从菲律宾的军事基地撤军后,他们正式对黄岩岛提出主权要求。以后,就更加变本加厉。这次事件的起因是我们的渔民在黄岩岛附近的海域捕鱼,遭到了菲方海军强行登船搜查并企图拘捕,我们的海监船和渔政船迅速赶到,保护了我们渔民的安全,同时与菲律宾船只形成对峙局面。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菲律宾就多次在黄岩岛附近海域拦截、驱赶、拘捕、监禁、掠夺甚至枪杀我们的渔民。
三联生活周刊:既然争端起源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应该怎么理解和实施才是正确的?
赵登平:自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定并生效以后,南海周边国家不顾历史上早已承认南海诸岛属于中国的事实,以实施《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由,借口按照公约规定的“以陆定海”的原则——依据你所拥有的陆地和岛屿划定领海基线,再按领海基线划定毗连区、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纷纷对我南海传统疆界线(9段线)内的岛屿和附属水域提出主权要求。它们故意把已明确主权归属的岛屿说成是无主岛屿,凡是落入由他们单方面划定海域内的岛屿和附属水域就认为是归他们所有。菲律宾就是其中一个。需要指出的是,他们的理解和做法是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蓄意歪曲。公约实施有一个重要前提:尊重并且不改变陆地和岛屿原有的主权归属。也就是说,公约只是规定,你可以有大陆架,你可以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但相关海域中的岛屿该是谁的还是谁的。绝不能想象,黄岩岛就因为菲律宾提出海域划界主张,一夜之间就成了菲律宾的,否则,岂不是变成“以海定陆”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你菲律宾可以按照你的陆地和所属岛屿确定领海基线,然后据此分别提出领海、毗连区、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划界主张;我中国则是以黄岩岛为基点确定领海基线,然后提出相应的领海、毗连区、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划界主张。由于两个国家之间的海域宽度不足以满足各自的划界主张,对于重叠部分的划分只能由两国根据有关规定通过双方协商谈判予以解决。
这些国家还有一个理由,说这些岛离他们家近,所以就该属于他们。这就更不成为道理了,在国际法中确定陆地和岛屿的主权归属与距离本土之间的远近是毫无关系的。大家看看世界地图就清楚了,格陵兰岛距离丹麦本土有多远?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群岛距离美国本土有多远?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距离英国本土又有多远?
总之,菲律宾提出黄岩岛主权要求的两个基本依据,都不成立。
三联生活周刊:黄岩岛在南海诸岛中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吗?
赵登平:南海诸岛中,东沙群岛目前由台湾当局驻守;西沙群岛于1974年经过“西沙海战”从当时的南越政权手中夺回来了;中沙群岛在西沙群岛东边,唯一露出水面的就是这个黄岩岛,菲律宾一直企图侵占;最大的南沙群岛有230多个岛礁,其中较大的岛礁约有1/5,除了主岛太平岛由台湾当局驻守外,其余的均已被周边国家侵占。从这个角度上讲,黄岩岛在南海诸岛中并不具有特殊的代表性。这次之所以发生黄岩岛事件,完全在于菲律宾当局的蓄意挑衅。
三联生活周刊:近几年来,我们在南海和一些周边国家经常发生摩擦,这一次菲律宾挑起事端是否也有试探底线的意思?
赵登平:我们和8个海上邻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涉及到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的争端,尤其在南海,涉及相关国家多,争议海域面积大、岛屿数量多,近年来,不仅美国,而且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非南海国家基于各自战略需要也纷纷染指南海搅局,使情况更加复杂。因此,与周边国家发生摩擦是必然的,关键在于确保我国利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能够控制住局势,并争取朝向有利于我的方向发展。
在我看来,这次事件中菲律宾当然有探明我们底线的企图,因此处理得当不给对方任何可乘之机对于今后与其他国家处理类似问题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和警示效果。菲律宾仗着有《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以为中国不敢动他。像个顽劣的孩子,自己没啥本事,在外面惹是生非,仗着家里有人,以为美国会为他撑腰,有恃无恐,以为闹得大了,就能占点儿便宜,就这么个心态。只可惜完全错估形势,东盟拒绝为他站台表态支持,美国更不愿意为他趟浑水,最后落得个孤家寡人,进退失据。
应对的“各种准备”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注意到,中国官方的态度比以往更强硬,这是一种外交姿态,还是说也有一些实质性的准备?怎么解读中方的应对策略?
赵登平:傅莹副外长5月7日约见菲驻华使馆临时代办的讲话,讲得很好,明确告诉菲方,我们对形势发展难以乐观,中方也做好了应对菲方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我认为,这不是外交姿态,而是警告菲方:勿谓言之不预也!最近我每天都在看网上的评论,黄岩岛事件也是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凡是处理国际间的争端,无非从三个层面考虑。第一个层面是国家的综合实力。所谓“弱国无外交”,这一点咱们有过切身体会和惨痛的教训,“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中国还号称是“战胜国”呢,结果仍然任列强任意宰割。“九一八”事变后“国联”派来的李顿调查团完全站在偏袒日本的一边。所以说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在处理两国争端问题时的力量对比基础。
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过去的贫弱中国,今天的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是在世界经济、政治、外交领域日益活跃并发挥重要作用的负责任的大国。第二个层面是国家意志力,这个很重要,有些人认为好像我们现在忍一忍,等以后我们建设得更好,力量更强大了,问题就更好解决,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机会是不能随便错过的,一旦错过,追悔莫及。国家意志力的体现是很重要的,就是要“立威”,有时候在特定条件下它和综合国力并没有很强的相关性,想想我们过去,在我们历史上打的几场对外战争,从朝鲜战争抗美援朝开始,到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和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还不强,都面临很大的困难,但是最高领导层的魄力和决心以及全党全军全民形成的强大凝聚力充分体现了非常强的国家意志力。第三个层面是行动和应对策略,这方面可能相对复杂一点,这里面首先有文化的问题,比如说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就是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我们经常讲,先礼后兵,后发制人,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法的最高境界。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中华民族不可欺,不可侮,必须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这也是不容置疑的。关于实施正确的行动和应对策略,关键要有大国心态,要综合运用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手段,多管齐下解决问题。首先是政治和外交,然后是经济手段,我们现在正在按照这个路子在走,最后是军事手段。前几天傅莹副外长讲,“我们做好应对菲方的各种准备”,我想当然应该包括做好了应对最坏情况发生的准备,那就是军事准备。军事准备既是政治、外交、经济手段的后盾,也是在政治、外交、经济手段都无法解决问题时保留的最后手段。
三联生活周刊:对于网上一些比较激进的言论,您怎么看?
赵登平:有些热血青年总是着急地问:“到底什么时候打?”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能够通过政治、外交或经济手段解决问题,不战而屈人之兵岂不更好?一旦需要动手打,不要自缚手脚,要能够做到控制战局,把握主动,以较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相信我们的最高领导层和决策层有能力、有魄力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正确决断。
还有一些朋友总在问:我们的海军在哪儿?海军怎么不出动?我想这里有三个方面要加以说明。一是我们的解放军,包括海军,其使命、责任、义务所在,就是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维护海上权益。前不久,我们一位海军将领已经明确表态:“在黄岩岛事件中,具体我们的海军,我们军队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是要由党中央、中央军委做出决策。一旦做出决策,我们海军是义不容辞的,一定能够完成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交给我们的任务。”我想这些话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二是多年以来,我们海军的舰艇、飞机,常年在中国南海管辖海域巡逻,执行各种战备任务。我们的海军就在南海,一直在南海。三是一些朋友不明白,为什么不见海军的舰艇,总是海监船和渔政船在前面?这是因为,和平时期不宜把海军放在海上执法第一线,这样过于敏感,一旦擦枪走火,容易直接引发国家之间的海上军事冲突。因此,建设既能代表国家,又有别于海军的国家海上准军事力量用于和平时期海上维权和执法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如:美国的海岸警备队、日本和韩国的海上警备队等。我国的海监船和渔政船也相当于此类性质。海军作为国家海上武装力量则是他们的坚强后盾。
黄岩岛背后的美国因素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都知道,黄岩岛问题的背后始终有美国的影子,怎么理解美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赵登平:其实这是明摆着的: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大国,既有很多的差异和对立,也有很多共同利益和相互依存。这是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现实。美国在黄岩岛问题上扮演的是双面人。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给菲律宾一些老旧舰艇,拿《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为菲律宾撑腰,拉菲律宾来折腾我们、抗衡我们、牵制我们,但他绝不会为菲律宾挑头跟我们打仗。这个底线不用摸就清楚。
三联生活周刊:那怎么理解4月16日的美菲联合军演?
赵登平:美国人惯用方式,玩两手嘛,一方面他表态不是针对我们,也不是针对黄岩岛,另一方面又要用军演牵制我们——就像他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还要同时搞一个《台湾关系法》,不断卖武器给台湾。对此,我认为不必过于在意,国际政治就是这样。你搞你的,我也可以搞我的,我们同时不是也搞了一个中俄军演吗?也是不针对任何人的。
三联生活周刊:你是否觉得菲律宾对美国寄予的期望太高了?
赵登平:是有些期望值过高,菲律宾一个劲儿地搅混水,想办法把事情闹大,想把美国拖进来,好从中渔利。结果事与愿违,美国在黄岩岛问题上虽然敷衍了菲律宾几句空话,但始终拒绝选边站,保持中立,而且公开场合不对菲律宾做出任何实际承诺。搞得菲律宾灰头土脸。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他面对的可是中国。但我还是有些疑惑,菲律宾人真的愚蠢到以为美国会为他和中国干上一仗吗?
中国经济的未来在海上
三联生活周刊:以前我们理解的领土冲突往往多在陆地疆域上,为什么最近这些年,涉及海域划分和岛屿归属的争端越来越多?
赵登平:我们前面一直提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以陆定海”原则——只要你拥有这个岛,你可以以这个岛为基点确定领海基线,然后划分领海、毗连区、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换言之,一个弹丸之地,可以拥有1500平方公里的主权海域和43万平方公里的国家管辖海域。更关键的是根据公约规定,拥有国享有对整个海域中的海床、底土以及上覆水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进行勘探、开发和利用的权利。所以为什么现在海上争夺这么激烈?说到底,海域划分和岛屿归属争夺是表象,实质就是海洋资源争夺。
三联生活周刊:所以说,争夺海洋也就是争夺资源。我们长期以来对海洋资源这一块好像认识不足,它是一个什么概念?
赵登平:海洋资源主要分为非生物资源(能源、矿产品等)和生物资源(鱼类、海产品等)。海洋中蕴藏有非常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以石油为例,陆上石油由于过度开采,已日渐枯竭。按现在开采速度,如果没有发现新的油田,估计只能再开采几十年。而海上不一样,以我国为例,我国管辖海域内仅沿海海域已探明的石油蕴藏量就达到约300亿吨左右。除此之外,还有海底可燃冰——就是在深海水下形成的甲烷水合物,也称为固态天然气,它的能量密度是石油的10倍,仅在南海北部的蕴藏量就相当于700亿吨石油。这是什么概念?现在我们国家一年大概要消耗四五亿吨石油,也就是说,按现在的需求量可以用100多年。
海洋是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现在我国可耕地面积的控制红线是18亿亩,要养活13亿人,今后人口会越来越多,可耕地却只会越来越少。而海上不一样,我们5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海域约有30亿亩,如果能充分开发利用,它所产生的价值相当于增加10亿亩可耕地。这方面我们的认识还是很不充分的。所以我有一句话,中国经济的未来在海上。
三联生活周刊:在您看来,当前我们最应该着手做的是什么?
赵登平:在我看来,当前应该做的主要事情,一是进一步加强以海监和渔政为主的国家海上准军事力量建设,并实现海上维权的统一领导,避免多头管理。二是积极推进南海资源勘探开采。
现在大家普遍比较关注空间技术的发展,这些年我们所取得的成就的确很大,很振奋人心。但是千万不要忘了毛主席当年讲的,既要“敢上九天揽月”,还要“敢下五洋捉鳖”。去年深海探测器“蛟龙号”潜入水下5000多米,创造了纪录,这个意义一点不亚于“天宫一号”对接,可是我看国民反应似乎不那么强烈,也许还没有理解其中对于今后开发海洋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这次中海油981号深海石油钻井平台首次在南海较深海域试钻成功,更是具有重大意义,要知道,在海洋开发技术方面的任何进步都可以直接使我们的海洋经济受益。
南海石油相当一部分是在1500米以下的深海,这一次走出了可喜的一步,尽管没有深入到更南边,但我们可以一步一步来。目前,南海周边国家都在南海海域、尤其是在我国管辖海域内大量开采石油,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不久前,我海监船在深入到南沙群岛海域巡逻时看到了各国的许多钻井平台,而我们到现在为止在南海海域还没有一口油井。
既然海洋争夺的实质是资源争夺,既然我们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得不到人家的善意回应,既然最终解决南海被侵占岛屿的归属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与其做无谓的等待,与其让别人在本属于我家的院子里单独开发,与其我们只能提一些无用的外交抗议。倒不如我们少说多做。直接从我国南海管辖海域的资源开发入手,在我海监、渔政力量以及海军的保护下,加紧向南推进,向深海推进,去开采本来就是属于我们的海洋资源。如果有谁敢于阻挠和挑衅,正好给予我们正本清源的机会,我想这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最主动、最实际、最有效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