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引资志:稳步前行的力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8 17:16 来源: 国际商报

  作者 席帕

  回眸2011:结构调整亮点多多

  (一)全年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年末月度数据出现同比下降

  2011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在2010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再次实现平稳增长。非金融领域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到1160.11亿美元,同比增长9.72%;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7712家,同比增长1.12%。

  自2009年8月起,全国非金融领域吸收外资实现了连续27个月的同比增长。但在主权债务危机发酵、全球复苏步伐放缓的影响下,2011年11月和12月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同比下降9.76%和12.73%。此外,2011年新签协议外资金额同比增长5.96%,但月度同比增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下半年有4个月出现同比负增长。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料显示,2011年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呈现恢复性增长,达到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7%,中国吸收外资增速慢于全球整体水平。

  (二)亚洲仍是主要外资来源地,日本对华投资大幅增长,欧美对华投资有所下降

  2011年,中国的外资来源地仍然高度集中。2011年非金融领域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吸收外资金额的91.61%。

  中国大部分外资来自亚洲地区。亚洲十国/地区(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省、日本、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韩国)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005.17亿美元,同比增长13.99%,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86.64%。

  中国香港继续保持最大的外资来源区域地位。香港对内地实际投资7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14.13%;占全国总量的66.38%,比重较2010年提高2.57个百分点,是第6年上升。

  日本对华投资大幅增长。2011年日本经历了大地震与核泄漏重创,日元又逐步升值,日本企业因此加快了对外转移产业的步伐。部分企业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并看好中国的投资环境,加大对华转移生产和研发部门的力度。2011年日本对华投资实现49.65%的大幅增长,达到63.48亿美元。

  欧美对华投资有所下降。受美国经济不景气、“再工业化”政策等因素影响,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同比下降26.07%。欧洲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严重,对外投资在总体上呈现疲弱态势。2011年欧盟27国实际对华直接投资63.48亿美元,同比下降3.65%。

  (注:以上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数据包括这些国家/地区通过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萨摩亚、毛里求斯和巴巴多斯等自由港对华进行的投资。)(三)外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1.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比重首次超过制造业。

  2011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21.01亿美元,同比增长5.06%,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4.91%,较2010年下降1.99个百分点。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552.43亿美元,同比增长13.42%,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7.62%,较2010年提高1.55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制造业的比重。

  2.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吸收外资比重相对较高。

  制造业中实际吸收外资列前五位的行业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制造业吸收外资总额的14.0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10.5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7.32%),专用设备制造业(占7.3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占7.17%)。

  服务业中,除房地产业以外,吸收外资最多的五个行业是:分销服务业(占13.25%),运输服务业(占5.78%),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占4.82%),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3.83%),金融服务业(占3.46%)。

  3.房地产业仍是服务业中吸收外资最多的行业,但增速大幅下降。

  房地产业占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总量的48.66%,比重比2010年下降0.58个百分点。但在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仅增长12.07%,低于2010年增幅30.73个百分点,低于同期服务业总体增幅1.35个百分点。

  4.农、林、牧、渔业吸收外资小幅增长。

  2011年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20.09亿美元,同比增长5.07%,占同期全国总量的1.73%。其中,农业占比最大,比重为43.4%;畜牧业增长最快,增速为54.43%。

  (四)外资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

  1.东部地区吸收外资增幅略低于全国水平。

  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966.04亿美元,同比增长7.51%,低于全国平均增幅2.21个百分点;占全国总额的83.27%,比重较2010年下降1.71个百分点。全国吸收外资最多的5个省市均在东部,为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辽宁省和浙江省,这五省市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合计723.29亿美元,占全国的62.34%。从行业结构来看,实际吸收外资金额列前几位的是:制造业(占45.78%)、房地产业(占21.59%)、批发和零售业(占8.1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7.52%)。

  2.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长快于东部。

  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78.36亿美元,同比增长14.26%,占全国总额的6.75%,比2010年提高0.2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最多的是湖南省,占中部地区吸收外资总量的24.46%。从行业结构来看,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60.48%投向制造业,17.09%投向房地产业,4.29%投向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04%投向批发和零售业。

  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115.71亿美元,同比增长28.24%,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8.52个百分点;占全国总额的9.97%,比2010年提高1.4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已连续三年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最多的是重庆市,占西部地区吸收外资总量的42.47%。从行业结构来看,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40.5%投向房地产业,27.08%投向制造业,7.67%投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47%投向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五)外资并购保持较大增幅,西部地区比重提高

  2011年全国共批准外资并购项目1340个,同比增长18.17%,占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的4.84%;实际使用外资48.99亿美元,同比增长50.53%,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4.22%,比重较2010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东部地区并购项目个数占全国的78.0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的68.71%;西部地区并购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的24.28%,比重较2010年提高7.27个百分点。

  (六)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幅回落,顺差小幅提高

  1.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幅回落,全国占比下降。

  2011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18601.56亿美元,同比增长16.24%,增幅较2010年下降15.2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22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51.07%,比重较2010年下降2.76个百分点。2011年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幅较2010年回落,其中有2009年基数较低的因素,但主要是世界经济不稳定因素较多,复苏前景暗淡,导致2011年下半年进出口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行态势。

  2.外商投资企业一半以上进出口来自加工贸易,在全国加工贸易中的份额基本稳定。

  2011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为10842.77亿美元,同比增长11.67%,增幅比2010年下降15.33个百分点,占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值的58.29%,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83.07%。2006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在全国进出口总值中的份额呈现小幅下降趋势,而在加工贸易中的份额下降趋势并不明显。

  3.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顺差小幅提高,全国占比提升。

  2011年全国外贸进出口顺差收窄,但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顺差却小幅提高,占全国的比重有所提高。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顺差为1305.04亿美元,同比增长4.99%;占全国顺差总额的84.12%,比2010年提高16.2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顺差3143.73亿美元,同比增长16.38%,占全国的85.98%。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顺差占全国的比重逐年增加。

  展望2012:稳定增长当有可为

  (一)环境复杂

  2012年,中国吸收外资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使世界经济发展面临较多不利因素,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全球资本流动复苏动力不足。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外需疲弱、部分企业融资难、局部用工矛盾突出、经营成本上涨等问题。外商直接投资稳规模、调结构的压力加大。

  1.国际经济复苏压力增大,发达国家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尽管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各种措施刺激经济,但经济复苏动力不足。2011年下半年以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在欧元区加速蔓延,已经波及欧元区核心国家,且短期内很难解决,严重拖累了欧洲经济发展步伐,并将从贸易、投资、金融、信心等各种渠道对世界经济复苏进一步产生不利影响。与此同时,拉动经济新一轮增长的领头产业一直没有出现,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需求难以提振,市场疲弱,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面临难题。而某个行业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新一轮经济周期增长点的预计短期内很难显现,因而这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复苏还将经历一段较长的艰辛历程。

  2.全球直接投资复苏前景并不明朗,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入不确定性增强。

  在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跨国资本流动复苏动力不足。美国、欧盟等中国吸收外资的主要来源地经济增长乏力,企业对外投资决策更加谨慎。地缘政治因素引发的石油供给风险上升,给全球经济增加动荡因素。联合国贸发会议在2012年1月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中指出,2011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恢复到1.5万亿美元,仍低于2008年的水平,预计2012年国际直接投资可能小幅增长但仍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型新兴经济体总体上仍对国际资本保持吸引力,但投资者对其经济增长放缓、内需减弱等风险和负面因素的认识加强,加之部分发达国家急需资金回国,出现了跨境资本流出部分新兴经济体的现象。相比于跨境资本从国内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上退出,产业资本流出所产生的风险更值得关注。

  3.国际引资竞争加剧,中国成本优势趋弱,外商投资企业对投资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一方面,中国周边发展中国家作为低成本产地的区位优势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吸引外资形成竞争力。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料,2011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吸引外资实现了同比27.6%~48.2%不等的增幅,成为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增长点。另一方面,部分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出现“再工业化”现象,制造业资本继续向母国回归的趋势增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国吸引外资的竞争压力。与此同时,中国劳动力等成本正在逐渐上升,作为跨国公司制造基地的成本优势相对弱化,而外商投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对中国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的期待更高,诉求也有所增加。

  (二)利好仍多

  1.世界经济的动荡和调整期蕴含着中国的发展机遇。

  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但结构调整的大方向是确定的,这使得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着较好的环境。国内外经济互动加深,相互联系更为紧密,国际金融危机催生出新科技革命,有利于中国开拓发展机遇,挖掘潜在的后发优势,实现产业和技术升级,这也为吸引高质量的外资提供了机遇。

  2.中国的投资环境仍具综合优势。

  中国经济依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内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2012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主基调是“稳中求进”,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进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2年2月的《中国经济展望》中预测,面对世界经济放缓的形势,中国经济增速将有所下降,但不会硬着陆,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亮点。中国美国商会、中国欧盟商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2011年发布的调查报告均显示,近两年有扩大在华投资意愿的企业仍维持较高比例。

  3.中国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引资提供机遇。

  中国正着力推进体制改革,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为未来更高阶段的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动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正处于加快推进的进程中,国内需求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节能减排,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些结构调整将为外国投资者提供更多机遇。中国美国商会和中国欧盟商会认为,中国正寻求转变增长模式,其产业升级、发展服务业、鼓励创新、绿色发展等目标,提高了在华投资企业对未来的预期。

  4.中国政府继续出台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

  面对内外部环境的较大变化,中国政府着力完善吸引外资环境、优化引资结构、创新引资方式,在产业、区域、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例如,2011年9月发布了《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外商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10月出台《关于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外国投资者使用境外合法获得的人民币开展直接投资;12月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增加了鼓励类条目,减少了限制类和禁止类条目;今年预计将重新修订《中西部外商投资优势产业指导目录》,着重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将更加有利于引资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

  (三)前景展望

  综上分析,2012年中国引资可能呈现以下特点:

  从总体看,全国引资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虽然2011年下半年新签外资协议金额出现数月同比下降,有可能对今年实际使用外资规模产生一定压力,但综合各种因素来看,2012年实际使用外资仍将保持2011年的水平或略有增长。

  从投资来源地看,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日本等周边经济体仍将是外资主要来源地。欧债危机形势预计在2012年内难以明显改善。相对而言,美国经济在宽松货币和“再工业化”政策等的影响下有可能获得小幅增长,即便考虑到其产业回归政策的负面影响,预计美国对华投资状况将好于欧洲。

  从投资行业看,服务业因受到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整体增幅有限,依赖传统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吸收外资将面临更大压力,境外投资者对华投资动机将由原来的以出口导向型为主,更多地转向国内市场驱动型,与国内消费相关的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也会获得更多投资者的关注。

  从投资区域看,东中西部分布总体格局将基本保持不变;在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的形势下,中西部地区将受惠于经营成本优势、鼓励政策出台等因素,实际使用外资增速仍将高于东部地区,比重进一步提高。

  从投资方式看,绿地投资仍将是主要方式,并购的比重将保持基本稳定。虽然两年来外资在华并购增幅较大,但受全球信贷紧缩、欧债危机及金融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近期全球并购活跃程度下降,因此2012年外资在华并购的增幅还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作者单位: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