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日韩年内将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21 13:15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网

5月13日,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会议,韩国总统李明博、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与会。图/ 新华

  东亚合作新动力

  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谈取得突破性成果。三方领导人不但正式签署了中日韩投资协定,还同意今年年内启动自由贸易区协定谈判。这为一直步履缓慢的东亚一体化提供了新动力

  身为“东亚展望小组”成员,中国社科院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与其他组员一起,近期正在准备一份拟提交官方的报告,内容关涉东亚整体合作。

  5月13日举行的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谈取得突破性成果。三方领导人不但正式签署了中日韩投资协定,还同意今年年内启动自由贸易区协定谈判。

  “虽然政治、安全分歧犹存,但经济这一黏合剂使得三国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基础,成为彼此合作的内在动力,也为东亚一体化提供了新动力。”张蕴岭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

  实质性进展

  据外交部消息,此次会议形成了《关于提升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以及加强农业合作和森林可持续经营、防止荒漠化和野生动物保护合作两份联合声明。

  中日韩投资协定的签署成为其中引人注目的利好,而关于今年年内启动自贸区协定谈判的建议,尤其给东北亚加深合作乃至东亚一体化进程点燃希望。这些成果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亚太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宝云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加以评述。

  围绕投资协定和自贸区协定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12年前,当中国主动提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议时,学术界同时也启动了针对东北亚自贸区的研究,约十年后,官方也启动正式研究。在2008年底首次10+3框架外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举行后,第二年10月第二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推进由政府、产业、学界共同参加的中日韩自贸区联合研究。

  “长期以来,人们对东北亚地区合作进程的相对滞后提出批评,”杨宝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10+3框架内的三方会晤往往是形式大于实质,直到两年前三国领导人共同认为应打破固有模式建立独立机制,才使得该区域合作明显加速。

  据中国外交部5月9日发表的《中日韩合作(1999-2012)》白皮书,三国间贸易额从1999年的1300多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6900多亿美元,增长超过4倍,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日本、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据日方统计,去年中日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14.2%,达3449.1亿美元,占日本外贸总额的20.6%。据韩方统计,去年中韩贸易总额为2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占韩国全年贸易总额的19.8%。截至去年底,日、韩对华直接投资累计额分别接近8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

  张蕴岭指出,中日韩出于经济利益考虑,必须推进经济合作。在推进东亚合作进程中有困难时,三方取得共识,为合作增添实质性内容实属必要。

  清华大学教授刘江永则认为,中日韩实现自由贸易不仅符合三国共同利益,而且有利于世界各国利益。目前,中日韩已分别同东盟10国实现了自由贸易;韩国分别同美国、欧盟缔结了自贸协定;日本已开始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

  在此背景下,一旦中日韩缔结自贸协定,东盟与中日韩“10+3”自由贸易区将水到渠成。“届时,中国可利用东亚其他国家与美欧之间的自由贸易渠道扩大出口,这有利于美欧同中国开启自由贸易的谈判。”

  具体操作难题待解

  经济仅仅是张蕴岭向《中国新闻周刊》所作分析时指出中日韩合作的“两条线”之一,另外一条“双边关系”则考验甚巨。而正是第二条线尤其让东北亚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区域之一。

  因此,他料定未来谈判“还会有困难”,包括历史遗留、领土及海洋权益争议、民族感情等因素都会成为彼此进深合作的牵绊,以至于协定落实的过程“将会是漫长的”。

  除去政治、外交等问题,在经济方面的进一步合作同样存在不少难题。首先是国际经济形势仍不乐观,据路透社报道,在本月3日举行的中日韩三国财长会议上,三国财政及央行官员强调,经济存在潜在的下行风险;其次是彼此间的合作尚存“门槛”。三国都有一些敏感产业有待进一步开放。中国农产品出口可能对日韩市场形成一定程度的冲击,日韩钢铁、石化、汽车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对华出口也可能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造成影响。

  据悉,在此番会议中,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希望中国和韩国能够放宽对日本食品的进口限制。因为在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中韩两国因担心日本食品受到核辐射而实施了进口限制措施。最终,中国方面表示对此会予以考虑,而韩国方面未予回复。

  杨宝云也倾向于把目前的自贸协定谈判当做一个意向成果,“各自打自己的算盘”。他认为,一方面,三国须妥善处理分歧,照顾彼此关切的敏感产业,逐步整合利益相关点以克服难题,“必须找到最大公约数”;另一方面加强政治互信,妥善处理历史和现实问题、国内和国际问题,确保自贸区谈判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从签署协定者的反馈看,他们是乐观的。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其是三国合作在经济领域制定的第一个重要法律文件。而韩国总统李明博则称,中日韩三国投资协定中包含了投资者与东道国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将为三国投资者在东道国的投资蒙受损失时提供法律保障。

  不过,该报道也指出了困扰东北亚区域合作乃至安全的重要因素,就是朝核问题。报道称,针对朝鲜4月份的导弹发射以及该国举行核试验的威胁,李明博表示,中日韩三国需团结协作,共同预先阻止朝鲜的挑衅行为。不过,据一位与会日本官员称,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并未就在朝鲜进行核试验情况下将采取的行动方案展开探讨。

  就东北亚局势,温家宝在5月13日主持会议时指出,东北亚的和平稳定涉及地区各国的切身利益,是实现持续发展和繁荣的首要前提。要坚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有关问题,重视各方合理的安全关切,继续推进六方会谈,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当务之急是尽全力防止朝鲜半岛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各方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智慧,保持冷静克制和耐心,展示善意,以缓解对抗,重新走上对话和谈判的正确道路。”

  东亚一体化新动力

  《华尔街日报》上述报道分析认为,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同意今年年内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从而为亚洲形成一个能够在规模上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匹敌的经济一体化地区提供了可能性”。报道援引温家宝的话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有助于激发东北亚地区经济活力,并促进该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张蕴岭对此“可能性”表示认同。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在东北亚乃至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中日韩可谓先走一步,可对东亚自贸区的建设形成示范。

  “在目前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较多困难和障碍的情况下,率先谈判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将成为撬动东北亚和东亚多边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杠杆。”同时,此次启动自贸区谈判,也表明了东亚区域合作的开放而非对抗态度。

  温家宝在就三国务实合作所提建议中,争取早日建成三国自贸区,为东亚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成首要期待。其次,他建议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扩大三国间贸易本币结算,推动东亚财金合作。类似建议被张蕴岭称为“务实的推动主张”,并认为其是东北亚和东亚一体化的内在推动力。

  一直以来,对于东北亚合作和东亚一体化,分析人士都会对正在加速“重返亚洲”的美国心存警惕。经济方面,尤其是2008年美国加入并于此后主导TPP谈判后,舆论多倾向于认为其此举意在约束中国。不过此番中日韩所达成的突破性成果,在杨宝云看来,如果舆论的分析成立,那么该成果显然有助于消减TPP因素影响。

  张蕴岭则不主张以简单的彼此对抗视角来分析问题,这由其前述“两条线”的理论支持。在互有需求的情况下,日本加入TPP谈判情有可原,但是由于有经济需求,它同样不会放弃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发展经济是各国目前的最大愿望”。

  无疑,这也诠释了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关于“经济合作是中日关系的压舱石”的论断。正是由于意识到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此番三国自贸区的启动,或将迅速推动一直步履缓慢的东亚一体化进程。 ★

  (实习记者赵佩雯对本文亦有贡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