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高考结束后 高校招生暗战悄然上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7 10:21 来源: 新金融观察报

    高考结束后,新一轮招生暗战已悄然上演。

    在生源逐年降低以及弃考人数增加的背景下,无论是追逐优质生源的知名高校,抑或是来者不拒的高职高专、民办学校,为了吸引学生就会不遗余力。

    这既是危机,也是挑战,倒逼着内地高校的创新改革。

    新金融记者 曹晓龙

  █ 招生一线

  朱清时在招生第一线上。

  作为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的校长,从5月30日起,他分别赶赴深圳、成都、郑州等城市,召开记者见面会、校长座谈会,力争在高考之前,对南科大争夺优质生源进行布局。

  “南科大正处于招生的紧张时刻。”他对新金融记者说道。

  据统计,自2009年至201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从1020万降为915万,下降105万。并且4年来,我国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的人数累计已经超过300万。

  一项调查显示,在高考生源锐减的情况下,普通高校录取的校际、省际乃至国际竞争将愈演愈烈。其中,一本院校面临的是生源质量的竞争,而部分二三本院校和高职院校面临的是更为严酷的生源数量的竞争。除此之外,一批中国香港高校、中国台湾高校以及国外高校进入内地“搅局”,也让内地名校“掐尖”之战不断升级。

  高考结束后,新一轮招生暗战已悄然上演。

  新金融记者获悉,此次南科大在全国8个省份的招生,均不遗余力地宣传其雄厚奖助学金的政策。“南科大提供的奖助学金,金额和获奖比例全国最高。”南科大的招生简介中如此表述。

  “截至6月14日,我们网上收到的报名学生已经有500名,确定其中参加录取复试的已经有200名,估计还会有很多学生报名, 15号截止。”南科大河南招生组负责人马老师对新金融记者说道。

  据悉,此次南科大在河南的招生名额为20名。

  作为生源大省,河南历来是高校招生竞争激烈的地区之一。此次河南学生报名的热情自然得益于6月2日朱清时在郑州不遗余力的宣讲。

  “从目前的报名情况来看,结果很不错,希望这次我们能够招到一些优秀考生。”马老师说道。高考之后,她就一直忙于接收考生的报名资料,并与家长、学生一直在进行沟通。

  不仅是南科大,全国其他高校也纷纷于近日组织招生宣传,参与生源争夺。

  6月13日,39所“985工程”高校齐聚大连抢生源。咨询会现场,各所高校全力展示着自己的实力和诚意,不少高校不仅在显眼位置张贴出招生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还积极游说考生和家长留下估分和联系方式。

  6月16日,暨南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在校本部举办招生校园开放日,活动内容包括招生、教学、管理咨询;平行志愿填报技巧;教学、科研成果展示等。

  “高校对优质生源的争夺由来已久,并愈演愈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新金融记者。

  就在去年7月,高考录取关键期,复旦大学突然发表声明,称有上海某理工类高校教师假冒该校教师骗预录取考生改志愿,尽管没有指名道姓,但上海交通大学主动发表声明予以回应:无人冒充其他院校老师通知考生取消与他校所签协议。上海的两所兄弟院校,为了争夺生源已经“撕破脸皮”。

  █ 明争暗夺

  普通高校已经按捺不住,更别提相对更有压力的高职高专、民办高校。

  根据2012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高职(专科)批次计划未能完成情况在2011年普遍存在。2011年河南专科二批计划招收专科考生30.3万余人,最终录取27.9万余人,生源缺口达2.4万。2011年,山西1.2万高职计划作废、陕西7.6万上线考生放弃填报高职院校。

  熊丙奇认为,对于三本和高职高专院校,生源减少,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有的三本院校、高职院校遭遇“零投档”。如果这种局面持续,我国很快就会出现一批三本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破产关门。

  同样伴随着公办学校逐年扩招计划,民办高校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多名民办高校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向新金融记者表示,今年的招生计划非常不乐观,需要尽一切努力来保证招到尽量多的学生,因为对他们来说,生源的多少直接影响其经营情况。

  迫于生计,民办高校之间明里暗里争夺生源的战斗似乎从未停止过。

  最常见的“战场”出现在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一些迎新生的工作人员热情地为外地学生拎包指路,把准备去其他学校报名的学生“接”上了自己学校的大巴。更有甚者,有的学校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考生个人信息后,不经投档便向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试图提前把考生“收入囊中”,有的学生还未被投档录取时,手上已经收到数封通知书。

  “学生名单、分数、个人信息是可以买到的,一份名单还挺贵的,好几万一份,一份起码有几千人。”张新对新金融记者说道。

  作为多年从事山东省多个民办高校招生的省级代理,他深知其中招生取巧之处。

  “师资、硬件、就业,是我们宣传学校最主要的三大方面,但其中存在很大猫儿腻。”他表示学校制作的宣传材料,无一例外都在鼓吹自己的学校有高水平师资力量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而实际上很多学校根本不具备。

  不仅如此,部分学校还故意隐瞒“自学考试”,个别学校用“国考”等词来掩饰,也有一些公办大学的自考部或成教学院,以公办大学的名义来招收学生。“这样的学校名不副实,上了这样的大学实际上就是花高价念了个专业培训班。”

  乱象纷杂不止,为求生源,民办高校各种手段层出不穷。据媒体报道,山东济南市一所民办高校为了招生,竟然使出了怪招。其不少在校生成为该校招生代理,从5月20日起,每人要完成1~2人的招生指标,招生“业绩”与奖助学金等评优活动挂钩,甚至可以申请学校的免考,而且,受过处分的,招生3人以上,还可以申请撤销处分。

  “高校若想真正健康的生存,必须直面危机,提高办学质量、改善教育服务,即便目前能够通过一些招生手段,撑一段时间, 但是撑不久。所以说在招生过程中如果不是按照规范方式招生,而是采取其他不正规的手段,只能加速其破产。”熊丙奇对新金融记者说。

  █ 疯狂的招生代理

  “其实民办高校最为行之有效的一招,便是高额提成,寻求招生代理。”张新说。

  新金融记者以应聘招生代理的身份,获得了一份2012年《北京东方大学民航管理学院》的招生宣传协议。

  该协议上,该校的招生宣传费标准为:1人-20人,宣传费为每6000元/人;21人-40人,宣传费为每6300/人;41-50人,宣传费为6600元/人……并明文规定,招生代理应承诺遵守招生保密纪律,对于甲方的宣传服务费标准、新生报到时间等必须严格保密。

  该学校从5月份就开始向社会广招招生代理,目前已有部分代理奔波在招生的路上。

  济南泉城学院的招生宣传标准则为1500元/人(1-3人)-2300元/人(21人及以上)不等。例:招生代理共招生20人,招生劳务费=2100元/人 x 20人=42000元。

  这里的宣传费或是招生劳务费即为业内俗称的“提成”。

  “招的人越多,提成就越多。”张新说道。

  “每年一个暑假,很容易就能赚得几万块钱,唯一不稳定的就是有些招到的学生会出现退学的现象。”

  根据上述招生宣传协议,新生入学3个工作日内结算50%的招生宣传费用,学生在30日内退学的扣除前期50%费用。

  据张新所说,招生代理分层级。“我与山东3、4所高校招生办直接联系,成为他们在山东省的招生总代理,然后我分别招聘市级、县级的人员,让他们专门负责具体哪所高中,这样一层层下放。”他说道。

  徐欣即为这样的低层级代理。

  在她的大学生涯里,为武汉硅谷软件学院做招生代理是其最好的暑期兼职。

  她具体负责江西一个镇,招一个学生就能拿2000元,回报很是丰厚。

  “从上层级招生代理那里拿到学生名单,这类学生一般都是分数很低,没有书读的。我们会打电话给他们,以谈心方式引导他们选择自己学校,第一步是要引导他们上门咨询,第二步是引导他们去学校参观,这种学校都会包来回车票和住宿费用,去了学校那边还有人接待,是一环套一环的。除此之外,还会请学生去看学校网站了解情况,网站客服人员一般是和招生人员有联系的,基本整个情况都在掌控中。”她对新金融记者说道。

  高校对生源的渴求,催生了招生代理行业的迅速火热。业内人士统计,由于招生代理的门槛低、回报又较高,招生代理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民办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超过90%的生源都依赖招生代理。

  招生代理的火爆也引起了相关教育部门的警惕。2011年云南出台规定,任何高校及其合作单位禁止招揽生源,包括招收成人高考辅导、自考助学学生。普通本科院校各专业学院不得办自考助学班。高校禁止委托中介机构或个人代理招生,以任何形式有偿提供或接收成教生源。

  █ 倒逼改革

  在熊丙奇看来,目前高校招生中招生人员的临时性和不专业性,进一步导致招生急功近利、乱象纷呈,也使得各高校之间争夺生源趋向白热化。

  “一些招生负责人明显缺乏招生政策常识、学生职业发展常识以及教育发展常识,很多对学生的讲解和指导,都是从学校自我利益出发,根本不考虑是否符合规定、是否符合学生的职业发展以及当下的教育发展情况。依照他们的‘讲解’,家长和考生对政策的理解将会出现严重偏差,对职业生涯规划可能更迷茫。”他对新金融记者说道。

  去年的这个时候,熊丙奇卷入上海两所知名高校之间的生源争夺之战中,并撰文称:“大学不能靠忽悠抢生源”,并与复旦大学有关招生负责人在微博(http://weibo.com)上爆发了口水战。

  “增加大学的自主权,扩大考生的选择权。高校在招生时要尽可能公开相关信息,打破招生人员与考生、家长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他看来这是解决的有效途径。

  生源的下降、弃考的增多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这对内地高校来说,既是危机,也是挑战。

  “某种程度上,这可以‘倒逼’内地高校进行改革,成为内地高校深化改革的契机。因为如果不改革,部分三本和高职高专,将坐等‘关门’,而一本和二本院校,将眼睁睁看着优秀生源流失。”他说道。

  他认为,随着生源数减少以及教育的开放程度增加,受教育者的选择权将增加。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必须做好被受教育者选择的准备,包括选择考试和选择学校、教育,这都必须通过改革来实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