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小微企业度日艰难 深圳民企8成钱荒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9 01: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扶微好政策:阳光照不到我身上
本报记者尚启庄胡嘉莉庄道秋 见习记者张环宇
有学者认为,中小企业要发展,仅依靠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往往"远水解不了近渴"。要想在这一波危机中生存下去,关键还在于自救。中小企业要做好过冬准备,要节省成本,不要再搞扩大生产,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要花,该花的钱也要尽量少花。在利润越来越薄的时候,你要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做一些价值比较高的产品
当前,宏观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民企,尤其是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当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务院多次强调:"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兴业。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铁路、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建设。"同时要求:"要继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负",从而积极引导民企创业兴业,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那么,民企生存状况究竟如何?本报记者对在浙江、江苏、广东等民企扎堆的省份广泛走访调查后发现,民企,尤其是小微企业,大多在艰难度日。他们一方面苦苦期盼最好的帮扶政策,另一方面却在现实的困境下苦苦挣扎。经济观察人士指出,帮扶小微企业,首先是要帮助他们改善当前的生存环境,才是治标又治本的方法。
浙江:
小微企业的"最好时代"?
已经好几个月了,杭州"晨星金属"拉丝车间的工人一直处于隔三岔五的停工状态。厂里没料,主管只能一个个给工人打电话通知停工。更严峻的是自从春节过后,拉丝车间的一线操作工连续四个月没有领到过工钱。
"晨星金属"主要生产钢丝、铁钉等,几年前由内销转为外销,产品出口到马来西亚、尼日利亚、沙特等地。据负责人老饶回忆,2010年前后,企业一下子就做了20多个订单,定单额超过1500万,"机器都停不下来,但是从去年开始,来自国外的订单越来越少,而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一旦返工就是亏钱"。
"三荒两高"产生的叠加效应、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再加上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让浙江数量众多、业态多样的小微企业难以为继。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下降20.3%左右。
1-4月,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其中4月份下降2.3%,降幅与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基本接近,但考虑到原材料从购买到使用的迟滞期,这种变动实际上相对提高了当期使用的原材料成本。此外,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6.9%,其中4月份为97.1%,同比分别下降0.6和1个百分点,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产销衔接状况并不理想。
"创业25年了,我感觉,今年的经营形势是有史以来最艰难的。"浙江丰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松林做出这样的判断,"小微企业成了弱势群体,一面是用工成本高、税费压力大,一面是亏损和融资难。"为了应对艰难处境,李松林开始重视建立销售队伍,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更加注重提升品牌,投资也更谨慎,但成效一般,"只能苦苦支撑"。
采访中,记者发现"融资难"是浙江小微企业长年面临的困境之一。在杭州市留下镇经营一家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的陈金林告诉记者,生意做得好的时候也想壮大企业,但银行贷款太难了,要抵押须企业联保。
"从去年到今年,各种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陆续出台,银行也表示要支持中小微企业,但落实到执行上,并没有多少改观。"今年形势不好,陈金林对未来的经济状况心里没底,"不打算扩大规模,能维持现状就好。"
"能维持现状就好",道出了大多数小微企业的心声。大多数小微企业对当前的处境判断是"艰难"的,甚至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那时候的企业是一下子倒掉,今年的这次危机,有点像'温水煮青蛙'。"浙江湖州厉华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厉秀华认为,"这次的危机比2008年还要严重,而且与三年前相比,政府不会再像那次一样出手相救。"
但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对小微企业扶持的新政策层出不穷。2011年一系列财税和金融支持政策接连出台,中央扶持小微企业的意图十分明显。
4月,浙江发布《关于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再创新优势的若干意见》,再出一揽子扶持政策:允许新设立的小微企业全体股东缴纳不低于注册金20%的出资额后,其余部分两年内缴足;在税收税率上给予优惠的同时,将部分税收奖励给企业用于转型升级;减少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对小微企业收取的服务费和会费费率;各级政府年度采购项目预算预留不少于20%的比例给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评审,给予不超过10%的价格扣除优惠。
然而,这十几亿的财政出资帮扶政策分摊到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实际效果或许并不像预想的那样明显。"不少扶持政策的获得程序很繁琐,而且在具体操作环节很难真正落到实处。"一位企业家表示,"小微企业的困境,不只是融资难、税负重,还有生存环境的问题。"
经济观察人士指出,帮扶小微企业,首先是要帮助他们改善当前的生存环境,才是治标又治本的方法。如今这样的呼声也得到了重视。
深圳:
民企八成遭遇"钱荒"
国内经济减速,加上欧债危机不断蔓延等多种因素,导致众多深圳民企、特别是小微企业争扎在生死线上,日子极为难过。深圳副市长陈应春坦言,小微企业是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所在,希望所在。但受多重因素影响,当前深圳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经营酒店的万先生,十年来不断向深圳各商业银行贷款装修,但都四处碰壁。传统的抵押贷款方式,已束缚万先生企业的发展。
据了解,万先生多年来不断地和几家银行接触,最开始是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当时申请是500万元,没有批下来,后来只好申请200万元,等来的结果是一声"对不起",最终还是不行。他表示,今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有所放松,但是,在深圳各大银行间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问题,到现在还是没有解决。在深圳,像他一样遭遇无处贷款的中小民企不在少数。
另一位深圳的中小企业张老板也跑了10多家银行,一分钱没贷到。接下来他又接触另外一家号称是专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商业银行,同样也是遇到额度紧张而无法贷到款。他感叹,没想到在深圳的各大商业银行贷款,是这么艰难。
据张老板称,他的公司是一家以经营中高端母婴产品为主的商贸公司,2006年成立,一直为山姆会员店、天虹等大卖场以及中高端母婴店和各类以销售进口产品为主的B2C、C2C等网店供应各种原装进口中高端母婴产品。尽管公司发展迅速,但公司现在还是遇到了资金瓶颈。
他说,由于公司是为大型渠道商供货,而这些渠道商一直在快速扩张,公司也必须提高供货能力,才能跟得上发展步伐。于是,他多次去银行申请贷款,但他前前后后跑了10多家银行,都没能申请到贷款。有的银行告诉我,我们觉得你的经营额度小,也就是说,公司一个月才几十万的营业额,太小了,银行根本看不上。我们是真正的小微企业,如果我一个月做几千万还要银行干嘛?
记者在实地采访中众多民企普遍认为,与银行打交道的经历,始终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有的银行虽然说可以提供资金,但在很多细节方面设计得令企业无所适从。商业银行的服务更是欠缺人性化,一些条件和规定令企业看了啼笑皆非。
民企们均坦言,虽然国家总是在强调扶持中小企业,而在与银行的接触中发现,银行关于企业贷款产品创新不少,但在真正执行时,还是无法执行下去。在深圳,金融创新却遭遇执行难,已成共识。
万先生和张老板只是深圳众多无法从银行借到钱的中小企业主的样本。记者了解到,在深圳而急需用钱的另一些小微型企业们,为了能继续生存让企业活下去,只好冒险在民间借贷渡难关。
王先生是深圳一家装潢工程公司的总经理,他的公司成立十年了,客户主要是当地房地产商。这十年间,多次向银行申请公司贷款,从来没成功过,为求生存,多年来都是只有通过较为短期限的小额贷款、民间融资等融资来维持经营。
像王先生一样急需用钱却只好向地下钱庄借贷的在深圳不在少数,这也促使在深圳民间借贷利率达到一个疯狂的状态。记者在走访中从深圳某小额信贷公司获悉到,目前该行业的小额贷款综合利率已普遍涨至年化40%左右。一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即便是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借这种贷款无疑是等于自杀。
记者从深圳市工商联获悉,深圳拥有超过40多万家中小企业,占经济总量的60%。而深圳市有关部门曾对一些企业采取问卷等方式调查发现,有近九成的企业"差钱"。而其中"差钱"的企业中仅有5%能获得银行或者其他方面的贷款。在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微企业超过89%急需资金的支持,才能度过今年的困难时期。
江苏:
实施细则不能只做"官样文章"
随着"新36条"多个领域的实施细则的相继公布,本报记者日前采访了部分民营企业家和政府相关经济部门的负责人,他们对此的呼声是实施细则不能只做"官样文章",要切实能破除限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玻璃门"。
中大集团总部位于江苏盐城市,是一家科技型非公有制企业,在汽保设备和客车制造等方面作出了非凡的业绩,为国内新能源客车的研发制造做出了重要贡献,研制成功的一批纯电动新能源客车,已经顺利进行市场化运营近两年,申报的5000台新能源电动客车项目经江苏省经信委推荐,已呈送国家工信部待批。中大集团董事长徐连国告诉记者,中大新能源汽车受到国务院领导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徐连国认为,党中央、国务院对非公有制经济是十分关心地,先后出台了两个"非公36条",江苏省今年也颁发了《省政府关于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的意见》。正是在中央和地方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和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才得以长足的发展。
徐连国说,实体经济是国家的基础,也是劳动就业的基础,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有可能陷入新一轮萧条。科技型实体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重要指标是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于非公企业可享用的贷款规模额度太小太低,加之贷款利率太高,致使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大幅降低,从而使中大集团和许多科技型企业一样在发展中遇到了危机和困难。当前,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待遇平等的大局已经开启,但实体经济、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仍需要金融业的大力支持,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尽快实现金融业和实体经济同发展共进步。
徐连国期盼,中央和地方政府能进一步加大对非公经济、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的平等支持力度,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求真务实,更加具体细致把对非公企业的利好政策逐一落到实处,更加体贴入微地帮非公企业解忧克难,更加卓有成效地增加非公企业的内生动力和持久活力,从而使非公经济迎来的又一个春天更美好,让非公经济面临的又一个黄金发展时期更长久,用"创新驱动"推进"两个健康"。
上个月刚刚参加商务部来江苏调研出台细则的一位分管经济工作的政府官员指出,商务部关于鼓励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商贸流通业细则的座谈会,准备出台的细则当中,只是字面上的改动,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该人士指出,现在提倡民间资本进入商贸流通业显得陈旧,民间资本进入商贸流通业,这已是做了多年的事了,应该说改革开放以后民营资本首先进入的就是商贸流通业。当前应当放开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国家垄断行业或一些新兴行业。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相关部委在密集出台实施细则的时候明显缺乏调研,要知道从理论到实践是有过程的,实际的操作和理论的想象是有所区别的,没有深入到基层,尤其是没有深入到执行部门、企业群体进行调研,从而导致了有些政策文件的华而不实,民营企业对这种文件根本提不起劲来。
对于缘何会出现这些华而不实的官样文章,该人士认为是部门利益使然。他说,因为当一些新政颁布实施时,有些部门会得到一部分权利,有些会失去一部分权利,正因为这样,细则迟迟不能出台。
该认人士还指出,目前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呼声很高,重点就是破解融资难,但银行现在服务的条款,依然脱离不了老的管理模式的制约,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门槛依旧很高,手续费依旧很高,小微企业不容易得到真正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