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半年减持15个项目权益 只求穿越楼市调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2 17:30 来源: 《财经》杂志绿城再瘦身
半年以来,减持15个项目的权益,巨资引入九龙仓,宋卫平的目的只有一个:安全穿越楼市调控
“这是受过伤的男人与正在受伤的男人之间的握手。”6月22日,绿城中国(03900.HK)董事局主席宋卫平对台下数百听众说道。听众们很享受这样的语言,他们爆发出阵阵欢笑,仿佛参加的不是一场事关数十亿元资产收购的新闻发布会。
“受过伤的男人”是49岁的融创中国(01918.HK)董事长孙宏斌。当日的发布会上,融创与绿城宣布,双方成立合资公司上海融创绿城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0亿元,各持股50%,并以此为平台公司,收购绿城在上海、苏州、无锡、常州与天津共8个项目的全部权益。同时,融创收购绿城在上海的玫瑰园项目权益50%。两笔收购,融创共付出33.72亿元。而上述项目后期的建设资金,双方将按各50%的比例继续投入。
此次合作涉及到的9个项目中,位于上海的有3个,苏州2个、无锡2个、常州1个、天津1个,可售面积合计251万平方米。若按目前市场价销售,总可售额约450亿元。
调控迄今,这并非绿城首次割爱,但是,这次拿出来的都是“绿城最好的资产”。宋卫平说:“既然断臂求生,拿出来卖的就应是好东西,令绿城重新变得稳健。”为何卖给绿城?因为“孙总是个奇迹,在这个行业里,他是唯一跌倒又爬起来的人。最近半年,我在老老实实向孙总学习,虽然绿城没有死掉,比当年的顺驰还好点”。
真实的原因并非如此简单。宋卫平表示,出让的这几个项目进展得不太顺利,现有的团队有疲态,换个管控方,肯定是好事。“自己的团队有点人穷志短,而融创的团队则精神饱满,狼性十足。”他说,“败军之将,不敢言勇,我还是闭门思过,让融创来主导。”
此时,孙宏斌坐在宋卫平的右侧,神情激动,言辞恭维,尽显惺惺相惜之意。六年前的楼市调控,令他在失去顺驰控制权的同时,也成为地产界的悲情符号人物。时移世易,本轮调控,孙援手绿城,并借此高调进入长三角楼市。“这不是并购,这是合作,确定一个主导方,主要是出于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缘故。绿城在这些项目中的团队,一个都不会变。”孙宏斌说。
与融创的交易只是一连串出售剧情中的一幕。两周前的6月8日,绿城与香港位居前十的地产公司九龙仓(00004.HK)达成协议,绿城分两次向九龙仓配股,共融资25.43亿港元,继而向后者发行高达25.5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合计筹资近51亿港元。据绿城测算,此举过后,绿城备受诟病的净资产负债率将从148%大幅调低至100%左右,破产阴云开始消散。在此之前,绿城已相继让渡了六个地产项目的股权,回笼资金近30亿元。目前,宋卫平在绿城的个人持股由原来的33%降至27.5%,而九龙仓在配售结束后将持股24.6%,超过常务副总裁寿柏年,成为绿城第二大股东。
这可能是宋卫平个人的悲情时刻,却对绿城意义重大。与融创交易前一日,恒大地产(03333.HK)遭遇美国研究机构香橼投资(Citron Research)的卖空袭击,股票大跌17%,亦牵连在港上市的中资地产公司股票集体下挫,但唯独绿城逆市上涨8%。自与九龙仓交易以来,绿城的股价已累计上涨了57%。
宋卫平低头
本轮楼市调控行进至去年底,绿城中国的命运已经成为调控效果的符号,频频出现于财经新闻头条的宋卫平,对楼市调控的态度亦从对抗,转为无奈,最后不得不低头。
2011年9月,绿城中国在日趋严厉的调控中步入尖峰时刻。此前,遭遇专项调查、即将破产等谣言已多次袭击绿城。宋卫平不得不出现在媒体面前,坚称“绿城距离破产尚有一大段距离”,并称,对于调控,绿城会努力卖房,继而出售项目股份,最后是产品降价,一降到底,从此退出房地产。
在业内观察者看来,宋卫平作此表态,既是正面回击谣言,也不乏对楼市调控的赌气。今年“两会”期间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宋卫平表示,调控时间之长、调控工具之复杂超出预期。同时,他亦大声抨击调控政策的设计掺入民粹因素,缺乏基本的人性考量,劣币驱逐良币。言辞之间,仍见诸多不满。
然而,抱怨的同时,宋卫平已开始改革绿城的营销体系,决定引入外部独立经纪人加强销售。进入6月,宋卫平对调控的态度彻底转向,称“调控还会持续,企业不该总是处于不确定、风雨飘摇的状态,这不是正常状态”。在与九龙仓的交易公布当日,及与融创的合作新闻发布会上,宋卫平都表态说,绿城确实需要检讨,绿城还会继续与合作伙伴洽谈合作,以备万一。
这一表态近乎悲观。今年4月以来,全国一线到二线多个城市楼市成交量已从低点全面反弹,回暖趋势持续至今。在此当口,绿城却大手笔减持在长三角的优质项目权益,颇令人感叹。
《财经》获悉,此次让渡权益的九个项目中,不乏高价地,比如位于苏州的一个地块是绿城三年前以36亿元巨资获得,但上海的两个地块获得时间很早,成本很低。部分项目也在销售状态中。
一份内部资料显示,交易双方对上述九个项目确认的资产总值为67.43亿元,其中,资本金余额为22.57亿元,股东借款28.36亿元。截至去年底,上述项目共为绿城贡献利润8.45亿元。今年,绿城原本需要为上述项目注入资金20亿元-25亿元左右,但此番重组后,注资将由合资公司承担,绿城不仅不需要投入资金,还可以收回至少20亿元(收回约34亿元,其中14亿元再投入合资公司用于后续发展)。绿城方面认为,本次重组将使绿城合并报表减少负债47亿元,降低负债率约18个百分点。
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对《财经》记者表示,绿城这次出售所得将主要用于6月底的还贷,之后绿城负债率会第一次降低到警戒线之外。绿城上半年预计可完成200亿元销售,如果下半年仍能实现200亿元的销售,将意味着它彻底走出困局。
孙宏斌快进
与宋卫平的收缩相反,孙宏斌正带领融创进入快进模式。
2010年10月,融创登陆联交所。次年,销售额突破192亿元,同比上涨130%。截至去年底,定位于中高端物业拓展的融创现有土地储备约700万平方米,其中,近四成分布于环渤海地区,重庆约32%,苏南区域约占30%。此次通过与绿城的交易,融创一举控制了超过25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在长三角布局更趋完整。
融创与绿城的交易并非没有竞争者。在6月22日的发布会上宋卫平称,新加入股东行列的九龙仓对此次交易抱积极态度,并一度提出自己是否可做合作对象。但最终,绿城还是选择了融创。
在发布会上,孙高调称赞绿城对产品品质的运营管理能力。“绿城与顺驰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绿城在什么时间都不降低品质,而我已经妥协了。这个世界很残酷,我们要现实一点。”他说。而宋卫平也交口称赞融创团队在成本管控上的精细度更好。
此次交易过后,融创吃进数百万平方米的土地权益,收获了容量更大的上海、常州与苏州市场,绿城则得以回笼宝贵的现金资源。“交易过后,绿城比融创更有钱,以后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机会与绿城合作。”孙宏斌说。
此言非虚。融创中国在2011年耗资超过90亿元买地,截至去年底,融创中国的现金存量仅约39亿元,净负债率已经达到104%。
在出资近34亿元与绿城达成交易后,融创中国不减拿地势头。目前,起价18.66亿元的北京万柳地块正处于挂牌竞价阶段,孙宏斌证实,公司已与北京保利组成联合体参与竞价。依起始价格测算,建筑面积不足8万平方米的该地块,楼面价已达到2.4万元/平方米。业内普遍预测,该地块楼面单价有望超过3万元,从而成为北京新的单价地王。去年,融创更是联合方兴地产、保利地产成为京津土地市场的豪客。
回想当年顺驰的激进往事,对融创扩张过快的担忧已经出现。对此,孙宏斌直言,公司的现金流是安全的,年初买地的安排就比这个支出更大。这笔交易会令公司的短期负债上升,但管理层不会太在意今年报表好看与否。“投资者喜欢我们,是因为我们是长了记性的。”
他进一步表示,与绿城合作的九个项目中,土地款已经全部付清,仅有一定的贷款,随着项目进入销售,很快就会贡献现金流。宋卫平也称,绿城从交易中获得的现金流也会根据项目需要投入到合作公司。
即使如此,外界仍存顾虑。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对《财经》记者称,去年在一线房企阵营中,融创的销售额增速居首,明年上半年,无房可卖、货源不足的局面可能会凸显,在资本市场的压力下,融创需要全速推进,这令它不得不继续拿地。“融创仍处于规模导向的阶段,孙宏斌冒险家的性格也很难改变。”宋提醒说,“而绿城面对的市场环境,融创也一样要面对。”
【作者:《财经》记者 张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