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领域首个国家级专项规划出台 三亮点承载期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5 15:37 来源: 新华08网新华08网北京7月5日电(黄烜予 潘薇)国务院日前批转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完备,体系比较健全,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水平适度、持续稳定的社会保障网。为此,我国将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基本覆盖,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综合来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水平提升、社保关系全国统筹成为近期各界热议的话题,亦被业内人士认为是这份社保领域首个国家级专项规划的三大亮点。
——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来自各方的研究都表明,当前我国老龄化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层面带来的冲击空前强烈。在对人口老龄化的关注和热议中,养老保险制度结构缺陷所带来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大部分空账运行,社会保障长期资金平衡和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加大等问题成为焦点。
为此,《纲要》提出加快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将实现基本覆盖。预计在“十二五”期末,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7亿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4.5亿人,总参保人数较“十一五”期末的参保总人数增长约124.2%。
对于养老金支付问题,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推算,“十二五”期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整体规模至少应该是“十一五”期末的3倍左右,大致在4万至5万亿元之间。如果中央的补贴力度再大一点,这一数字可能逼近6万亿元。
不过,养老金总数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绝对保障”。目前大部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使得得到养老保障的老年人越多,社会所需要支付的养老保险基金也就越多,社会保障长期资金平衡和基金保值增值压力加大。
对此,《纲要》在强调了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要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社会保障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与缴费情况相挂钩的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等。
在老年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如何保障能有足够的养老保险基金供给?《纲要》中提出两种方式:一是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保险基金年龄的政策,由此可以暂缓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对象人数的增长,但若协商不好则极易引起民众的不满;二是除继续由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手段补充金额外,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实现基金保值增值,运用金融手段“以钱生钱”。
事实上,养老保险基金常被各国用于投资。专家举例,美国的非联邦社保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在几经转型后,正在从风险较高的美国股票、债券等领域转向风险相对低的房地产、非美国股票和私募股权领域,部分基金还参与了基金对冲的投资。
——发展补充医疗保险确保支付比例提升
提升医疗保险水平是“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之一。《纲要》提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5%左右。而在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发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中,同样要求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0%以上和75%左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在参加“第八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时曾表示,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及新农合三种医保方式筹资规模与支付限额间仍存在较大差别。因此,要实现这一统一比例,现行的医疗保障体制难以“完全适应”。
据了解,目前我国不同地区报销比例并不一致,在一些农村地区报销比例远低于75%,有的仅在50%左右。胡晓义认为,这一原因在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极大。“我们还不能做到让较低的筹资水平去享受中心城市较高的医疗服务待遇。”
专家表示,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应重点缩小不同群体间保障待遇差距。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后,还应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由财政对贫困落后地区实行补贴,做好全国统筹。
“对于各方面高度关注的重特大疾病这个群体,我们要探索利用多种渠道建立保护性基金,同时大力发展补充医疗保险。”胡晓义说。《纲要》亦提出,“十二五”期间,将统筹考虑各类人群的补充医疗保险政策,逐步建立适合不同群体、分不同档次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除基本医疗保险外,国家将进一步鼓励补充医疗保险,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力后备,为民众牟取更多利益。补充医疗保险将呈现多样化趋势,不同人群能够购买到适合自己的补充医疗保险。
此外,《纲要》还鼓励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要求政府探索整合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管理职能和经办资源,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保监会日前发布的《关于贯彻落实〈“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同样要求保险业能够服务于医改,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保险公司探索并兴办医疗机构。
不过,有保险业内人士表示,政策有利于商业保险业的发展,但由于目前具体的执行方案尚未出台,如何执行业内的税收优惠或是如何激励民众购买补充保险,还有待观察。
——社会保险关系将实现全国统筹
为了努力清除影响就业人员转移就业和享受各类社会保障待遇的障碍,维护参保人员权益,《纲要》专门提出政府要以促进城乡统筹、更好适应流动性要求为目标,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整合,提高统筹层次,推进制度规范,完善政策体系,做好各类制度的衔接和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工作,尤其是要以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群体为重点对象。
业内人士认为,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能够为流动较为频繁的人群提供生存保障,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民众在选择居住地时的社会保险关系顾虑,有利于劳动力流动,对流动性相对较大的民众,尤其是经常往来于不同城市间的广大农民工有重要意义。
这一惠民政策经媒体报道后,立刻引起了广大网民的热切关注。有网友表示,“这件事如果做好了,那真是民生的大福祉,更有利于增强中国基层社会的稳定,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医保社保的缴费接续、年限累计、转移手续简化这三大块全国统一,那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
尽管社保转移接续政策在制度上消除了流动劳动者参保的后顾之忧,让全国两亿多流动劳动者欢欣鼓舞,但也有专家表达了担忧。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表示,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不仅关系到跨地区之间整合,也包括不同人群不同制度之间的接续问题。目前来看,社保全国统筹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尽管国家已出台了一些暂行办法,但目前地区间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仍不顺畅,手续复杂;另一方面,社保的城乡制度不同,投保人对制度仍存有观望心态和选择的困惑。
以医保为例,个人如果想在异地转续医保,要经过繁复的手续,甚至必须将之前所在地的医保清零后重计年限。“这是因为现在的医保缴费仍是分地区管理,若是在A地缴纳医保后,在B地治疗时,B地的社保局也收不到A地的医保基金作为开销。”专家解释说。
“在国家层面上,也需要对利益调整和分配机制进行统一的制度设计,根治目前各地政府‘各自为政’造成的衔接难问题。”经济学博士王莹认为,尽管《纲要》尚未对当前社保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更为细致的规划,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时间表和线路图,但总体上看,为适应人员流动需要,统一社会保险信息管理标准,实现相关信息指标体系和编码体系全国统一,方便全国范围信息交换已成现实。“希望《纲要》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找到解决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