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监管新政引来专家质疑 金融业快速发展暴露更大风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21 10:43 来源: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8月21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报道,20多年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金融行业今非昔比,实施新的监管要求也箭在弦上。不过,这新的监管要求原本针对发达国家设计,在我国是不是会水土不服?

  本周率先公布半年报的银行股业绩都表现不错,虽然目前资本充足率相对新的监管要求略显不足,但纷纷表示未来几年可以通过增资达标。不过,这些表面现象之后还有很多深层次问题,尤其是中国资本市场本身具有很多特殊性,在监管方面能否适应针对发达国际设计的新巴塞尔协议?在昨天(20号)的中欧商学院中国银行家论坛上,专家们针对新的监管要求和未来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展开热议,全新的角度,提出全新思考。

  “上市融资会稀释国家的股权,带来制度性的问题。”这是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的担心,因为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提高监管要求之后,几大国有银行的资金缺口在4000亿元左右。

  日前,中国银监会就《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号称中国版巴塞尔协议的这个管理办法,对资本充足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吴晓灵认为,如果国有银行继续增资补充资本,财政部不能按比例出资,将稀释国有股占比。

  吴晓灵:如果要是说他都通过资本市场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会带来一个制度性的问题,就是国家对于重要的系统性银行,在股权控制方面要达到什么样的比率,如果要是完全靠市场融资,那么就面临着说这个市场需要稀释国家的股权,如果国家要想保持跟市场同步地来融资的话,就要增加财政的负担,或者是这些银行少向财政上缴利润,或者财政要另外地用钱来补充资本金。

  还有一种就是说只追求国家对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股权结构的控制,而不注重这些银行在市场份额当中的占比,也就是说,有多少钱我就办多少事儿。

  “一定要实施这个指标,对坏银行是好的。”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在发言时对新巴塞尔协议中“动态拨备率”指标的评价。

  新巴塞尔协议是目前银监会新规的蓝本,也是G20峰会通过,中国必须执行的监管协议。但其中的一个动态拨备率指标,是从前监管规则中没有的。不论银行坏账多少,一律要求2.5%的拨备率,在巴曙松眼中是惩罚好的银行,奖励坏的银行。

  巴曙松:谁的资产质量坏他的拨备就多,他的拨备覆盖率指标就高,所以说对坏银行是好的,那些不良率非常低的,比如说我所在的这家银行,零点几的不良,要多提好多拨备,所以就是说谁叫你资产质量好,风险管理能力高,惩罚你让你多提拨备。如果这个指标一定要实施,以后哪个分行再核销呆帐我就收拾他,拨备不核销,我就留在帐上,所比拨备这个指标就高是吧?所以银行就会减缓对于不良资产的核销,对于清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不利的。

  除了针对监管新规提出自己的建议,专家们还对混业经营的趋势和目前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在传统的一行三会的监管布局中,一些自然的单一的市场却出现了人为的分割。

  “活生生的把一个债券市场切成碎片。”面对目前监管分散造成的债券市场被分割,中欧商学院教授许小年痛心疾首。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金融市场虽然是完整的,却分归不同监管部门监管。由于客户的金融需求不断发展融合,分散的监管已经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体现在一些金融产品的分散化管理,这正是许小年看到的问题。

  许小年:金融市场是统一的,比如说我们的债券市场,活生生的把一个债券市场切成碎片,市场分割,银行间市场一个监管者,企业债一个监管者,公司债一个监管者,我们天天在喊利率市场化,但是利率市场化需要一个统一的债券市场,在这统一的债券市场上,才能形成市场化利率。

  “提一个概念叫做分业监管、统一协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如是提出解决监管分散的方案。

  金融市场发展迅速,随着金融产品逐渐开始跨越银行、保险、证券的界限,如许小年所讲的监管分散化问题就无法回避,而樊纲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樊纲:我们确实还应该实行分业监管,但是现在金融确实在混业过程当中,所以我非常希望能看到中国的监管部门可以适当地统一起来,我因此提一个概念叫做分业监管、统一协调,几个部门,仍然在分业进行监管,但是要有更加有利的统一协调的这么一个机制,才能够适应我们现在金融业的发展,同时也防范更加广泛的系统性的这种风险。

  中国的金融行业呈现出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目前金融创新的能量很大,需要与之适应的鼓励创新的监管规则;另一方面我们还处于金融创新的初级阶段,不能套用现成的发达国家的现成规则。至于在这个阶段,究竟应当更多地鼓励创新,还是应当更多地防范风险,这是摆在监管部门面前的一个难题。

分享更多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