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公共设施升级”不全是百姓乐意的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0-12-29 01:04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日前东莞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启动市区公交站亭的改造工程,引起公众的广泛议论。而有“专业谏言户”之称的理工学院退休教师利增威更是致信市委书记刘志庚,称现有公交站台仅修建了5年时间,状况依然良好,进行“升级换代”是“极大浪费的官僚工程”,建议叫停该改造工程……

  既然是公共设施的升级,似乎理所当然是为了民众的利益。不难设想,公交站台的升级,最终当然会成为候车公众的享受,为什么明明把钱花在了民生上,老百姓反而跳出来质疑挑刺?何以这样一项明摆着的“惠民”工程,反而遭来诸多的议论甚至民间的反对声?

  诚然,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公共设施没有理由原地踏步,一样有与时俱进的必要,例如,随着公众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必然会对生活环境、公共绿地产生更高的要求,这个时候,作为相应公共品的供给者,政府部门自然责无旁贷。然而,公共设施的与时俱进,并不是政府大把花钱在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上,就算仁至义尽,功德圆满了。

  事实上,即便地方财政“不差钱”,民生投入可以“大手笔”,但有限的民生投入究竟该优先用在哪里,还是大有讲究。能否将这些资金用在民生的“刀刃”上,真正用来补足民生的短板,最大效益地提升民生福利,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所在,更应成为对所有公共投入与惠民工程的最基本考核指标。

  现实中,一谈到民生投入与公共设施升级,不少地方往往不外乎把刷房、挖路、铺地砖之类的表面文章翻过来调过去地折腾,似乎除了这“三板斧”,民生再无其他需求,公共品也再无其他东西。当然,公共品的供给,公共设施的升级,假如全指望政府部门眼光独到,也的确有些强人所难,但相关的供给与投入,却理应有前期的充分调研与民意征集。具体到东莞的公交站台升级,仅仅投入使用5年是不是真的老旧不堪,跟不上时代,满足不了需求?相应的升级究竟要开支多少,民众是否有其他更紧迫的民生需求?这些都应事先经过充分的论证,保证民众的知情权,这不只是必要的民主程序,同样也是确保公共投入与民生决策科学性的重要制度前提。

  笔者觉得,唯有尽快建立有民众充分参与的公共决策流程,并完善违规公共决策的问责机制,“民生投入”才不会反成“劳民伤财”,有一种“升级”叫“折腾”的怪事,也才不至于屡屡上演。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