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06日 00: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徐志南 本报记者 俞凤琼
以“培育展会精品,助推产业升级”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简称“鞋博会”)日前在福建晋江落幕。本届展会共设展位1600多个,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港澳台以及本土的100多家品牌企业参展,近千名海外专业买家参与盛会。透过鞋机、鞋材、鞋类成品馆三大展区和鞋类制成品、鞋材、化工原料、鞋机等细分展品,记者发现,一年一度的鞋博会正成为海内外鞋业企业展示实力、捕捉商机、加强合作、互利共赢的平台,正成为晋江鞋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素有“中国鞋都”美誉的晋江市,是中国最大的旅游运动鞋生产基地和世界运动鞋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制鞋业作为晋江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到集中的发展过程。截至目前,晋江共有鞋业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19.15万人,年产旅游运动鞋8.7亿双,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的20%。2010年,晋江已拥有规模以上鞋业制造企业378家、纳税超千万元鞋企15家、上市鞋业公司12家。
“晋江鞋产业目前正步入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晋江市副市长许宏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坦言,经过多年的发展,晋江鞋产业正面临产业“突破”的难题,而鞋博会无疑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利器”。这一说法得到了晋江制鞋工业协会会长丁志忠的认同,他说:“通过鞋博会这一平台,既有助于我们不断吸收国际先进制造业理念,也有利于向国际市场展示我国制鞋工业不断追求产业转型升级的努力和成果。”
历经十二载的倾力打造,鞋博会正不断优化晋江的产业生态。“晋江把目光瞄准鞋成品、鞋机、鞋材、皮革、鞋业化工等企业的互动发展上,逐步形成社会化分工、自主配套的一条龙生产协作群体,企业已基本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部流程。制鞋业的发展,还带动区域鞋材市场的配套繁荣,鞋业重镇陈埭现已形成陈埭市场和中国鞋都两大区域配套市场,仅陈埭鞋材市场就吸引了来自国内4个省份和国外30多个国家(地区)600多家鞋材鞋机客商入驻,年交易额超过200亿元。”许宏程说。
8项名牌产品、5枚中国驰名商标、1家国家出口免检企业……在许宏程看来,历届鞋博会的举办,还有力地促进了晋江鞋产业品牌文化的提升。他介绍,近年来,晋江鞋企主动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纷纷走出福建甚至走出国门,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市场影响力。“不少企业通过差异化产品定位,聘请代言人和召开营销会议等形式,大力拓展品牌对外影响。”许宏程告诉记者,自2004年以来,晋江鞋企在央视和地方卫视投放广告超过65亿元。部分企业不断调整营销战略,安踏、361度等企业通过与顶级体育赛事合作,成为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战略合作伙伴,品牌号召力更加强大。
而更令晋江鞋企自豪的是,通过鞋博会这一平台,企业的技术水平正日益提高。记者了解到,目前晋江已有600多家制鞋企业引进了意大利、德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生产的自动制鞋流水线3000多台(套),250多家鞋材企业拥有EVA鞋底一次成型注射机500多台,而立体扫描仪、电脑数控切割纸板机等设备更是在鞋类企业中随处可见。全市制鞋企业依靠自主研发掌控了鞋业生产2000多种核心技术,拥有189项专利,鞋类产业质量稳定率达98.2%,先后有88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108家企业通过ISO14001认证。
“具备国际水平甚至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后,晋江在国际标准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上也有了话语权”,许宏程向记者举例:安踏公司成为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单位、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服装表转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国辉公司成为篮排球专业运动鞋、专业运动服装和防护用品通过技术规范、《鞋类通用实验方法耐磨实验方法》等领域的国家标准起草成员单位;寰球公司成为抗菌鞋类行业标准起草成员单位……
鞋博会的举办,让许多鞋业企业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野力公司副总经理傅成忠告诉记者,通过参加鞋博会,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大大提高,公司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在国际市场上议价能力也明显提高。像傅成忠这样通过参展而受益的企业还有很多。“我在展会上订购了一台两头自动送料皮革裁床,每年可节省300多万元的材料费,产品竞争力大大提高。”一鞋业企业负责人高先生如是说。
许宏程告诉记者,为了帮助晋江鞋企更好地转型升级,政府也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包括创办工业创业基地、政府牵头率团到国外投资洽谈、鼓励扶持企业加大设计研发力度等。此外,政府还正着手研究出台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引进人才优惠政策,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针对鞋业人才。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