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天价流通费:物价不能承受之重

2011年05月06日 21:45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晏琴报道

  流通成本的畸高,已成了中国CPI快速上行的一部“发动机”。

  彭州市是成都市蔬菜产业重点区之一。近期,由于菜农“卖菜难”,彭州莴笋收购价大跌至每斤0.1元。但是,在成都市区菜市场零售价格却每斤少则0.8元,多则1元。很多成都市民疑惑:从彭州到成都市中心直线距离仅为40余公里,一根莴笋身价却翻了10倍。

  成都的情况并不是特例。在北京、青岛等多地上演着同样的行情:一方面因为菜价过低,各地菜农为省人工费大量丢弃已成熟的蔬菜;另一方面,作为终端消费者的大众在菜市场购买蔬菜时并没有感到便宜。

  “菜贱伤农”与“菜贵伤民”并存,原因何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凤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除了中间商加价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在于流通成本过高。他指出,我国目前生鲜产品的流通费用占总成本的70%,比国际上高出20个百分点以上。这个问题又以新鲜蔬菜的销售最为典型。蔬菜的零售价格要比批发价格高80%-100%。

  事实上,流通成本的高企已不仅仅是农产品运输中的一大顽疾。4月末,发改委就当前物价形势举办了一次座谈会,就此问题,与会专家普遍指出,引发当前高物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流通成本太高。

  “中国流通业费用的几个数字让人震惊,全世界82%的收费公路在中国,流通成本占50%-70%,成本太高。”中科院研究员汪同三如是表示。

  发改委日前发布的数据亦显示,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持续增长,同比增长17.9%,达到1.7万亿元。与去年全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17.8%的比率相比,一季度高出0.1个百分点,物流成本不降反升。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我国高速公路收费标准过高,货物流通环节多,燃油成本又高,导致货物流通成本过高。加之物流的货物大都是附加值较低的原材料或产品,总体价值较低。因此,物流成本分摊到单位货物上,费用占比高,最终推高产品终端价格。高昂的物流成本已成为CPI居高不下的推手之一。

  针对造成物流业成本过高的根本原因,分析者们将矛头直指“中国密集的收费公路”。

  “大约10年前,国内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约为20%,去年降为18.1%。用如此之久的时间取得如此微小的降幅,这与国内物流现代化的进步程度并不相称,却与体制落后产生的额外成本直接相关。”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国雄直言,试想那些运输中名目繁多的收费,再加上不开票的“灰色”收费统统摊入流通费用,物流成本怎能不高?

  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副司长耿书海在2011年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上指出,我国高速公路收费标准过高,各种过路过桥费已高达运输企业成本的1/3。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研究院执行院长侯汉平预计,如果再加上罚款,公路运输这部分的费用能占到企业成本的5成以上。

  “由于‘买路钱’推高物流成本,物流成本又转移到商品的价格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估算,“买路钱”在商品价格中的占比大约为4%-10%,这种传导在农副产品上的表现尤甚,比例也会更高。

  黎雪荣告诉记者,“买路”成本过高的一是由于不合理的高速公路收费问题;二是法规问题,政策法规涉及多个部门,又多变,物流企业只得违法经营,导致罚款多;此外也涉及城市及高速公路过度开发,致使运输路线变长,流通环节增多,收费高速公路变多以及贪污腐败问题。可以说,公路收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直接推动了物价的上涨,相关部门应当予以重视。

  不过,黎雪荣坦言,要解决高速公路收费这一问题,很难一下子将高速公路收费取消,但可以减少,有些高速公路已经收回了投资,就没必要再收费。另外,有些高速公路投资已经收回大半,政府可以买下剩余部分。有些则可以延长收费年限,降低收费标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