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网民:缓解电荒应压缩不合理用电

2011年05月09日 01: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电荒、拉闸限电一直以来都是网民热议的话题。电监会预警,今夏极有可能出现大面积拉闸限电。《经济参考报》5月6日以《电荒下多地惊现发电产能闲置》为题,报道了出现电荒的原因不在于发电厂装机容量不够,而是在于发电厂因为发电成本高而不愿发电所致。

  网民认为,不能一味只谈调价,加强对需求的管理同样至关重要。

  计划电与市场煤让企业“无心恋战”

  网民注意到,近年来煤炭价格不断上升,导致火电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

  新浪博客博文说,从根源上来说,目前的电煤价格形成机制导致火电企业亏损严重,生产积极性受挫。大批火电厂处于检修、停工状态。

  署名“阮修星”的博客文章说,根据中电联统计,由于上网电价偏低,火电行业亏损严重,2010年全国已有15个省份火电全线亏损。因此,当前用电量的攀升对电力企业来说难以形成盈利动力,难以主动扩大生产。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快推进煤炭应急储备、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和推动电力市场的改革,理顺电力市场上下游体系,通过煤电联动提高发电企业的积极性,保障电力供应稳定,并向用电主体传导能源价格信号。

  不合理用电需求要调整

  署名“林卫斌”的博客文章说,从需求角度看,的确反映出我国的能源需求非常旺盛,我们的用电负荷甚至达到了去年夏季高峰时的水平。这么高的用电负荷主要还是由于工业用电需求导致的,因为我们的民用电的比重只有13%左右。这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遵循高耗能高污染的路径。特别是要控制高耗能产业的过度扩张。不然的话,从长期看,我们的资源环境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新浪博客的一篇博文也认为,从需求端来说,不合理的用电需求严重增加了电网负担。目前我国依靠重工业拉动经济发展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严重增加了用电负担,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任重而道远。

  署名“阮修星”的博客文章说,细究当前用电量的激增,高耗能产业可谓是罪魁祸首。这说明大量增加的用电量很大一部分是被高耗能的产业消耗了。因此,要破解“电荒”,首先必须重拳遏制高耗能产业的死灰复燃,要充分利用能源资源约束增强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产业结构转型。

  不能一味调价,应有针对性

  署名“邓子庆”的评论文章说,电企是国企,电不是简单的市场产品,它在相当程度上是民生产品,是公益产品。因此,上调电价必须充分考虑广大居民的承受能力,如果只知道通过涨价让部分居民用不起电来解决“电荒”,那政府和国企负责任的形象何在?

  署名“余丰慧”的博客文章说:发电厂、炼油厂消极怠工,无非是要挟涨价而已。但是,电价与煤价联动紧密,如果再上调油价,必然推高电煤价格,从而推高电价。同时,当前通胀形势严峻,如果贸然再将油价、电价一起提高,那么对物价冲击力之大、可想而知,并且可能带动物价出现新一轮大幅上扬,极有可能把中国通胀拖入恶性之地步。两大石油集团以及电力企业年报显示的巨大利润空间,说明有承受一时不涨价造成的利润空间缩小的能力。公众已经在承受高过美国,高达每升8元的油价,石油集团也该做出一些利润让渡和牺牲了。

  博主“一生为国到白头”说,当前的电价已经处于高位运行,再上调对居民的生活会带来很大压力。事实上电力行业本身并非没有利润,相反是高利润。关键的问题是,电力行业的利润大部分不是被发电企业拿走,而是被不发电的供电企业拿走,是供电企业侵占了发电企业的利润。换言之,从根源上说,“电荒”是发电与供电的利润分配不均衡的利润分配体制导致的恶果。

  署名“林卫斌”的博客文章说,如果最终消化到终端价格,我们建议对高耗能产业实行差别化电价,而不是大家所理解的一调电价就是指上调居民生活用电价格。

  (记者 于璐 整理)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