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价暴跌:贵金属投资需谨慎

2011年05月09日 06:54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 孟扬

  贵金属白银价格只涨不跌的神话正在破灭。5月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白银期货在亚洲市场跌至每盎司38.05美元,至此,白银期货在本周四个交易日中跌幅已超20%。与此同时,上海黄金交易所白银T+D在连续3个跌停之后,5月5日仍维持在跌停状态。银价的暴跌,使此前盈利不少的“炒银一族”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

  一系列连锁反应的背后,是“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这个亘古不变的市场规律的体现,贵金属理财产品的风险开始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而专家称,风险的暴露实际上已酝酿许久。

  银行多角度涉足贵金属

  今年以来,国际银价和国内银价连创新高,累计涨幅达到80%。仅在4月的16个交易日里,国内白银已经连续突破了8000元、9000元、10000元三道门槛。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价格的一路上扬,激发了银行开发贵金属业务的热情。据介绍,银行目前涉足白银的业务主要有纸白银、白银T+D业务和发行挂钩白银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三种。

  其中,纸白银属于相对稳健的投资品种,客户需要缴纳100%的费用才能获得对应的产品数量。白银T+D业务属于延期交易业务,投资者并不需要购买足量白银进行买卖,而是缴纳一手白银的保证金便可以参与投资。同样是贵金属投资,相比黄金现货延期交易而言,白银投资门槛显然要低很多。“因为白银T+D采用的是保证金交易,一般资金放大比例为6倍左右,比如客户投入1万元可以买6万元的白银,一旦银价上涨10%,客户的收益也将放大6倍,达到60%,但如果银价下跌,客户的损失也同样放大6倍。”招商银行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与黄金T+D业务相比,白银T+D业务的投资门槛更低,因此对投资者来说更具吸引力。“同等重量的白银要比黄金便宜不少,按照目前的价格,以10%的保证金来计算,投资一手黄金需要3万元以上,而投资一手白银则只需700元左右。”招商银行客户经理表示。

  除了纸黄金、纸白银、T+D业务等常规贵金属产品之外,挂钩贵金属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也进入多家银行的视野。银行人士表示,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特点是风险和收益相结合,一些理财产品具有保本设计,即使贵金属价格出现下跌,投资者的本金也可以得到保障。但此类产品的收益更多地取决于产品的设计,如果挂钩对象的走势不符合预设条件,即使贵金属价格走高,投资者也并不一定获得与价格走势相一致的收益。

  银价下跌对银行理财产品影响有限

  据了解,银行开展纸黄金、纸白银、贵金属T+D等业务主要是赚取中间业务手续费。来自工商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该行贵金属业务交易额超过2000亿元,交易量超过了2万吨,相当于2010年全年的交易量;白银交易也迅速增长,账户银、白银T+D业务日均交易量在200吨以上,金银投资客户已超过300万。招行、民生、兴业等白银业务也呈现爆发式增长。

  “国内直接投资白银的投资客并不多,多数是通过银行间接投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银行从中赚取手续费。贵金属交易业务的手续费已成为银行中间业务又一个重要的增长点。”工行金融市场部相关人士表示,银价下跌会影响一部分客户的投资热情,短期内手续费增长会受到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贵金属仍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因此对银行的影响有限。

  据银行人士介绍,由于近期银价连续下跌,上海黄金交易所从5月5日清算起将白银T+D保证金比例从16%上调至18%,白银T+D合约涨跌停板比例由8%调整为10%。记者访问多家银行网站发现,保证金比例均已上调,交行、招行保证金比例从21%提至23%,兴业银行从18%上调至20%。相较于T+D业务的手续费,挂钩白银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状况似乎更受到关注。采访中多位专家认为,此番银价暴跌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目前市场中挂钩白银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本身就数量有限,其中又以区间型居多,单纯看涨的少之又少。”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研究员王增武表示。

  据介绍,市场中挂钩贵金属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一般涵盖了看涨、看跌和区间型几种类型,这实际上代表了银行对贵金属市场的一种研判。“从目前已发行并且未到期的结构性产品的观察区间来看,一般银行预计未来一年黄金价格涨幅在15%~20%,也有银行判断黄金价格存在下跌风险,而白银价格走势不定,因此挂钩白银的理财产品以区间型居多。”王增武告诉记者。

  以法兴银行今年初发行的一款一篮子贵金属挂钩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选择了三种贵金属作为挂钩的对象:黄金、白银和铂金的价格,产品的收益率与三款产品在各个观察日的价格密切相关。产品设为每季度观察一次,如果三种金属中最差的季度价格大于或等于其初始价格的115%,则产品提前终止,投资者获得8%的年化收益率,否则投资者只获得最低年收益0.36%。

  对于挂钩白银的结构性产品发行数量较少的原因,王增武认为是由于白银比黄金的市场波动更大,在上升的过程中,白银涨幅相比黄金更大,而在下跌的过程中,白银跌幅更深。这就意味着,白银作为一种投资品种相比黄金的风险要高,因此银行发行此类产品更为谨慎。

  贵金属理财风险积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此番银价的下跌在许多分析师的预料之中。“表面上看,这次银价下跌受利比亚危机、拉登之死影响,事实上,这不过是数周来银价疯狂暴涨之下的隐患。”兴业银行资深贵金属分析师蒋舒表示。

  蒋舒认为,年初至今,白银价格上涨幅度大大高于同期黄金价格的涨幅。进入4月份以后,短期涨幅更显离谱,按照其与黄金间的比较关系确有调整的需要。此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白银投资业务便呈现稳步增长,进入3月份白银T+D成交量明显上扬,造成了白银高位风险的积聚。

  与此同时,黄金价格的风险亦值得关注。业内人士指出,全球通胀压力加大、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等原因依然可能推动金价上涨,但黄金毕竟已经走到了历史最高点,短期回调风险随时可能出现,中长期来看虽然牛市未尽,但越来越逼近风险点。此外,与挂钩白银的理财产品相比,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数量要多许多,因此其对银行理财市场的影响更需警惕。

  对于投资者的操作,理财专家提醒,纸白银、白银T+D和白银理财产品是不同的理财方式,前两者是追求风险前提下的高收益,而白银理财产品是在追求稳健前提下相对的高收益。目前白银投机性越来越强,特别是金融危机后的波动更大,对投资者的技术和精力要求较高。另外,投资者在选择结构性理财产品时,除了要观察产品结构设计之外,也要观察趋势和时机,在适合的时候买适合的产品,往往可以在低风险的前提下实现较高收益。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