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09日 16:02 来源:《国际融资》
● 分析日本核危机与世界能源格局
■ 马玉荣 屈璐璐
日本福岛核泄露事故引起国际社会对核安全的广泛关注,或将深刻影响全球能源政策和能源形势。那么,日本福岛的核危机将让世界新能源发展面临怎样的变局?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日本石油市场的变化对全球石油供需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特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的1号机组发生故障。3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初步定为4级。此后,该核电站发生了反应堆燃料熔毁、向外界泄漏放射性物质的情况,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据国际标准将事故等级提升到5级。4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提高至7级。这使日本核泄漏事故等级与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相同。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使全球核电发展面临严峻考验。
日本核泄露不改中国低碳承诺初衷,德国欲退出,中国坚守新能源
日本Fukushima Dai-Ichi核电站日前最新情况:1~3号机组内用以冷却和慢化作用的净化水(无矿物质)的水位都过低,三台机组的核燃料棒都已遭受至少部分熔毁。机组2号和3号已失压,因此怀疑反应舱或者防护壳已受到损坏(目前,1号机组内的压力仍然高于大气压。一般在沸水堆压力舱内,净化水所承受的压力被维持在75个大气压以确保净化水在287摄氏度沸腾,而不是在100摄氏度沸腾)。反应舱和防护壳的损坏程度尚难知晓。3号及4号机组的乏燃料池中的水需不断填满。在该过程中,2号和3号机组部分使用了内部管道,4号机组依靠的是不断地泵压。1、3、4号机组的热交换器损坏严重。Tepco已表示, 1~4号机组将难免被废弃的命运。在核电站外监测到的放射水平处于稳定下降的态势中。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查塔姆研究所)能源、环境与发展项目高级研究员安东尼·弗罗指出,日本的地震与海啸已经为该国的核工业尤其是福岛核电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麻烦。毫无疑问,这会给日本全国大部分地区带来环境影响,在事故发生的几天之后,甚至还引发了核工业的全球性反应。日本福岛核泄露事故引起国际社会对核安全的广泛关注,或将深刻影响全球能源政策和能源形势。那么,日本福岛的核危机将让世界新能源发展面临怎样的变局?
东海证券研究员徐缨认为,日本发生地震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用反应堆注入海水冷却,导致核泄露加剧,但这不是核电本身的问题,中国与日本情况不同,发生事故的福岛那几个反应堆比较老,我们在技术上比日本发生事故的福岛的那几个反应堆要先进。从目前日本披露的信息和数据看,不是核电有问题,大部分是人为造成的因素,如日本这几家核电站选址建在了地震带上,这是不合理的。
3月16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应对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有关情况的汇报,会议决定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强调核电发展安全第一,要求核设施全面安检。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表示,日本福岛核电厂事故不会让全球核电发展就此止步,而将促进各国核电同行加强合作和交流,使核电安全建立在新的更加牢固的基础上。正是因为有了美国三里岛事故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尔事故的沉痛教训和经验反馈,才推动了过去20多年全球运行核电站的技术改进和管理创新,以及核电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4月初,张华祝透露“十二五”期间,中国核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4,000万千瓦,在运行核电规模方面,将进入世界核电大国行列。为了核电安全,国家将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核电安全,包括计划订立《原子能法》和推动技术改进和管理创新等。“十二五”期间,该协会将积极推进核电厂运行评估和核电工程建设项目评估,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质量保证培训,促进核能行业安全发展。据了解,目前核电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为1.12%。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前期,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时单位GDP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40%到45%。由此推断,虽然新核电项目的审批暂停,但长期发展新能源的大思路和初衷不会动摇。根据《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发电装机2.9亿千瓦,约占总装机的17%。其中,核电装机将达到7000万千瓦,风电装机接近1.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将达到2000万千瓦(即20GW),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2011年1月18日下午,中美清洁能源协议签字仪式在华盛顿举行。双方共签署13项协议,内容覆盖核电、风电、太阳能、水电、智能电网、碳捕获与封存等多个领域。协议覆盖范围极其广泛。目前主要的新能源应用领域均被覆盖在内,其中以核电、风电、太阳能、智能电网等四类为主要方面。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美国电力公司就先进输变电、智能电网等6个领域开展技术及设备方面合作。中核集团从西屋公司那里签订10台套AP1000核燃料制造设备的供应合同,总价值5000万美元。海通集团、天龙光电、南玻A、特变电工、国电南瑞、国电电力、东方电气值得关注。中国国内现有核电站的安全将会得到更大的重视,安全壳、备用电源等相关设备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建议重点关注中国一重、二重重装等铸锻件供应商和已有核电柴油发电机组供货业绩的科泰电源。另外,中国内地核电人才紧缺。根据“十二五”规划,将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装机容量是过去30年的4倍,至少需要数万名人才。但据中国官方2005年提供的数字,中国的高校每年只能提供500名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即使2005年后有所增加,数字仍未逾千。17日,科技部还说,中国缺少核聚变人才,准备用10年时间培养2000名专才。
德国将逐步从核电领域退出,德国政府2002年就通过一项“核电逐步退出”的法令,确定到2022年左右关闭境内全部核电站。目前核电在发电中占比是20%左右,核电将以多快的速度退出,以什么样的成本退出,还存在不确定性。德国将加大对海上风电投资力度,向太阳能等领域转移,这样的发展设想背后有政治因素的成分,为了获得选票,向民意让步。3月1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暂停去年通过的“延长核电站运营期限计划”3个月,在此期间,德国将对国内17座核电站的安全性进行毫无保留地彻底检查。次日再次宣布,德国将暂时关闭1980年以前投入运营的7座核电站。但在日本福岛的核危机引发的核电存废这个敏感问题的背后,是民意与现实需求及其电力巨头利益的博弈。
欧盟3月25日宣布,欧盟将对欧洲核电站的安全状况进行压力测试,以最大程度确保核安全。欧盟27个成员国中目前有14个成员国拥有核电站,核电站总数为153个。法国是世界第二核大国,年均发电量达4100亿千瓦时,仅次于美国,占法国电力消费的78%或全部能源消费的17%。
就连作为世界核电大国的美国,也在重新思考未来能源发展规划,美国总统奥巴马于3月30日上午在华盛顿乔治城大学发表了能源政策演说,指出美国不仅要增加国内石油的生产,还要与美洲邻国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油源;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与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并鼓励制造新能源汽车。但美国明确表示大力发展核电的立场不会改变。目前美国没有关闭核电机组的计划,但美国进一步加强了核安全举措。奥巴马已经要求核管制委员会对美国国内的核电站进行全面评估,据悉该委员会将于3月21日就美国国内核安全举行发布会。目前,美国有104座通过注册的核反应堆,其中69座为压水反应堆,另外35座为轻水反应堆,美国全国电力中的20%来自核能发电。
瑞士能源部长多丽丝·洛伊特哈德(Doris Leuthard)暂停了三个新核电站的审批程序,并将重新讨论安全标准。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如澳大利亚、以色列、菲律宾、印度、泰国、俄罗斯等国,也表示或慎重发展核电,或加强核电安全检查。这些举措都说明,各国核能发展计划在一定时期内会受到日本核危机的影响,不仅一些计划建设的核电项目可能被推迟甚至取消,安全级别的提高或不同技术路线的选择也将增加核电项目的成本。因此,从中远期来看,世界许多国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对包括油气资源、新能源在内的非核能源的依赖,进而拉动全球石油需求。
国际油价波动,地震对石油需求影响不大
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日本每日石油消费量为440万桶左右,大约占全球石油总消费量的5.58%。在如此大的消费数额背后,日本又是一个典型的石油稀缺国,国产原油数量很少,主要依赖于进口量。目前,日本每日石油进口量大约为390万桶左右,占全球石油总进口量的8.94%左右。因此,日本石油市场的变化对全球石油供需面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日本地震发生后,原本十分发达的日本炼油工业遭受重创,据ISIC统计,日本共有6家炼油厂停产,总规模达到了142万桶/天,相当于其国内产能的33%,亚洲产能的1.5%,预计日本油品日产量将于3月底前回升至340万桶,而完全恢复产能需要等到5月份之后。除此之外,日本地震对当地交通和汽车等产业也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日本当地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需求都产生大幅下滑。发生大地震的日本东北地区和关东地区是日本工业集中地带,被称为“京滨工业地带”,集中了日本的汽车、钢铁、石化和制造业等支柱行业,大地震及海啸给沿岸产业造成大范围的影响,三井化学、三菱化工、JEF制铁公司、住友金属工业等日本大企业的多处工厂因受灾或停电等导致停工,这些都将直接导致日本成品油需求的下滑,从而减少日本石油的需求量。由于炼油厂及其他产业的修复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而且还需要一个较长的缓冲期,这就意味着日本石油需求短期内难以恢复至地震之前的正常水平,从而直接导致全球石油需求量在短期内有所下降。事实上,在这种直接冲击之下,国际石油价格一度出现大幅回落。11日地震当天,纽约油价即大幅下挫4%,盘中最低在每桶99美元附近徘徊,跌幅接近4%,伦敦市场油价跌至每桶113.84美元,每周行情出现7周以来首次下跌。此后几天里,国际油价持续下泻。
然而,对于日本的整体能源情势来说,由于地震、海啸以及核危机的三重打压,在灾害导致的炼油厂关闭、工业受挫情况下,日本的石油需求的确会在短期内有所抑制;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日本灾后重建的开展和日本核泄漏危机的愈演愈烈,势必会使人们的目光聚集到更为安全的石油能源上,进而使石油需求获得被放大的动力。
首先,随着日本灾后重建的逐步展开,受灾工厂逐步恢复生产,日本对石油等能源的需求也会大幅提升。从以前的经验来看,一般地震发生的当月,会出现油品进口量大幅缩减,但随着灾后重建活动及炼厂修复和工业恢复工作的逐渐推进,石油能源的进口量会大幅攀升,而攀升幅度则会因地震破坏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1995年1月发生的日本神户大地震为例,当月油品进口量下降5%,然而随着重建工作的启动,2月份油品进口量增加了5.1%,不过2月份是日本油品进口的季节性低点,经过季节性处理后,2月份的油品进口量增幅超过了15%。
其次,日本能源供应格局非常依赖核电,地震等导致的核电站的关闭势必会造成供电短缺,并进一步推高对包括石油在内的其他非核能源的需求。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称,日本近1/4的电力来自核能,约2/3的电力依靠燃气、石油和煤炭等传统能源;按照日本国家发展战略,日本计划在未来进一步提升核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例,由目前的27%提升到2030年的50%,以减少日本对外能源依赖度、增加能源可持续性,提升自己的国家能源安全。然而,日本大地震和海啸的后果之一就是损坏了核反应堆,使日本缺少燃料,面临燃料危机;另一方面,福岛核电站的七级泄漏事故也使日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能源战略。3月31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宣布,要将原先制定的到2030年底前新建14座以上核电站的政府能源基本计划“推翻重审”,同时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6号机组也“不得不废堆”。由于“核爆”后的核电站无法继续供电,电力短缺部分只有依靠化石能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来替代发电。在这种情况下,有理由认为石油价格在中长期会出现趋高走势。
另外,科威特石油集团首席执行官法鲁克·赞基4月4日说,近来西亚北非局势不稳,利比亚因局势动荡而暂停原油出口,推高国际油价约20%。但2010年中国原油需求4.42亿吨,其中进口原油2.39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4%,分别从沙特、安哥拉、伊朗、阿曼、俄罗斯等46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石油。从利比亚、苏丹、也门以及阿尔及利亚等局势较为动荡地区进口的原油为2580万吨,占10.8%,其中从利比亚进口737万吨,占3.1%。因此,石油的影响因素多而且复杂,日本地震、海啸作为一区域因素对其影响不大,对中国石油供给的冲击暂时也有限。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