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IMF的预测:5年后中国经济世界第一

2011年05月09日 23:33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见习记者 李小晓|北京报道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下称“IMF”)最近的全球地区经济展望地图上,中国被标上了醒目的红色——它的最新报告表明,中国将成为未来几年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并将在2016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之后,这篇被渲染成“宣示美国时代终结”的报告,被情绪各异的中美媒体热炒。且不问是否能成真,IMF的预测,有根据吗?

  将改变世界的预测

  4月26日,《华尔街日报》记者埃伦斯信手翻阅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时发现了一个被所有人忽略了两周之久的“重磅炸弹”:2016年,中国经济规模将由2011年的11.2万亿增至19万亿美元;而同期美国经济则会由15.2万亿增至18.8万亿美元。

  也就是说,届时全世界经济教科书的相关词条都将重新修订——美国不再是世界经济的领军者。

  媒体们还没缓过神来,4月28日,IMF在香港发布最新《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再次表达了对中国的信心。报告预测中国2011年和2012年经济增长可分别达9.6%及9.5%。

  IMF中国事务主管查克(Nigel Chalk)随即在4月29日的北京记者会上表示,IMF对此次的预测很有信心。IMF之前对中国今年一季度GDP的预测就完全准确。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世界对中国的投资愈发强劲,因此9.6%是完全可能的。

  同时,IMF还预期中国的通胀将于2011年下半年回落,其中核心通胀将于年中见顶,高位约在6%~7%,而年底核心通胀将回落。

  为什么要用PPP?

  确实有些振奋人心。而人们随即注意到,IMF此次“2016年中国超美”的预测依据并不是人们熟知的GDP,而是一个全新的字母组合——PPP。

  PPP的全称是Purchasing Power Parity,中文叫“购买力平价”。在IMF的预测公布之后,曾立即有人调侃说,如果按PPP的方法计算,中国几年前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

  IMF为什么要采取PPP作为预测的标准?PPP究竟是否科学?

  面对舆论的疑惑,IMF驻华首席代表李一衡(Il Houng Lee)告诉《中国经济周刊》,GDP和PPP是从两种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我们无法用简单的好坏来评价这两种计算方法,它们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需要而使用。例如在计算一个国家的实际生产力的时候,PPP就更为适用。

  “其实IMF使用PPP作为计算方法之一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这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只是由于这次对中国的预测结果,才让人们真正对PPP产生了关注。”

  李一衡说,PPP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它不是基于现有的货币汇率来计算,而是基于在一个国家内可以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实际值。

  “每个国家的生产都存在贸易部分(Traded Sector)和非贸易部分(Non-Traded Sector)。贸易部分是指各国拿到国际市场上等价买卖的商品和服务,而非贸易部分是指没有与国际接轨、没有在国际市场上定价的部分。一个国家的市场越开放,它两部分之间的价格差别就越小。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它大量的非贸易部分价格相对其他国家十分低廉。因此按照货币汇率来计算,中国GDP就相对较低。而如果按照PPP计算,中国经济生产的实际值要比汇率GDP高。”李一衡说。

  《经济学人》杂志曾经用更加形象的例子解释过PPP的概念。1986年9月,这本英国杂志提出了“巨无霸指数”,就是以麦当劳同样一款汉堡为标的,考察用当地货币购买这同一产品需要多少钱,从而衡量这些国家货币的购买力。这个指标的含义是:麦当劳的巨无霸汉堡无论在世界各地,它的用料质量和重量都有同一标准,因此从购买力来看,它的成本应该都是相同的。一个巨无霸汉堡在美国的各地平均价格大约4美元,而在中国是15元,那么美元与人民币的购买力平价汇率就是15元=4美元。

  这一概念,也被一些学者当作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证据。

  中国发展的现实压力

  很多的媒体和专家对IMF的预测表示怀疑。

  “对购买力平价汇率的衡量,取决于你篮子里面的商品。如果你篮子里的商品,或者对商品之间的权重有不同的认识,对汇价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IMF有自己的一个商品篮子,这个商品篮子是否能够得到所有人的认同?肯定是争议的事情。市场的评价显然不是按照IMF的估测方法。”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

  《经济学人》杂志4月28日发表文章说,IMF的预测一向激进。例如2009年4月,IMF预测中国的财政盈余将占到GDP的9.3%,而同期其他投资银行的平均预测值是6%。

  英国《每日电讯报》则写道,现在将美国赶下世界超级大国的宝座还为时过早,“美国拥有极强的再造能力”。

  而且,尽管IMF对中国未来经济大示乐观,但同时指出了许多中国将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IMF表示,在出口和国内需求的推动下,亚洲的经济将在中国和印度带动下继续保持增长,但包括通货膨胀威胁在内的新风险已经出现。在2011年,亚洲许多国家的通货膨胀将进一步提高。

  IMF亚太部门主任辛格(Anoop Singh)在报告中称,2010年10月以来,总体消费物价指数加速上升,虽然初期原因是商品价格上升,但目前压力已溢出到核心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预期。

  在通胀上行压力下,IMF认为亚洲紧缩宏观经济政策的需要比6个月以前更为紧迫。

  辛格表示,在中国、韩国和印度等经济体,实际利率总体上仍为负,因此面临广泛的通货膨胀压力的经济体需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同时,还有进一步整顿财政和提高汇率的空间,这有助于控制通货膨胀压力。

  IMF中国事务主管查克也表示,中国需要通过具有包容性的劳动力市场来提供更加有力的社会保护。他认为,中国应当努力发展服务行业。中国服务行业的成长速度不如日韩,这和中国更多依赖制造业和出口有关。

  “中国产生的工作岗位和它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相对其他国家较少,因此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可以增加工作岗位。”查克说。

  此外,查克认为,亟待改革的问题还包括:社会保障、房屋保障、刺激消费的财政措施、汇率升值、金融行业的自由化改革、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公司改革等。

  IMF不靠谱的预测

  英国“持续衰退”预言

  2009年,IMF发布报告指出,英国2009年经济增长为-3.8%,2010年为-0.2%,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持续衰退的国家。而最终,英国两年实际的经济增长为-4.9%和1.3%。

  伊朗“0增长”预言

  IMF在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称,由于伊朗遭到国际制裁并遭受高通胀压力,其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将降至“0”。伊朗经济财政部长侯赛尼随即表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公布的数据主要建立在西方对伊朗的敌对措施会对伊朗经济产生影响的假设之上”,认为IMF的报告“不准确”,而且藏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南非“世界杯利好”预言

  2010年,IMF曾预测世界杯将给南非带来很大经济回报。但据南非国内媒体统计,由于国际足联分走大部分盈利,南非最终将亏损约37.5亿美元。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