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大牌“想说爱你不容易” 穗新商场招商遭遇难产

2011年05月11日 01:56 来源: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记者 林建敏

  随着太古汇、高德置地广场秋冬商场等一批高端商场即将在今年下半年开业,广州原有的中高端商业也掀起一股加速调整的浪潮。

  不过,无论是原有的旧场还是刚开业的新场,均寄望于通过引入国际大牌脱颖而出,而大牌们则依仗品牌影响力极度强势而挑剔,他们与广州零售商之间的博弈愈演愈烈。

  业内人士指出,品牌组合调整商场每年都会在做,但今年力度是历年来最大的,而广州商场可以直接叫板这些国际大牌仍需时日。

  美东百货磕磕碰碰终开业

  开业时间一拖再拖的美东百货,终于在4月底落户农林下路王府井对面。这个原本将要引进逾400个境内外时尚品牌、定位为日韩百货的项目,开业时改为日式时尚百货,品牌数也缩减为近300个,主攻化妆品和女性穿戴类商品。

  美东百货董事总经理谢仕平坦言,除了工程进度及消防审批原因外,招商进度是影响其开业时间的最大因素。“新场要招国际大品牌确实很难,现在做日式百货我们也只能做到‘形似’,而要‘神似’仍要很长时间。”谢仕平指出,日式百货摒弃了奢侈品和大家电,定位窄而集中,但组合跨度很长,这种组合最难。比如一般的百货公司女装只有两层,品牌大约50~60个;而美东百货女装有三层,品牌数量达90个,其中20%的品牌是首次进入百货公司。

  西城都荟拖延多年仍未开业

  如果说美东百货磕磕碰碰最终能开业是幸运的,那么相比而言,坐落在广州老城中心黄沙和黄旗下的“西城都荟”一直没能突破招商的瓶颈。该项目是广州地铁开建时,广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在香港招商的首批地铁上盖综合商住项目。

  有消息人士透露,和黄拿下该地块已超过11年。从2006年开始,西城都荟高调宣布引入东南亚最大金融控股集团——印尼力宝集团旗下的乐宾百货,拟于2007年下半年开业,到屡次传出马来西亚金狮集团属下百盛百货将入驻主力店,最后均屡次不了了之。

  4年之后,该项目的住宅仍只是建至10多层的状况,而且也没有进行预售,配套的大型商业更是迟迟未落成。近日西城都荟方面确认,乐宾百货、百盛百货已正式撤场,同样面临招商难题。

  ZARA或退出万菱汇

  同样遇到大牌“阻狙”的还有万菱汇,此前万菱汇宣称将引进西班牙快时尚巨头ZARA,然而,ZARA非但没有在预定时间开业,而且已抢闸在天河城开出新店。根据以往该品牌签约所限定的排他协定,即5公里范围内不再开店,业内人士透露,ZARA退出万菱汇的可能性非常大。不过,这一消息还未得到万菱汇方面的证实。

  而同为新崛起商圈、被规划为地标式高端商贸聚集区的珠江新城商圈,目前Hemes、LV、Chanel、GUCCI、Dior、Prada等奢侈品主流品牌专卖店仍集体缺席。

  花城汇开业时间无下文

  记者了解到,今年初广州市政府曾高调宣布将在5月开业的珠江新城核心区地下广场花城汇,如今开业时间也没有下文。去年香港的兰桂坊在竞标中获胜,获得该地下商城的经营管理服务权后,日前也传出已将第二区的经营权交给高德置地的消息。此番倒腾确实难以不让人联想其欲招商国际品牌再次受挫。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表示,目前由于珠江新城交通网络规划和道路规划前期存在问题,导致珠江新城的人流承受力和交通疏散力比较差,再加上高端消费氛围不成熟,这也阻碍了一些大牌进驻。

  相关链接

  现象:旧场也遭大牌“摆架子”

  记者走访了解到,迫于竞争压力,无论是新场还是旧场,都急于调整品牌组合和商场档次,但一些大牌却趁机提出苛刻条件。一家百货商场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人员向记者表示,一些百货店为了提升形象,宁愿贴钱引进一些高端品牌,免租金倒贴包装费。甚至一些大牌要求保底销售,如果每月达不到大牌提出的销售额,差额部分要商场补贴。“这些国际大牌还没有开业,就已倒赚一笔了。”他指出,目前国内大部分零售商尚未进入高端零售价值链条,国际高端品牌掌控着绝对的话语权。

  广东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也表示,引进大牌,要么与这些国际品牌有良好的合作经验,如太古汇在香港与国际大牌已有多年合作经验,招商会相对容易;另外,商业物业要有高端商业区氛围,最好已经成熟。如果没有这些条件,要引进大牌难度不小。他指出,广州商业虽然经过亚运洗礼,硬件条件提升不少,但要和这些国际品牌直接叫板还有待时日。

  专家:扣点模式下无议价地位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表示,目前中国很多百货沿袭日本百货模式,即联营扣点模式,百货公司将场地租赁给品牌商,品牌商将销售额的30%或更高作为返点给百货公司。这种模式下,百货企业对供应商依存度过高,失去了议价能力和谈判能力,受制于国际大牌也是理所当然。

  孙雄表示,目前欧美比较流行“买手模式”,即商场派买手到世界各地广泛搜罗新兴的高档设计师品牌,而并非直接引进那些消费者已耳熟能详的名牌专卖店,这种模式除了有独立创新的商业文化和自主品牌操作权外,还能避开联营模式百货同质化严重的问题。

  目前,“买手模式”在中国尚未形成气候,但仍是未来中国百货业态的转型方向之一。“国外目前还有三种业态,一是SHOPPING MALL租金店形式,占20%~30%;二是街边店,大的叫体验馆,小的叫精品店,占30%;另外还有5%~10%为网购形式。我认为,未来中国百货业运营形态中,必定会逐步地产生买断运营的形式,百货业也需要有自主经营的能力。”孙雄说。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