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岐山挑明最大挑战

2011年05月11日 08:49 来源:东方早报

  陈序

  北京又一次明确了对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问题的看法,地点在华盛顿。据彭博报道,正在华盛顿参加中美高层对话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对媒体表示,通货膨胀是目前中国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中国领导人必须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上达成一致,这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王岐山的话传递两个公开信息:一是通货膨胀仍未受控;二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亟需共识。

  首先,北京显然对通货膨胀形势并不乐观。近来一份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中国4月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升幅可能会从3月份触及的近三年高点回落(因蔬菜供应过剩而价格有所下降);中国4月份PPI(生产者价格指数)或较上年同期上升7%,升幅低于3月份的7.3%(因铜和镍等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明显下降)。但是,经济学家们预计,未来几个月的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很大,中国5月份CPI升幅将达到5.0%左右,随后将在6月份达到5.5%以上的峰值。

  明天,中国国家统计局循例将公布4月份CPI、PPI和工业增加值数据,以及1-4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乐观者相信以上一系列重要经济数据将证明这一轮紧缩政策已开始取得成效。言下之意,北京不需要也不应该进一步大力地收紧政策。甚至有分析认为,本轮紧缩周期接近尾声。

  然而,我以为通货膨胀风险还远未进入安全区间,眼下并看不到劳动力成本和燃料成本等影响物价的长期因素有实质变化,任何认为通货膨胀迅速回落的预期缺少证据。且听北京的经济智囊如何发言警告。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周其仁在《经济观察报》一篇文章中称,CPI不能完全地度量出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他写道,最近十年平均的CPI虽然不高,但资产市场的价格却冲劲十足。

  此外,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问题,除了副总理的表态,4月份贸易顺差大幅增加也证明了转变之难。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昨天公布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贸易顺差从3月份的1.39亿美元一下子扩大至114亿美元(此前接受道琼斯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期中值仅为10亿美元)。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结构失衡至今改善不多,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程度依然不高。虽然这对出口商有利,却令中国央行控制外汇储备规模和货币投放增加难度。

  想起今年第一季度,当中国经济出现少有的贸易逆差(10.2亿美元),立刻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经济的再平衡已经步入轨道,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必要性降低。而实际上,中国对外贸易一向有季节性波动的特征。一般在年初,出口企业通过进口原材料建立库存。之后,再加工生产成品出口。正如瑞银经济学家汪涛分析,在今年早些时候大幅增加库存后,4月份中国企业可能放缓了通过进口大宗商品建立库存的步伐。所以,尽管第一季度出现贸易逆差,但中国经济全年将继续实现大的贸易顺差应无悬念,4月份贸易顺差数据便是例证。

  当然,4月份中国进口增长远弱于预期,意味着前一阵紧缩政策比较有力,确实在起作用。另一方面,相比第一季度进口增长那般强劲,4月份进口增速突然下滑,表明国内需求正在下降,中国经济增长开始呈现某种程度的放缓。但如果因此认为通货膨胀阴影已经淡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顺利,未免太过天真。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电邮:chenxuchenxu@msn.cn,本专栏每周一至周五刊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