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2011-05-11(中国商业电讯)-- 随着一季度全国重工业耗电量的高增及油荒、电荒的多地蔓延,工业领域的太阳能应用成为“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当务之急。2011年5月10日,全球第一个CPC中高温系统在工业热能领域的应用项目——力诺瑞特CPC中高温太阳能锅炉落成暨“工业绿动力”计划在山东济南启动。山东省副省长王军民、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等国家、省市领导和行业专家出席会议,共同见证了太阳能中高温技术的第三次成果转换,标志着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正式进入工业热能应用阶段。
据了解,力诺瑞特太阳能锅炉项目是目前规模最大、系统最完善、水温最高、太阳能与工业结合最好的系统,它依托于其耗时五年、投资1.2亿元研发的太阳能热能应用系统技术,意在为燃煤、燃气、燃油锅炉做高效热力补充,实现对造纸、食品、化工等八大工业生产的热能利用,并力图在“工业绿动力”后续产业的带动下,实现对全国13200亿的工业热能市场总量的开发。
“太阳能锅炉”带步进入太阳能工业化应用新阶段 我国工业能耗自1996年以来一直占据全社会总能耗的70%以上,工业与太阳能的结合始终是难以攻克的课题。对此,业内专家称,工业用热温度较高,以造纸、食品、烟草、木材、化工、医药、纺织、塑料等八大工业行业为例,其用热温度大部分在80℃~250℃之间,要使太阳能在这些产业中顺利应用,必须在核心太阳能功能部件上达到较高温度。力诺瑞特太阳能锅炉项目正是在CPC中温集热器与锅炉集成热力系统之上,采用企业独有的全玻璃真空中温镀膜管、CPC反光板等技术,通过聚焦吸收更多的太阳热能,将15℃左右的冷水加热至95℃,为10吨燃煤锅炉提供预热热水,再由锅炉将95℃热水加热成150℃蒸汽,突破了国内原有集热器的低温限制,解决了中国太阳能中高温工业热利用技术的难题。
该锅炉系统集热面积达5200平米,整个系统每年可节约标煤1156吨,减排二氧化碳3005吨,一经完善形成成套技术后,还可以在建筑节能和太阳能空调上得以应用和推广。据了解,目前国际节能减排主要有四个方向,一是提高现有能源的能效,二是使用可再生能源,三是碳储存,四是使用核能,力诺瑞特的中温锅炉技术实现了提高能效和使用新能源的双轨前进,代表了国际节能的正确方向。中国太阳能热利用委员会主任罗振涛则表示,“该技术是太阳能在工业领域应用的典范,标志着我国中温技术在升级中走向成熟,是民族工业的骄傲。”
“工业绿动力”恒促工业降耗产业化推广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周长益在指导“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时指出,虽然“十一五”期间工业节能量超过了6.5亿吨标准煤,工业节能取得初步成效,但从长远看,我国工业节能减排工作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目前,我国消耗了全球16%的能源,却只创造了全球8%的GDP。所以,“十二五”要根本性扭转粗放型增长模式,必须重视工业降耗的产业化推广。
为缩小我国能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落差,在太阳能锅炉项目发布之时,力诺瑞特同步启动了“工业绿动力”的计划,该计划以CPC-U型中高温太阳能集热器及成熟的运行系统为基础,依靠力诺瑞特上海交大太阳能研究院技术研究平台,目的是为工业生产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动力。为使计划长久有效的执行,公司还在企业内部设立了中高温大项目事业部。总经理申文明坦言,在公司“二五规划”(2011年—2015年)期间,“工业绿动力”将作为力诺瑞特子品牌在工业领域重点推广,核心目标是实现印染、纺织、造纸、海水淡化等8个行业10%的热源替代,五年内推广工业用热面积1170万平方米,总节约标准煤196万吨,减排514万吨二氧化碳。
中国太阳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要走在世界前列,力诺瑞特中温150度的技术开发,不仅抢占了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实现了太阳能应用从民用向工业的真正转变,促使民族工业年节约原煤最高可达4000万吨;更把太阳能工业热能应用的触角延伸到了国外,随着相关数据的完善,这项技术将被推广到世界各个角落,为全球能源危机作出突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