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2日 06:36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 庞东梅
紧缩政策威力显现,4月份主要农产品价格止住了上升的步伐,并有回落的迹象。但未来CPI走势仍不乐观,主要是目前食品价格受季节性影响回落,未来走势存在不确定性。
在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的基础上,虽然市场大多预期物价难以在近期内达到顶点,上涨的压力依然存在,但是当前拉动物价下行的因素正在形成。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如期公布了4月份重要经济数据,稍有回落的物价指数仍略高于市场预期,显示当前通胀压力未减少。“三驾马车”动力虽然较为强劲,但是也显示出需求有所下降。
一边是经济呈现放缓的迹象,一边是物价上涨动力较大。我国经济运行是否面临滞胀的风险,引起了各方的争论。“难言滞胀”成为市场上占据主流的判断。
经济放缓明显内生动力不足为虑
日前公布先行经济指标的PMI回落已经早一步显示出我国经济目前已经出现了放缓的势头。刚刚公布的4月份重要数据中,诸多数据显现出我国经济的回落迹象明显。
“M1增速明显回落加上4月份进口增速放缓、工业增加值增长回落需要引起注意,可能是企业经营活力下降、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的信号。”交行金研中心金融学博士鄂永健如是称。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王虎认为,因中国进口的主要是原材料,故进口增速的下降,表明中国的需求在回落,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速从二季度起回落将更加明显,同时通胀压力也减轻。
虽然我国经济有所放缓,但是大多数专家对此迹象并不担忧。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市场研究总监鲁政委认为,考虑到政府投资带动投资继续增加,虽然工业增速有所放缓,整体经济增长仍在正常区间,增速的适度回调有利于通胀的抑制,无需为过度下滑担忧。
CPI虽略有回落抗通胀仍是调控之重
4月份CPI的涨幅虽然稍微回落但是依然超出了此前市场的预计,而PPI同比虽然回落但是环比依然上涨。显示出未来我国抗通胀面临的形势复杂。
“4月份5.3%的CPI涨幅虽然超出市场预期,但就数字本身来说,确实是下降了。通胀只是在玩‘潜伏’游戏。”世元金行高级研究员肖磊有这样判断。4月份CPI的相对回落并没有改变任何预期,市场依然担心通胀会愈演愈烈。
鲁政委认为,去年10月份至今,已有4个月非食品环比创1997年以来历史同期新高。今年蔬菜价格比往年“跌得更快”,目前来看,5月份蔬菜价格下跌的压力依然较大,这可能加剧6月及其之后月份的物价上涨压力。
合富辉煌市研中心认为,4月份通胀压力正快速由“粮价上涨压力”转移至“输入性通胀压力”,国家管理通胀的难度未有降低,反而复杂性增加。
刀客地产顾问机构董事长谢逸枫认为,紧缩政策威力显现,4月份主要农产品价格止住了上升的步伐,并有回落的迹象。但未来CPI走势仍不乐观,主要是目前食品价格受季节性影响回落,未来走势存在不确定性。
鲁政委表示,考虑基数影响,PPI同比5月可能继续小幅回落,但6、7月可能反弹,随后可能再度进入下行通道。
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振荡与国内采购价格回落可能降低PPI上行压力。但是PPI环比上涨,意味着未来成本上升的压力依然不小。
物价上升推动投资增长通胀预期影响消费
一直高位运行的物价指数,已经对我国经济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投资和消费的数据中得到了反应。
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上行,尤其地方投资加快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解释认为,一是因为我国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上升时期,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非常高,投资积极性也比较高,也有很大的投资空间;二是与物价有关,随着价格上涨,地方要完成相应的投资项目工程量就要支付更多的资金。
由于物价的上涨,特别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完成同样的工程支出的投资额肯定是要上涨。
物价的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似乎更大些。鲁政委认为,住行类商品带动消费增速回落,受涨价预期影响,日用品等消费提速。
盛来运表示,对消费者而言,物价高的话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消费,无论是在吃穿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
然而,我们也看到,剔除了价格上涨的因素,消费的回落幅度并不大,其中也包含了宏观调控的因素。主要还是由于汽车以及和住房有关的家具、家电还有建材装修等类似产品回落较多,带动了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回落。这种回落是主动调控作用的影响。同时也与相关政策产品前几年增速较高有关。政府一些刺激政策效应减弱,出现了正常的回归。这是比较合理的。
长期来看,我国消费增长的空间还不小。
增长缓物价高“滞胀”担忧尚早
在通胀预期依然强烈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已经呈现出放缓的迹象。由此市场也出现了“滞胀”隐患的讨论声。
然而,从诸多专家的观点中,记者发现,这种担忧为时尚早。一方面,专家普遍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放缓主要是由于我国主动调控的结果,市场大多预计二季度我国仍有望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
在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的基础上,虽然市场大多预期物价难以在近期内达到顶点,上涨的压力依然存在,但是当前拉动物价下行的因素正在形成。盛来运称,未来物价的走势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既有价格上涨的压力,也有促进价格下行的因素。
因而,“滞胀”的苗头并不存在。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