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2日 07:46 来源:时代周报
李千帆
5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广州召开学术研讨会,公布60名受检的自述疑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检测结果,排除了感染艾滋病可能性,但同时表示“他们的情况,不是单纯精神因素所致”。5月10日,卫生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表示,钟南山院士的研究结果和卫生部的调查结果“总体上”是一致的。从两个消息源发布的信息来看,“阴性艾滋病”引发的恐慌或许可以告一段落了。
对死亡与疾病的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所以当难以确诊的疾病袭来时,恐慌性情绪会得以最快速度、最大范围地传播。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有了更加方便快捷的途径。但是必须承认和警惕的是,与此同时,信息传播过程变得相对不可控,传播结果也具有了更多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卫生领域信息传播的负面优势完全可能让“疾病”变成“传染性疾病”。单从这件事不断发酵的过程中,就暴露了我国当前公共卫生领域信息搜集处理,以及有关部门传播回应技巧等方面的诸多短板。
首先是反应滞后,资料显示,从2009年起,内地以及香港便陆续有媒体发出报道,有人怀疑自己感染了某种“未知病毒”但一直未能查明病因,患者自称阴性艾滋病(简称“阴滋病”),表示可通过唾液与血液传播,其感染途径与艾滋病相似,会出现淋巴肿胀、皮下出血、舌苔生绒毛等症状。他们活跃于各大贴吧、QQ群、论坛,呼应者也越来越多。但是,直到两年之后的2011年年初,“阴性艾滋病”事件才算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4月5日,卫生部就阴性艾滋病一事发布简单消息,称“阴性艾滋病”只是恐艾症状,根本没有什么未知病毒,不必惊慌。显而易见的是,消息来得太晚了,而且如此简单的信息发布缺少消灭恐慌的作用力。
其次,通过细究详查,我们还可以发现,到底信“个人权威”还是“机构权威”让公众左右为难,两个离“学术权威”都尚有距离。在这件事情上,钟南山是“个人权威”,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在医学界的地位不容置疑,而卫生部作为国务院主管卫生工作的组织部门,经过多年努力,可以说也具有组织调度全国的卫生技术力量,防止和控制疫情、疫病的发生、蔓延的能力。所以,当两者同时出现的时候,哪个信息源传播的信息更权威,的确令人难以判定,万一出现信息冲突,这样就极有可能加重恐慌情绪。
此外,个体的隐性恐惧,还在于艾滋病患者群体的“孤单”。除了需要健全公共卫生信息收集和发布机制之外,还应借此机会将触角伸向那些真正的艾滋病患者,进一步化解他们的生存困境,铲除恐惧因素滋生的现实土壤。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讲,所谓“阴性艾滋病”患者的恐惧源自于真正艾滋病患者的现实遭遇。
钟南山院士指出“自述阴性艾滋病非单纯精神因素所致”,这也反证了精神因素的客观存在,当然包括生活环境对病人的影响,目前,我们却没有为艾滋病患者创造相对宽松的生存环境,谈“艾”色变的情况十分普遍,没有显著改观。有媒体曾披露,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的有关艾滋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等总共有300多部,但这些法规很多是计划经济思维下出台的,它们中的许多条文强调对艾滋病患者的严格管理,为艾滋病患者设置了种种不合理的义务,这些制度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这也是恐惧产生的重要推手。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