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3日 20:29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黄强 成都报道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日介绍,国务院最近正式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了成渝经济区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发展改革委表示,依据《规划》,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发展改革委指出,《规划》实施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统筹城乡改革,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着力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
成渝经济区包括重庆市的万州、涪陵、渝中等31个区县;四川省的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15个市。
成渝经济区包括:重庆市的万州、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万盛、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双桥、綦江、潼南、铜梁、大足、荣昌、璧山、梁平、丰都、垫江、忠县、开县、云阳、石柱31个区县,四川省的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15个市,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公里。
■链接
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辛文解读规划
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记者就成渝两地如何优势互补、合理布局、共同推进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建设等热点问题专访了著名经济学者、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辛文教授。
研究多年总算梦圆
“成渝两地走一体化发展的道路,是成渝两地多位学者专家的心愿。”成渝经济区规划发展上升至国家层面的战略,让辛文感慨万千。早在2005年前后,辛文与成渝两地多位学者专家就曾提出成渝一体化发展的构想,“那算得上成渝经济区的‘雏形’了。”
“成都能够在技术和金融服务上为重庆提供便利,而重庆可以在交通、轻型机械制造上为成都提供便捷。重庆便捷的水上交通,可以为成都平原产品的外运提供便利。”辛文补充道,随着成渝高速铁路的通车,成都和重庆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视为一座城市,“以后高铁普及了,完全可以住成都,在重庆工作。”
产业优势协商互补
“需求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协商才能最好地了解双方需求,将成渝两地的需求考虑周全。”辛文建议,成都和重庆两地政府可以通过协商,统一规划和布局,“集合双方优势,将现有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同时避免重复建设造成浪费。”
从当前情况看,成都的优势在于金融、商贸、电子工业、旅游产业,而重庆的优势在于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能源、物流。在辛文眼中,这是比较合理的搭配,很明显的优势互补,这完全可以进行协同发展。
成渝经济区构想路
2005年,成渝经济区被纳入了国家“十一五”前期规划,当时就有被视为能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相媲美的中国第四大城市集群,但因种种原因这一规划最终未能进入“十一五”规划。
2001年开始,四川和成都就提出携手打造“成渝经济走廊”;而后还签署了《关于加强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合作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以及交通、旅游、农业、公安、文化、广播电视等6个方面的具体协议(统称为“1+6”川渝合作协议)。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