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特高压电网建设提速遭质疑

2011年05月06日 19:43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刘杰 北京报道

  近日,国家电网宣布将斥巨资全面启动特高压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形成“三纵三横”的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以及11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预计耗费资金5000亿元。与此同时,质疑特高压电网建设的声音却一浪高过一浪。

  特高压建设加速

  特高压电网是一种在规定特高压条件下进行远距离电力传输的技术,这种传输效率高,耗能小。而在中国,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正负800千伏及以上的电压等级,特高压输电技术则是在此电压等级之下的远距离输电技术。

  由于现行的技术及经济成本问题,特高压电网建设在国际上尚无成功商业化运营的先例,美国、意大利等科技强国曾经做过大量实验,日本和俄罗斯甚至铺设了特高压线路进行运营测试,结果都没有成功实现商业化运营。在我国,1994年武汉高压研究所曾建成我国第一条百万伏级特高压输电研究线段。纵观国家社会,技术成熟度、运营经济性、保障电网安全是特高压电网建设实现快速发展的三大瓶颈。

  2004年12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会议提出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并于2005年1月25日正式启动特高压工程可行性研究。当年12月29日特高压输电技术被国务院正式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2009年,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和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工程全线架通,如果特高压试验线获得成功,国家电网公司将全面铺开其交流特高压输电计划,华北、华中、华东电网将联为一体。

  今年3月,国家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适应大规模跨区输电和新能源发电并网的要求,加快现代电网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完善区域主干电网,发展特高压等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先进输电技术。”这也使得国家电网在未来五年的电网投资计划大步跃进。

  相关专家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将投资2.55万亿元人民币用于电网建设。有报道称,在2.55万亿计划中,将有5000亿元用于特高压电网线路的投资,5000亿元用于配电网线路的投资,另外约1.55万亿元用于其他电压等级的电网线路投资。

  有业内人士宣称,国家电网在2020年前,在特高压电网输电方面的投入将超过6000亿元,远超过两年前的规划投资额度。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公司的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

  由于我国能源资源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而能源消费地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能源集聚地和消费地逆向分布的现实必然要求大规模、长距离跨区域输电,未来的发展都将有赖于建设特高压输电通道。能源输出地区对发展特高压的积极性很高。

  以电力输出大省山西为例,山西电网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投资677亿元,全面建成3条特高压通道和500千伏“三纵四横”主干网架。

  质疑特高压

  由于发展特高压的三大瓶颈尚未解决,国际上尚缺乏可供借鉴的经验,一些行业老专家对发展特高压始终持反对意见。

  有报道称,国内已经建成的658公里长的晋东南—荆门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输电能力远远达不到设计容量,现场试验时,仅1秒钟达到最高值280万千瓦,且平均都在100万~230万千瓦运行,这等于没有达到实验的目标。

  中国投资协会能源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望祥则直接指出,国家电网的特高压项目并未进行科学的论证——现有的500千伏的电网上面再搞一个1000千伏级的电网,既没有必要性,也不具备安全性和经济性。他们认为,交流特高压“三华电网”(华北、华中和华东)相连,不具安全性,存在电网事故扩大至全面崩溃的致命隐患。而交流特高压具有输送距离越长、输送能力越低的特点,不适合长距离直达送电。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俄罗斯、日本、美国都没有成功实现商业化运营,那中国首先必须明白别人为什么不想做,然后才能充分来说明我们为什么可以做。所以,中国发展特高压是有必要的,但是需要很谨慎进行。我们需要在技术和安全性上下大工夫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些业内专家也担心,一旦以现有不成熟、不稳定的特高压技术将区域电网联在一起,倘若某一环节发生故障,效应将会被放大蔓延,并极有可能演变成大范围内停电的灾难性后果。

  当年启动的三峡工程尽管争议犹存,但从决策程序来讲,三峡工程实施并无问题,各界的质疑之声没有被刻意排斥,建设方案也屡经修改,直至最后提交全国人大审议。而高铁建设在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一言堂”论证下,反对声音被打压,直到刘志军“落马”后,高铁建设的安全隐患才屡见报端。

  因此,在质疑不断的情况下,国家发展特高压需要加强科学论证和规划,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行。

  内外夹击 中国光伏企业生存谋变

  ■CUBN记者 周洪博 北京报道

  近日,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纷纷做出了削减光伏补贴或对大型系统设定年度补贴上限的决定。然而,对小规模光伏系统项目的要求则相对宽松。

  2010年,全球光伏市场安装量达到18.2GW,同比增幅139%。一直保持井喷态势的光伏市场,突遭遇了海外市场的寒流。

  内外夹击

  对光伏补贴进行缩减的欧洲国家不在少数。据了解,德国从今年7月开始将参考不同年装机量,下调比例在3%到12%之间;意大利政府将为光伏补贴设限,每年补贴60亿~70亿欧元,预计2011年补贴下降30%~40%,2012年下降20%左右;西班牙即将实施的补贴额下调政策中,计划将20KW以下的屋顶系统补贴率下调至0.29欧元,降幅为8%。

  “这将直接影响中国光伏企业的出口订单及海外市场投资力度。”太阳能专业人士薛怀东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生产型企业的利润将会被进一步压缩。

  事实上,国内官方对于光伏产业的政策也在趋于严格。此前的3月1日,工信部正式发布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根据规定,到2011年底前,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太阳能级多晶硅生产线则将被淘汰;在环境条件要求高的区域周边1000米内或重点生态功能区等敏感区域内,不得新建多晶硅项目,已投产运营的要逐步退出;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投资中最低资本金比例不得低于30%,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每期规模大于3000吨/年。

  投资国外中小型光伏项目

  在一些欧洲国家,大型光伏系统项目的发展受到了明显的限制,银行对大型项目的放贷已经收紧,导致欧洲各国的大型光伏项目被叫停。

  因此,中国光伏企业纷纷将触角伸向小型光伏系统项目。

  2011年初,尚德电力中标联合国8000万美元的小型光伏系统集成项目,成为其进入中小型光伏发电领域的敲门砖;英利正在开发高效电池和储能项目,特别是屋顶光伏系统的秘密武器,今后还会持续加大中小型项目市场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对此,尚德方面表示,相对空白的小型项目市场中蕴含着巨大商机。据统计,2010年Fire Energy公司在全球市场180兆瓦组件的销售业绩中,中小型项目市场需求占到近50%,预计今年销售量会在220兆瓦,其中中小型用户比重将会进一步上升到80%。

  “经历了火爆的增长过后,各国开始反思过去的补贴是否合理以及大型项目是否占用太多土地资源。相比之下,民用以及小型商用光伏系统,系统规模通常在20千瓦以内,投资小、总量小、形式更加灵活。”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企业人士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

  但中小型项目的投资能否在短期内摆脱政策打压呢?英利方面表示,中小型项目的启动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发展相对缓慢,不会出现像大型地面电站一样爆发式的增长,因此对市场而言短期利空,并将对国内光伏电池制造企业形成销量和盈利能力上的压力。

  国内企业转产光伏组件

  国外补贴缩减、国内审批趋严,受内外夹击的中国光伏企业却依然未能停止扩张的步伐。据了解,最近半年时间内,浙江光伏企业几乎实现了倍增。浙江太阳能行业协会日前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浙江省共有176家太阳能光伏企业,其中78家成立于2010年9月后。

  浙江的民营投资几乎涵盖了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但多以硅片、电池组件等中游产品的生产为主。在新增的78家企业中,上规模的光伏企业约在30家以内,其中有65%的投资切入了光伏组件环节。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沈宏文分析认为,处于产业链中游便于企业向上游或下游拓展,进可攻、退可守,其投资或将更加稳健和保险。

  “自《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颁布以来,光伏产业链上游的多晶硅项目投资成本大涨,且政策审批难度也加大。这导致生产多晶硅的利润十分稀薄,而中游组件的整体经营行情较好。”薛怀东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

  据了解,无锡尚德等规模大的企业,其电池组件的毛利率约在15%~20%之间,一些从事中游产品生产的中小企业也能将毛利率保持在10%左右。

  “然而,自欧洲降补政策实施以来,光伏组件价格波动很大,整体趋势是利润下滑的。”上述光伏企业人士如是说。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