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成都正迅速崛起为中国IT产业“第四极”

2011年05月06日 19:43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周微 黄强 成都报道

  随着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持续推进,成都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飞速迈进:英特尔在成都扩能,阿里巴巴、富士康等一大批世界级IT产业巨头密集落户成都,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成都高新区新闻发言人、发展策划局局长汤继强博士说,随着一批IT大项目的进入,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了一次精彩的“弯道超车”。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之后,成都正迅速崛起为中国IT产业“第四极”。

  贝瑞特的决心

  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英特尔宣布原定6月份的英特尔公司董事会主席克瑞格?贝瑞特访问成都计划不变。这对正在经历灾难冲击的成都IT产业不啻为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企业看到的是地震对成都市大部分地区没有实质性影响,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投资环境依然吸引着他们。位于高新西区的英特尔成都公司是成都市IT产业的一座标杆。

  2008年6月23日,贝瑞特来到成都。因为地震,他的造访充满温情。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抵达彭州龙门山镇九年制学校,与孩子们谈笑风生,并带来帮助灾区恢复重建的“英特尔i世界计划”——捐赠3500万元在八个受灾严重的县市援助建立200个计算机网络教室(简称电教室),其中成都地震灾区的龙门山镇九年制学校、同济镇中心学校、都江堰聚源镇中学是“英特尔i世界计划”的首批试点学校。

  贝瑞特那次蓉城之行还带来了投资好消息。他说:“英特尔本身就是建立在加州地震带上的,对地震并不陌生。成都工厂的生产一切正常,而且我们决定继续扩大在成都的产能与规模。”英特尔中国大区总经理杨叙旋即表示,英特尔对四川的投资不会停止。

  根据成都高新区提供的资料,以英特尔为代表的成都集成电路产业已在全国同类产业中形成新的一极,位列中西部第一位。成都高新区是国家7个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之一,英特尔、友尼森、美国芯源、德州仪器、中芯国际等多家企业落子于此,包括2条8英寸芯片生产线和5座封测厂,并吸引了莫仕、BOC、林德、梅塞尔、联华、空气化工等配套企业落户投产,形成了一个由100多家企业组成的涵盖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配套应用的完整集成电路产业链。

  成都的IT产业

  剑指“微笑曲线”的两端

  在此之前,成都在IT设计、软件、服务外包、数字媒体等领域处于西部领先地位。但是,笔记本、台式机、平板电脑等IT制造业尚处于空白。2010年,地处西部的成都上演了一幕幕IT制造巨头密集落户成都的大戏——

  2010年9月16日,美国戴尔公司宣布在成都设立集制造、研发、销售于一体的戴尔旗舰基地;9月26日,世界最大电脑代工企业台湾仁宝集团与成都市政府签约,在蓉投建四川-仁宝制造基地;10月15日,集成电路微芯片“鼻祖”美国德州仪器进入中国25年来的首个制造工厂在成都高新西区开业;同日,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美国达尔科技与成都高新区签署投资合作协议;10月22日,富士康在成都首个生产项目——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在高新西区开工投产,主要生产iPad便携式电脑……

  这些巨头进入成都还与当下全球产业格局的变化密不可分。金融危机之后,世界上的大企业谋求向运营成本更低、人才资源密集的地方转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位于中国西部的成都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到他们进入。汤继强在分析这种现象时,将其称为“成都IT产业内外因相结合、软硬件条件兼具的逻辑必然”。

  他说,从历史渊源看,国家多个电子科研院所在成都布点,电子科大等高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信息技术人才,这里很早就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桥头堡”。因此,成都拥有天然的“IT基因”。

  从产业背景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催生了“IT西进”热潮。成都具备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人才储备、政务服务、自然环境等,自然成为众多IT企业落户的首选地。

  从产业选择思考,成都对自身在全球产业体系中的定位做了精准研判。由于地处内陆,在传统物流上不具备优势,我们就扬长避短,选择发展基于现代(航空)物流要求的IT产业。

  N个机遇汇合,愿望与努力并行,促使成都实现了IT产业的“反梯度”转移。

  巨头扎堆综合保税区目前进入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范围内的企业包括英特尔、富士康、戴尔、德州仪器等20多家,投资总额22.3亿美元,区内从业人员近5万人。预计到2015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将形成5000亿元产值的IT产业集群。

  阿里巴巴、富士康与成都的故事

  IT产业形态多种多样,包括软件研发、IT服务、硬件制造等等。在灾后重建的这三年里,阿里巴巴和富士康进入成都的故事,可以看作IT产业形态中富有代表性的两个案例——前者代表成都在高端电子商务领域的成就,后者反映成都在高端电子产品制造领域的实力。

  阿里巴巴西部基地是成都灾后重建关键时期引入的具有标志意义的项目。2009年6月29日,阿里巴巴与成都市签约西部基地项目。该项目投资一亿美元。在签约仪式上,马云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阿里巴巴只用了三个月就决定将西部基地放在成都,“是春城书记的信心感染了我”。

  马云说这番话的背后,是成都为引入这家电子商务巨头所做的巨大努力。当年,成都市确定把电子商务的发展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引入电子商务行业的老大——阿里巴巴的投资,就成为了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

  2009年3月31日,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率队前往杭州拜访马云,双方很容易就找到了共同的需求。按马云的话说,是李春城的远见、胸怀,以及他对成都的热爱和对西部的信心,彻底感染了自己。他还表示,成都高新区是中国最好的、效率最高的高新区之一。

  2003年8月,英特尔在成都投建封测厂,让成都十分兴奋。随即,成都市把眼光盯住了远在深圳的富士康。成都认为,富士康集团整合上下游的能力非常强,如果富士康投资,对当地产业的出口带动,还有产值的增加、就业增加,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高新区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成都除集成电路产业在全国同类产业中形成新的一极外,光电显示产业也从无到有,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光电显示产业新的一极;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方面,则已经发展成为成都最具竞争力和代表性的产业。

  不论是软件研发、服务外包,还是IC设计、硬件制造,如今成都在IT产业领域花开朵朵,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条。根据高新区预测,2015年后他们有望成为“3000亿元园区”;2020年之后,成都将有底气与中国IT产业的前三极媲美。

  河南汝州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465万元

  ■CUBN记者 赵伟立 通讯员 田朝辉 杨增涛 河南报道

  近日,记者从河南汝州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获悉,今年以来,汝州市围绕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工作,采取“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稳步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

  据悉,2011年以来,汝州市以重点示范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百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着力点,力争使重点示范村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截至目前,全市百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除临汝镇小山沟村、杨楼镇李庄村、尚庄乡大刘庄村、庙下乡春店村外,其它各乡镇已完成招、投标手续,工程正在紧张施工;电气化乡镇和电气化村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按要求完成了庙下、王寨、骑岭3个乡和煤山、风穴、钟楼、洗耳河、汝南5个办事处的电气化建设任务。完成了小屯镇李湾村、蟒川镇任村、罗圈村、风穴办事处肖庄村等4个电气化村的建设任务。

  目前正在积极协调,邀请省、市发改委进行验收;对新农村建设资金实行县级报帐制管理,加强监管,堵塞漏洞,目前我市已安排中心村基础设施配套资金465万元,落实农户建房现金补贴。

  按照规定,去年规划建房农户可以享受5000元的现金补贴,目前相关手续正在办理中,争取尽快将补贴落实到农户手中。

  江城餐饮业 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亮相

  ■CUBN记者 刘末 湖北报道

  近日,《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正式亮相江城,明确规定餐饮行业最低工资标准为武汉市最低工资标准的130%,按照合同规定,中心城区餐饮业从业人员最低工资为1196元/月,远城区最低为996元/月。这份集体合同,将不但为武汉市近50万餐饮行业从业者带来实惠和保障,同时也是江城建立全市性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一项创新举措。

  覆盖从业人员最多的一份

  工资专项集体合同

  由于从业门槛低、职工流动性强,餐饮行业职工工资收入随意性大,劳动时间长、劳动保障难落实等问题一直较为突出。武汉“九省通衢”,餐饮业较为发达,目前共有近4万家餐饮企业,近50万名从业者,年产值达500多亿元。由于餐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低、求职成本低,因此成为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第一站,也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风向标。然而,该市餐饮企业中,只有15%左右有比较规范的管理,八成以上业主只管大厨和服务总监等少数职工。由于采取的是包干管理办法,职工权利缺乏有力保障,工资收入的随意性大。

  职工方代表、武汉市商贸金融烟草工会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周国华介绍,工会在走访时发现,餐饮业工资低开的情况比比皆是,不仅一些小餐馆工资低,就连少数世界知名餐饮企业,其工资还不及此次公布标准的60%。解决武汉餐饮行业职工的工资分配问题,也就解决了武汉五分之一左右从业人员的收入公平问题。

  基于这种考虑,武汉市总工会从2009年起,开始进行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可行性研究。今年3月,武汉市商贸金融烟草公会联合会代表职工方,与代表企业方的武汉餐饮业协会发出工资协商要约。18名协商代表经过近两个月的协商,拟定了《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近日,武汉市商贸烟草公会联合会与武汉餐饮业协会正式签订该合同,为武汉餐饮行业从业者提供了依据。

  在这份合同中,对餐饮行业从业者的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支付办法、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增长机制、加班工资、医疗待遇、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女职工保护、职工保险、职工福利等作出具体规定。

  集体协商机制

  首次应用于规范餐饮业工资标准

  根据该合同规定,餐饮行业最低工资标准为武汉市最低工资标准的130%,且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条件下的津贴。工作地点在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武汉开发区、东湖开发区、东湖风景区的,最低工资标准为1196元/月,在远城区工作的,最低工资标准为996元/月。企业要按照相关规定,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不得用员工应得的津贴和法定福利充抵工资,职工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40小时,加班每月不超过36小时。企业因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且保证职工每周至少休息1天。

  同时,该合同还对厨师长、中式/西式烹饪人员、中式/西式面点人员、营养配餐员、餐厅服务员、餐具清洗员、前厅服务员、迎宾员等10类岗位划分为10个档次,10个档次的最低工资都给出了具体标准。该合同还规定,餐饮企业要根据本单位经济效益,建立工资正常增长和调整机制,使职工工资随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正常增长,今年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不低于9%。

  在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外,该合同还提出,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间,当月实发工资在扣除社保后,不得低于合同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80%。试用期职工工资不得低于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据武汉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将成为该市推进工资协商制度的“模板”。下一步,在《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报送至劳动部门审查生效后,全市餐饮企业应清理企业已签的劳动合同,落实行业集体合同约定。

  新机制能否彻底改变

  餐饮业用人现状?

  武汉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出台,为餐饮业劳资双方的利益都提供了保障和依据,标志着武汉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全市性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为在全国推动工资集体协商提供了经验。今后,企业在付给员工工资时有了标准,再不能单方面由企业说了算;员工也不能拿跳槽威胁企业涨薪。

  随着80后、90后逐渐进入社会,这个群体中的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一般都不愿意选择这种餐饮服务类的工作,导致酒店餐饮业用人紧缺。每逢岁末年初,江城4万餐企普遍遭遇用工荒,官方公布的平均用工缺口达5%。为了招工,纷纷以高薪向同行“挖墙脚”,一些服务人员也借机向企业提出涨薪要求。此次双方签订集体合同充分尊重和协同了劳资双方的意愿,保障了双方的利益。

  武汉一家餐饮酒店负责人表示,遵守集体合同的相关规定,既能擦亮企业品牌,又能提高企业家形象,最重要的是,对缓解用工荒也有积极作用,因此企业方虽然成本提高了,但是也从中有所收获。因此,虽然给职工涨薪会给企业增加成本,但是经过多方面考虑,企业还是接受了这项集体协议。该负责人说,集体合同上规定,企业在按照规定保障职工各项利益的同时,如果职工违反了企业的有关制度,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这种约束是相互的。

  武汉市用一份餐饮行业专项集体合同探索出新路,不失为一个大胆的创新,也让工资集体协商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据了解,武汉市的这一做法在国内尚属首例。新的机制或将为江城餐饮业用工荒起到很好的稳定和缓解作用。

  河南汝州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

  ■CUBN记者 赵伟立 通讯员 田朝辉 杨增涛 河南报道

  “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在充分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我代表全体员工向公司提出,今年职工工资在去年人均月收入1300元的基础上人均涨幅15%~20%。”这是河南巨龙淀粉实业有限公司举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谈判会议,职工代表叶小燕提出职工方的要求。

  据汝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总工会主席王沧海介绍,按照上级工会的部署,今年3月份为工资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月”,汝州市总工会于2月25日举行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月”活动仪式,并利用新闻媒体和手机短信,向社会和各企业及20个重点企业的负责人、工会主席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工作氛围,提高他们支持、参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制订下发了《汝州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月”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三个督导小组深入到乡镇、街道、系统及20各重点企业进行督导,随时掌握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进展情况,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深入开展。

  与此同时,他们一方面以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合资私营企业以及商贸、餐饮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为主要对象,采取推进整合和加强服务等举措,攻坚克难,促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和规范。

  另一方面,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所有制、不同经营状况、不同经济效益的企业特点,因企制宜地确定要约和协商内容,可以一项,也可以多项,涨幅可以小,也可以大,解决职工迫切需要解决而企业又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确保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取得实效。

  据了解,汝州市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集中要约行动月”活动以来,该市共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合同29份,其中签订区域性工资集体协议20份,覆盖企业526家,覆盖职工77557人;行业性工资集体协议签订9份,覆盖企业220家,覆盖职工49081人;已签订工资集体协议的企业职工工资由去年5%~10%的涨幅提升到10%~15%。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