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6日 16:49 来源:南方周末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4月,我国汽车产销整体表现低迷:环比降幅超过15%,同比年内首次下降。汽车产销出现自2009年2月以来27个月的首次负增长。1-4月,汽车累计产销643.11万辆和653.39万辆,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回落2.39个百分点和2.13个百分点。
在5月10日召开的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月度信息发布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极有可能达不到10%~15%的增长速度,甚至会低于GDP增长。汽车工业从而无法拉动GDP增长、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的目标。
行业企业经济效益增幅回落
据中汽协对全国汽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0784家口径统计,1-2月,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162.87亿元,同比增长21.61%;完成利润总额为582.36亿元,同比增长15.84%,增速低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5.77个百分点。
对重点企业17家口径统计显示,1-3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801.50亿元,同比增长14.89%,增幅比1-2月回落2.28个百分点;完成利润总额530.22亿元,同比增长8.66%,增幅比1-2月回落7.83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同期营业收入增速 6.23个百分点。
从已经披露的情况来看,国内上市车企一季度大面积亏损,四家公司中三家净利下滑,其中长安汽车的收入、净利同时下降,一汽夏利更是净利大幅减少75%,一汽轿车也是净利下滑44.16%,只有海马股份收入和净利同时上涨。
媒体称汽车产业产能过剩
早前央视报道称,我国汽车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倾向。到十二五末,我国汽车总产能将超过4000万辆,而去年我国的汽车销量为1800万辆,这就意味着:今后几年销量必须保持每年20%左右的增长,否则产能过剩将是不可避免的结局。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名誉会长徐秉金说,“盲目扩大这个产能,不考虑市场真正的实际需求话,像我们过去有生产出的汽车都卖不出去,还得动员大家去买。”
专家指出,排名前10位的大企业集团,市场占有率超过80%,这些企业的产能并不过剩。而不少中小企业一年销售不过几万台车,产能却能做到10万辆甚至是20万辆。其中不排除许多大企业开始在全国跑马圈地,这一现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尤其突出。截至2010年底,虽然有54家车企的190个节能与新能源车型列入了国家推荐目录,但在2010年,以上车型的产量仅仅为7181辆,销量更是寥寥无几。
发改委指出,目前多数车企产能都比较宽松或者存在过剩,目前已经在收紧新增产能的投资了。
中汽协驳斥产能过剩说
部分地方政府投资过热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在上述月度信息发布会上表示,“大家对产能问题的担心实际上是对投资过热的担心,但是投资问题与产能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董扬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当前的问题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不足。以2010年为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年初的统计,全行业的生产能力是1720万辆,但最后产销量均超过1820万辆。
他指出,过去十年,汽车产销平均年增长率是24%,即每五年市场增加2倍,而车企集团“十二五”期间的规划是仅增加一倍,这是一个“冷静的估计”。中汽协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应该是以10%-15%的速度增长,大车企的规划并没有超出这个速度。
那么,是谁投资过热?董扬指出,投资过热的不是大车企集团,而是部分地方政府,“没有汽车的要干汽车,有汽车的要提高几倍,没有钱垫钱也干。”他引用了某汽车集团老总的建议称,汽车税收应该放在消费端而不是生产端,是地方政府税收方式不合理造成了投资过热。
对此,董扬提出,“如果修改税收制度,把税收调整到消费端,地方政府就会将注意力从吸引投资建项目转移到扩大市场和消费上,这样就能‘一副药治两个病’,解决投资过热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上一页1下一页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