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6日 20:34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促进口政策主要体现在促进进口的便利化,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品、节能环保产品、居民消费品以及农产品的进口方面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范若虹
5月5日,在第109届广交会闭幕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文仲亮透露,几部委正在研究制定的促进进口相关政策有望七月份前出台。
商务部外贸司主办的全国进口工作会议本来定于3月底召开,后来一再被推迟。据相关人士透露,这一会议将面向全国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传达上述促进进口相关政策。
“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已经确定为外贸发展的“十二五”总体规划,中国外贸政策正在发生实质性转变,逐步放弃“奖出限进”思路,更加鼓励并侧重于进口。
“减顺差”新考量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扩大进口是一项既定的政策目标,目的在于保障宏观经济的总体平衡,特别是贸易进出口的平衡,输入性通胀并不会影响扩大进口的政策。
姚坚还透露,促进口政策主要体现在促进进口的便利化,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品、节能环保产品、居民消费品以及农产品的进口方面。
“减顺差”进而减少外贸摩擦,是政府扩大进口的重要原因。
顺差的压力首次来自于2007年,当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7.7%,居世界第一位。外贸顺差的过快增长,加剧了中国与欧盟、美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
2007年,中国曾冀望通过“压出口”的方式来减少贸易顺差,降低了很多行业的出口退税率,但这一政策令众多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不堪重负。
“压出口”的另一项政策意图是希冀调整和优化贸易结构,促进转型升级。但由于中国的出口部门涉及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使得结构转型升级一直进展缓慢,政策也投鼠忌器,尤其是金融危机期间,出现的企业倒闭和关停造成的失业让“压出口”政策更加谨慎。
“压出口”政策是中国宏调何以总是进退踌躇的鲜活样本,也是理解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其宏观政策制定者在进行决策时为何强调全局意识的案例。
进口原则之辩
下调关税成为扩进口一个重要手段。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2010年中国对所有最不发达国家进口到中国的产品减少了47%的关税,未来三年时间,中国将单方面对这些国家出口到中国的95%的产品采取零关税。目前中国整体进口关税水平为9.8%。
从今年年初起,针对棉花、棕榈油,食糖、玉米、大豆、油脂等农产品进口关税将下调的传闻一直不断。一位接近商务部的人士对记者表示,棉花的进口关税在配额内为1%,本来就不高,因此下调非常有可能,这样可以减少国内纺织服装企业的成本。
也有人表示了担忧。中国当前农产品平均关税是15.2%,是发展中国家中最低的,进一步降低关税可能对中国农业造成较大损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宋泓则认为,中国进口关税结构很不合理,中国的弱势产业,比如大豆,进口关税很低,所以大量进口,关税没有对大豆产业起到保护作用;相反,中国的机械设备及运输设备,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中国的优势产业,其进口税率高达39%。
“关税似乎在保护我们的优势产业,而不是弱势产业。”宋泓说。
宋泓研究发现,中国以往的进口政策有三个原则——进口能否保障国内产业的原材料供应;是否冲击国内产业;能否促进技术进步。这三个原则并不考虑是否实现了国际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促进消费者的福利水平的提高。
因之,在面对资源性制成品,农畜产品和纸类产品进口时,进口政策比较谨慎。政策希望可以保障大宗原材料和高技术产品的进口,而这两类产品的进口,却时时受到国外价格和政策的限制。
他建议未来进口政策的制定应从生产导向型向更加中性的自由贸易型转变,从国民福利角度扩大进口,这才是进口政策制定尤其需要关照的导向。
插排:
未来进口政策的制定应从生产导向型向更加中性的自由贸易型转变,从国民福利角度扩大进口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