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基金公司忙换帅 业绩差成导火索

2011年05月18日 12:24 来源:上海商报

  商报记者 姚晓丹

  基金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等高管密集变更成为今年基金业人员变动的新风向。特别是在3、4月份基金业年终奖发放完毕后,经统计,仅5月以来的半个月里,陆续有6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或董事长发生变更。

  基金公司今年流行换帅

  “五一”过后,仅5月4日一天就有国海富兰克林、光大保德信、申万菱信等3家基金公司公告变更高管,金哲非、毛剑鸣、袁宏隆等3位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级别的重量级人物同时离任。

  紧接着,5月14日嘉实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王忠民因任期届满并退休,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并同意公司董事、总经理赵学军代行公司董事长一务,时间自董事会决定之日起不超过90天。

  同日,长盛基金公告称,周兵新任公司总经理,周兵2004年10月加入长盛基金公司,任公司副总经理。

  中海基金本周一发布公告称,自5月16日起新任陈浩鸣为公司董事长。

  实际上,除了上述6家基金公司5月份密集公告换帅外,今年以来还有东方、景顺长城、华富、天治、银河、金元比联、交银、万家、中邮、兴业全球、民生加银、国联安、华泰柏瑞、银华、中欧、天弘、上投摩根、益民等20多家公司发生了高管变动,高管变动人次已达40余例。

  另据Wind统计,今年以来基金经理发生变动达到了60次。不难看出,基金公司高管的频繁变动正逐渐成为基金业人员变动的重头戏。

  离任原因多为业绩影响

  基金公司频繁换帅的原因往往是多重的,且不易被外人所知。具体看,大致包括业绩不佳、股权变动、基金公司内耗严重、个人寻求发展以及同行挖角等,其中业绩不佳占比会更多些。

  据Wind统计,近3年公募基金行业资产规模持续缩水,由2007年高峰时的3万亿元降至今年一季度的2.4万亿元。从一季报数据看,61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累计亏损359亿元,规模缩水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基金业高管大面积人事变更的导火索。

  而且从发生换帅的公司特征看,中小基金公司绝对是“主角”。例如,益民、天治、民生加银、金元比联、万家、国海富兰克林、申万菱信等。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述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分别为61亿元、40亿元、31亿元、10亿元、133亿元、169亿元和125亿元。资产规模在上一任高管任期间并无明显增长,并且多数都有缩水的表现。

  此外,陈礼华曾掌管的长盛基金,虽属于首批成立的“老十家”公司,但其资产规模与同期成立的华夏、嘉实、南方相去甚远,截至一季度仅为388亿元。

  沪上某基金公司内部人士感慨称,“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基金业内,从高管到基金经理的压力都很大。对基金公司而言,最实际的就是资产规模,因为其代表着利润。规模增长是股东对管理层考核的最重要指标。若一家基金公司的管理层没有将规模做上去,或者出现下滑,那么管理层中的核心成员总经理将面临被‘下课’,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