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扶持自主品牌又有新思路

2011年05月18日 19:21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汽车零部件外资股比设限

  本报记者 刘红霞报道

  近日,国家发改委出具了一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外资(持股)比例不超过50%。 ”这也是中国主管部门首次明确规定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合资企业的股比。

  此前,股比限制仅对于整车合资企业而言,规定外方持股不能超过50%,而对于外资进入零部件生产、销售方面,政策上却没有过多的限制,尤其是合资没有股比限制,并且允许外商独资。

  在不久前闭幕的上海车展上,包括博世、江森自控、大陆集团、德尔福、伟世通等在内的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争先恐后地展出其最先进的新能源车零部件技术。面对新能源汽车这块巨大的蛋糕,已经招来了众多跨国的“抢食者”。

  “发改委此次提出零部件股比限制,主要为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厂商留下市场空间和技术成长空间,避免因国外厂商的大举进入而失去机会。”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果完全放开国内市场,则国外公司的长驱直入将会导致另一个“市场换技术”版本的失败,在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上国内企业将会丧失话语权。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员铁志海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入世贸后,我国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大部分被外资控股所把持,虽然为该产业的升级换代和管理经验带来优势,但是另一方面却大大限制了本土企业的创造力,使得我国在汽车零部件特别是高端产品严重缺失。”

  在核心技术方面,外资对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垄断的确非常突出,据国家信息中心出具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调查研究》显示,电控系统国内产量前四名的企业为联合电子、电装、西门子VDO和德尔福万源,均有外资背景,其产量占国内电控系统总产量的80%。

  如今,新能源零部件上新设股比限制,将给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一次重大转变。“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厂商和整车制造商的市场机遇将会大幅提升,对于促进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铁志海说。

  “新政策同样存在着弊端。”李恒宇指出,绕过市场竞争,采用行政门槛的限制,对于保护民族产业的作用能有多大值得商榷。“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思路已被证明是失败的,新政策能否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进步依然是一个未知数。另外,新政策的限制措施可能导致外资企业对向中国市场引入新技术产生顾虑,从而选择其他国家生产零部件。

  在崇尚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对中外合资企业的股比进行设限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同时,有业内人士认为,单纯依靠政府的保护和扶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

  对此,铁志海认为,国内本土企业应当充分利用新政策带来的机遇。一方面注重自身的研发,减少对于外资的依赖性,掌握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对于国外技术真正做到消化吸收、为我所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