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5日 17:21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刘红霞报道
5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4月份及1~4月中国汽车工业产销数字显示,国内汽车产销出现自2009年2月以来27个月的首次负增长,这也是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汽车工业恢复增长后的首次负增长。
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为153.53万辆和155.20万辆,与3月相比,分别下降15.98%和15.12%;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85%和0.25%。其中乘用车表现略好于商用车,商用车降幅相当明显。数据显示,乘用车销量为114.23万辆,环比下降15.23%,同比增长2.79%。商用车销量为40.97万辆,环比下降14.81%,同比下降7.84%。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称,全球汽车月销量同比下滑的市场,除了日本就是中国。
“汽车市场出现全面下挫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国内汽车需求总量增速减慢。”中投顾问交通行业研究员蔡建明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效果逐渐显现,部分一线城市推出汽车限购政策,同时油价持续上升、经济通胀严重也造成国内汽车产销低迷。
除了销量疲弱, 规模以上车企的经营效益也出现罕见下滑。据17家重点企业统计,1至3月,车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801.50亿元,同比增长14.89%,增幅比1至2月回落2.28个百分点;完成利润总额530.22亿元,同比增长8.66%,增幅比1至2月回落7.83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同期营业收入增速6.23个百分点。
董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汽车行业历来是销售额增长幅度高于产量增长的幅度,利润增长幅度高于销售额增长幅度,但是今年1~4月份,利润增速明显低于销售额的增速,说明企业效益在下降。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员铁志海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库存量、价格战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均是造成规模以上车企效益下滑的原因。但除了这些宏观因素,国内还缺少中高端品牌,即使拥有部分中端车,竞争力也不强,10万元以内的车型市场占有率相对较高。”
“产销、利润”双降,让汽车企业着实“很受伤”。当问及汽车企业何时走出低谷时,董扬称,年底或许是最坏的日子。眼前,如何应对低谷成为众车企的“头等大事”。
对此,蔡建明建议:“汽车企业应当从自身出发,不仅要减少由于车市下挫带来的损失,还需要借助产业升级加快的步伐,提升汽车行业盈利能力。”首先,汽车企业应对市场做出合理判断,避免出现产能过剩造成天量库存,从而导致汽车企业发展出现困局;其次,汽车企业应当借助当前国家对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的建议,通过合理兼并重组,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布局、生产效率以及汽车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
“车企还要注重完善产业链,从零部件到销售网络,向顶级品牌看齐。”铁志海补充道,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确实存在产能相对过剩,国家出台的政策应偏向于产业结构调整,扶持一些有实力、发展前景好的企业。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