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公共物品岂能落入私人腰包

2011年05月19日 07:24 来源:时代周报

  本期主持人 李洋

  社会和谐的关键性前提是公平与正义。这个命题对于公权力机关和垄断部门尤为重要,因为事关全民福祉能否有效增进。但现实并不尽如人意,隐没于各个领域的灰色利益集团反噬,很容易让公平正义,尤其是公共物品的足量供给与公平分配这一美好愿望落空。

  央行再加息 各有各办法

  财政部11日公布了4月公共财政收支情况,全国财政收入超过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2%。(5月12日《中国证券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统计局发布的一组数据: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1.5%。(5月11日财经网)对此,发改委官员徐连仲发表评论称,通货膨胀率超过5%是政府和居民都难以忍受的。(5月13日《中国证券报》)与此同时,官方继续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央行决定从5月18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次上调后,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到达了21%的高位。对于这一决定,北京已有多家银行表示,如果还款能力不足就贷不了7成的款,不排除首付5成可能。(5月13日《法制晚报》)而一些食品巨头应对的法宝则是屡试不爽的变相涨价,继上月康师傅等品牌产品悄然“瘦身”之后,饮料界两大巨头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证实,已在全国或部分地区上市500ml的产品替代此前600ml的包装。(5月13日《南方都市报》)

  一边是高通胀形势依旧,一边则是油荒电荒交织出现。一季度中石油净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13.9%,中石化净赚205亿元同比增长24.49%。两大石化巨头平均日赚2亿,但据报道其炼油业务却在亏损,中石油一季度炼油亏损61.42亿元,中石化亏损5.76亿元。两大集团已向监管部门建议要求减免成品油消费税。(5月12日中广网)另一方面,有媒体称随着国资委对央企领导人经济增加值考核的加剧,全国五大发电集团内部已开始严格控制电厂购买市场煤的行为,这可能进一步导致了电荒的蔓延。(5月13日《经济观察报》)

  保障房迷局 路桥费拦路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仅2011年一年便要完成1000万套的建设目标。然而,据媒体报道,河南、湖北、河北等一些地方政府竟将之前在建的教师宿舍、企业员工宿舍等也纳入保障房进行统计,以充实保障房建设任务指标。(5月13日《中国青年报》)而现实中并不那么充沛的保障房房源,还有很大一部分流向了一些特殊群体,例如深圳住建局日前再次查出的301户涉嫌骗购保障房的人中,便不乏百万身家的“富豪”在内。 (5月13日《新京报》)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央企打着保障房旗号搞自建房,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据了解有60%左右的央企国企都有自建保障住房的计划,几乎所有的央企国企近几年都曾集资建房。(5月13日财新网)

  其他公共服务行业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据央视曝光,全国每年的公路罚款可能高达4000亿元,其中乱象频生,有运管站长称罚款与财政四六分成,还存在交警只罚款不开票可以打折的违法现象。路桥业暴利远超石油、证券、房地产、金融等行业。(5月11日《新京报》)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博物院的故宫,也被爆出其中的建福宫被改成国际富豪私人会所的传闻。(5月15日《新京报》)对公众而言,这样的传闻恐怕要比前一段时间故宫“丢物”(展品失窃)又“丢人”(感谢锦旗出现错别字)更让人难以释怀。

  让领导先飞 让夫人先富

  本周一条“让领导先飞”的新闻引发热议,在5月8日的宁波机场,海航一航班受空中管制未能准时起飞,但排在后面飞同一航线的另一航班却因一位“重量级领导”登机,“插队”起飞。机场方面的解释是,按照民航规定,副部级以上领导可以先飞!(5月16日人民网)不独如此,领导的夫人也可以先暴富起来,无锡市总工会干部学校职工安月芬3年来连续斩获江苏两家上市公司原始股,累计549万元投资暴赚10倍升值为6384万元。(5月15日《重庆晚报》)这一切却缘于她的丈夫:建设银行江阴支行前行长。可见,这位“最牛行长夫人”的暴富神话,暴露的是中国股市屡遭曝光的内幕交易黑洞。

  这种担忧并非来自孤案。据《财经》杂志报道,今年4月底,原银河证券总裁、“两进两出”证监会的肖时庆被河南省高级法院判处死缓,其被控的两条罪状就是受贿罪和内幕交易罪。法院认定,肖受贿约1546万元,内幕交易获利高达1亿元—必须说明的是,这一数字已经刷新了证券业内幕交易的获利最高纪录,牵涉到六家上市公司。(5月11日财经网)这几年来,随着包括证监会原副主席、国开行副行长王益在内的“涌金系”精英连续落马,人们有理由担心,一旦缺少道德自觉和监督防火墙,这样的“两栖人才”往往是行政及资本监管体系的最大漏洞。

  拆迁难停歇

  这一周几乎同时发生的几起“强拆”,更是将长久以来“高烧不退”的强拆话题推向沸点。13日,中国最大的经济型酒店如家北京六里桥店内近百旅客被全部撵出,酒店当天即被拆除,14日夷为平地;(5月15日《新京报》)14日,四获世界冠军、三破世界纪录的退役蹼泳冠军陈斌与未婚妻、现役蹼泳世界冠军朱宝珍手举维权牌子站在被拆除的婚房别墅废墟上,质疑相关部门“选择性”执法的帖子在网上疯传;(5月15《南方日报》)15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茅台镇上的强迁之痛》,曝光茅台镇百家合法商铺突然接到通知要求2天内搬迁,商户们的经济损失却无人过问。

  众多同类事件同一时间涌现,已经说明问题的根源在于深层的制度安排,并非巧合的偶然现象。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时代周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