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6日 01:48 来源:通信信息报
■本报实习记者 林锋亮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陆家嘴论坛发言时表示“我们离推出国际板越来越近了”。受此消息影响沪深股市5月23日全天呈现低开低走,大幅下挫局势。当日收盘沪指报2774.57点,跌83.89点,跌幅2.93%,成交1126亿元;深成指报11742.19点,跌418.84点,跌幅3.44%,成交745亿元。
A股为何惧怕“金融创新”?
从历史角度来看07年中国大牛市的终结就是以中国石油这样的超级大盘股的上市为标志,其上市造成了资本市场的资金面匮乏,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热情。
能左右股市不只是中国石油这样的超级大盘股。在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正式交易前,每一个股指期货的消息几乎都深刻地影响着资本市场。中国市场对于消息的敏感程度由此可见,那么一整个交易板块的推出,其消息的重磅程度无疑已经超过中石油上市和股指期货的交易,而国际板作为自创业板之后一个新的“金融创新”,从近期低迷的股市,投资者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
投资者为何如此惧怕“金融创新”?人民日报文章《以制度创新打造投资市场》中指出A股市场在制度上存在明显“重融资、轻投资”的倾向。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近年来,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融资额等都连上台阶,在“量”的扩张上速度惊人。但在“质”的改进方面,虽然也有进步,步伐却显得相对缓慢。强调股市的融资功能无可厚非,不断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也是一个趋势,但在融资和回报之间,应寻求一个平衡。尤其是经过短短20多年发展,在A股规模已居全球前列的今天,有必要转变发展思路,将投资者利益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以创业板为例,创业板推出前主打的就是高增长性企业,开始的时候也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眷顾。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众多投资者能够分享高成长所带来的效益,但创业板上市前的高估值完全透支了其股票的成长性,给众多投资者当头一棒。近一段时间创业板更是爆出如汉王科技10年业绩大增,而11年1季报业绩便大跌,该公司高管精确减持等消息。这些无疑给投资者心中蒙上一层阴影。
所以在众多投资者眼中“金融创新”并没从投资者权益出发,而是更多的偏向于企业圈钱。每一次创新几乎都有无数投资者深套其中。如今又要推出国际板,难免会引起众多投资者的恐慌。
A股好转期待政策暖意
股票的高价发行严重透支股票的成长性和打击股民的投资热情,现在上市便破发的股票随处可见,还有更多的新股上市跟进破发的大军。制度的天平不应该也不能再偏向于上市公司。市场需要的是合理的发行价格,给予投资者更多的权力。
另对于 “金融创新”应充分参考投资者的建议,如果每一个“金融创新”带给市场的只有伤痕,那么就必须给投资者以话语权,”。根据当前市场情况要做的并不是“抽血”,而是“输血”养生。截至5月17日,包括IPO、增发以及配股在内,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从A股市场 “抽血”的金额已高达3380.35亿元。其中,IPO募集资金达1329.414亿元,增发募集资金1824.649亿元,配股融资226.2845亿元。在如此背景之下,国际板推出,加上结算还是以人民币为主,对市场的抽血作用将更为强烈。所以当前股市迫切需要的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金融创新。在经济基本面极度负责,市场信心脆弱的情况下,A股需要政策面的“暖意”。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