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6日 04:03 来源:商务部网站
随着中阿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量均会继续保持增长,双方应进一步挖掘彼此对不同产品的需求,为自身优势产品进入对方市场提供便利,而不是设置障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中阿贸易前景也将日益广阔。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5月12日开始访问阿根廷。此次出访,中阿双方拟就如何加强两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巩固和扩大经贸合作规模进行讨论。阿方希望促成中阿两国企业界签署行业协议,避免贸易争端升级。
阿根廷是中国在拉美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随着中阿经贸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近年来双方经贸摩擦也呈现升温之势。未来中阿应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减少摩擦,实现优势互补和错位竞争?
受访专家认为,中阿经贸合作有着很大的拓展空间。两国应加强沟通,探讨企业间共同生产、辐射周边市场的合作模式,发挥各自优势,变竞争为合作,切实减少贸易摩擦。
加强投资变竞争为合作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就大量进口阿根廷的小麦、玉米、高粱、皮革、钢材等产品。由此可见,中国和阿根廷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贸易往来水平。
近年来,中阿双边关系发展迅速,已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高层交往比较频繁。目前,阿根廷是中国在拉美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已成为阿根廷第二大出口市场。2010年,中阿双边贸易额达到129.18亿美元,同比增长65.6%。其中,中方出口61.16亿美元,同比增长75.6%;进口68.02亿美元,同比增长57.5%。阿根廷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中阿双边贸易额为25.25亿美元,同比增长32.5%。
然而,在中阿经贸整体向好的主旋律下,近年来阿对华出口产品施用的贸易保护措施却不断增多。阿通过反倾销、保障措施等手段对华轮胎、家电、纺织等产品进行限制,阻碍了双边经贸的健康发展。
对此,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对外经贸咨询顾问委员会委员王治权指出,由于中国和阿根廷同属发展中国家,出现“产品碰头”,进而产生竞争、摩擦等是难免的,但从中阿经贸发展大局出发,两国应加强沟通,尽可能减少贸易摩擦。
王治权具体分析说,双方都应该遵守世贸组织自由贸易的相关规则,尽量少采用单边的保护措施。比如,阿根廷产品要扩大对亚洲、欧洲市场出口,也可以在中国投资建厂。现在,中国国内已经有阿根廷、乌拉圭等国投资的皮革加工企业,可进一步探讨这种合作方式。反之,中方企业也可以同阿企业探讨共同生产、向周边市场辐射的合作模式,发挥各自优势,变竞争为合作,减少贸易摩擦。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阿经贸关系中出现的“贸易热、投资冷”的局面已经持续多年,急需破局。商务部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中国企业在阿投资仅占阿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1%;而去年前5个月,中阿双边贸易额占阿贸易总额的10.5%,两者之间差距悬殊。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阿根廷的投资软环境相对滞后,投资法律体系尚待完善,银行机构的信用、社会治安状况等方面也有待改善。
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部副研究员安宝钧对记者说:“在有关经济合作方面,中阿双方仍存有较大的认同差异。虽然中阿两国建交时间较长,但一直以来真正的深入交往却不多,双方加强理解和彼此的认同感非常必要。”
错位竞争拓宽前景
阿根廷工业部部长德沃拉?希奥尔希日前表示,阿政府希望促成中阿企业界签署行业协议,以缓和两国间的贸易摩擦。
王治权指出,实际上中阿企业界在以前就已经签署过一些行业协议,如轮胎、医疗器械、冶金产品等都签署过行业间的自律协议,也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部分协议也可能会限制各自企业开辟对方市场的积极性,在面对第三方竞争时陷入被动。
王治权的建议是,中阿双方应取长补短、错位竞争。他指出,中阿两国产品结构的互补性很强,比如中国大量进口阿根廷的农畜产品,如大豆、豆油、牛油、皮革、羊毛等;中国对阿出口的产品有通讯、计算机、家电、轻纺等。
王治权认为,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量会继续增长,双方应进一步挖掘两国市场对不同产品的需求,中阿贸易前景将日益广阔。双方应为相互有优势的产品进入对方市场提供便利,而不是设置障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优势互补。
受访人士均认为,中阿经贸合作还有很大的拓展余地。随着中阿经济的发展,双方现在具有优势的产品竞争力会进一步增强,双方市场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扩大,双方的互补性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
江苏苏美达轻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经营对拉美国家的出口贸易已有4年,其出口目的地包括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等国家。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吴伟锋告诉本报记者,公司对拉美国家出口的产品以服装为主,贸易额为1000万美元。拉美国家服装单价和欧美相比偏低,但相同价格水平之下对质量要求更高一些,可以说是价格不高、要求不低。“由于拉美等国家对于国外企业的进口标准较高,限制措施较多,对中国服装(000902,股吧)的进口关税也较高,最初给企业带来一些困难。但经过几年磨合,公司对阿根廷贸易环境已经比较熟悉,业务也逐步拓展。”吴伟锋说,公司对未来和拉美国家做生意的前景很乐观。“现在我们对拉美国家的贸易增速很快,年增30%左右。中国和拉美国家在贸易上互补性较大,希望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可以更多组织国内企业去拉美国家进行商务和投资环境考察,进一步增进行业企业间的互相了解,为减少双边贸易摩擦作贡献。”吴伟锋建议。
从长远看,王治权认为,缓解经贸摩擦需研究更科学有效的措施,比如积极扩大市场需求、培育市场、开发第三国市场,从这些方面去拓宽思路。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