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供需终现逆转楼市悄然变局

2011年05月28日 07:26 来源:金融时报

  李文龙

  记者李文龙不知不觉中,楼市格局在空前严厉的调控氛围中悄然演变。

  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统计,截至5月24日,北京可售期房住宅套数为65561套,未签约现房住宅套数为34724套,住宅库存量合计达100285套。

  库存的大幅增加显示出一边是成交量在政策高压下继续下行,一边是市场住房供应量并没有下降,楼市调控的效果正在发酵,供需矛盾已经大为缓解。这正倒逼开发商在开盘时作出一定让步,定价开始趋于理性。在北京,许多项目给出了较诱人的优惠。位于西四环的中堂最大折扣达到92折,房山、密云等郊县的永兴园、柏林山水楼盘大多也给出了94-96折不等的优惠。据搜狐焦点网购房中心统计,5月份的北京楼市打折项目达到70多个。

  以去年4月出台楼市新政为标志,这一轮旷日持久的楼市调控中,政府几乎对涉及房地产业的每个环节进行了整修和规范,甚至动用了限购、限贷等行政性手段,来锁住野马脱缰般的房价。保障性住房的大兴修建使得楼市供应结构逐步改善,楼市在起起落落中开始回归理性。

  二手房市场是整个楼市的晴雨表。一般而言,在涨价周期里二手房业主会唯开发商马首是瞻,但在回调周期里却对市场更为敏感,调整的时间会早于商品房市场。超乎许多人预期的政策严厉程度让投资者意识到,楼市里的获利空间已经不大,不少投资者已经开始撤离楼市,寻找其它投资渠道。

  “许多手中有多套住房的业主售房心态开始迫切,希望资金能够落袋为安。”北京21世纪不动产方庄店的一位中介人员说,“购房者的议价能力明显增强,方庄地区的二手房平均成交价比去年低了近5万元。”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二手房市场供求比达到1:3.35,但到今年5月份,这一比率下降到了1:2.85,表明二手房价下行压力加大。

  然而,市场上仍不乏刚性需求和潜在购房者,而房价没有调整到位是造成成交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家住北京方庄地区的朱女士出售一套小户型公寓,总价以低于市场均价5万元挂牌后,电话被中介打爆,短短两天内就接待了5批看房客,在一周内就被一位为儿子置业的客户买走。

  有不少业界专家认为,当前住房的价格弹性仍比较大,目前的降价楼盘还只是零星的“点”,如果出现大面积降价,整体房价回落到购房者的心理价位即会激发出市场的潜在需求,许多持币待购的购房者将会结束观望,势必会供销两旺。

  中金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4月份以来各城市楼市库存去化月数已经接近或超过了2010年全年高点,这意味着楼盘销售去化率并不尽如人意,同时开发投资数据还维持高位增长,楼市将开始进入去库存时代。而随着开发商资金状况持续恶化,即使延迟推盘也只会拉长行业调整时间,很难再博弈到市场反转。因此该研究报告判断,随着供应放量,房价调整会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出现。

  一切似乎都朝着有利于购房者的方向演变。但不少业内人士提醒,政策层面目前进入一个空白期和观察期,要警惕开发商、中介等市场主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尤其是地方政府对于调控措施要执行到位,缩短楼市调整的时间。

  由于购房需求依然强劲,住房买卖里仍然存在着许多打“擦边球”的情况。在广州等地限购令实施后,不少市民通过把住宅房产赠与子女或者父母的办法来获得购房资格。一名江苏的购房者告诉记者,由于外地人在京购房被严格限定需出具连续5年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及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他实际上没有购房资格,但是在中介的运作下,买卖双方可以进行公证,等待调控松动后再办理过户,如果不能过户就再转手倒卖。

  据了解,这种“擦边球”多出现在“商改住”的公寓类项目中。针对调控中的空白区,近日北京市住建委等五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部门联动,完善商业、办公类项目管理的通知》,规定自6月1日起,商业、办公类项目将不得设计成住宅的格局出售。这意味着,“限购”将会得到更为彻底有效的执行。

  由此可以看出,开发商、中介等卖方群体尚未明显让步,仍寄希望于调控政策能够松动。“2003年以来的楼市调控史表明,每次市场调整,时间不长、幅度不大。多数开发商仍坚信这一点,所以不急于降价出货。”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表示,为了应对调控政策,部分开发商采取了防御战术。

  不过,普通购房者希望这只是开发商的一厢情愿。这一轮政府调控的决心空前坚决,打破买卖双方的博弈僵局,这是老百姓所盼望看到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