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樊纲:亚洲国家可通过货币互持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2011年05月29日 08:49 来源: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肖中洁 韩晓蓉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到底往什么方向走,是建立超主权货币,加大SDR(特别提款权)的作用,还是使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在昨日开幕的“上海论坛2011”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称,促进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想法比较现实,“在此基础上,亚洲国家可以建立货币互持机制,即根据贸易量的比例互相购买对方国家的债券,从而使各国货币成为相互间、一部分的储备货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上海论坛2011”是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赞助的国际经济论坛,本届论坛会期为3天,主题是“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市场、政府和全球治理结构”。

  SDR作用有待研究

  早在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提出要加强SDR的作用,使其最终取代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在上个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周小川也称“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非常重要,应该加入到SDR当中”,“如果有人说人民币应该放在SDR一揽子当中,我是非常欢迎这种建议”。

  樊纲则强调,虽然加强对SDR利用的方案是可行的,但SDR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没有真正被利用。“它更像一个危机应对机制,而不是日常的货币体系。从另外一方面讲,SDR作为一揽子货币到了兑现、进行债务处理的时候,还是要落实到各种特殊的国别货币上,因此它还是一个各国货币的作用问题。”樊纲说,SDR的现实性和它真正的功能,还有待研究。

  在他看来,建立世界统一的中央银行以及超主权货币的设想固然好,但这是一件相当遥远的事情,因为它需要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强的统一性。因此,比较现实的方法就是使储备货币多元化,使得人们减少对个别国家货币的依赖,减少对个别国家政府债权的依赖,使得货币市场上有更多的竞争,使国际货币体系更加平衡。

  “如果有更多国家的货币可以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就可以在近期内更多地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樊纲说。

  从货币互换到互持

  至于如何实现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樊纲称,亚洲国家可以通过货币互持的方式。

  樊纲说,亚洲国家之间现有的一个重要机制就是货币互换,中国和8个经济体之间有这种互换机制,包括和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香港地区等其他经济体。

  货币互换,作为货币不同的债务资金之间的调换,其目的在于降低筹资成本及防止汇率变动风险造成的损失。

  但樊纲认为,这个机制是一种危机处理机制,就是在危机发生、一国还债能力受到影响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个机制马上兑换一些其所需要的货币,以应对债务危机,但并不是一个日常的机制。

  “如果我们再往前走一步,从互换到互持,会是什么呢?”樊纲说,从最原始的意义来讲,储备货币就是各国在贸易上互相给予一定的信用。因此,亚洲各国可以开始互相持有一些对方的政府债券,从而形成一种机制,即根据贸易量的比例购买政府债券,这样就使得各国之间互相能够持有对方的债券,从而使对方的货币在一个比较小的比例上成为了储备货币,减少对其他货币,特别是对美元的依赖。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