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商寅泉:清华真维斯楼冠名是教育产业化前奏?

2011年05月29日 22:24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文/本报评论员 商寅泉

  清华大学刚刚度过了极高规格、极尽荣耀的百年校庆,接着全国的眼球又被吸引到“真维斯楼”的冠名之争上。其百年校庆之举让各种校庆、厂庆、公司庆、集团庆、社庆、台庆、网庆有了可资借鉴的理由,“真维斯楼”的冠名则让公众看到了中国教育界顶级名校对金钱的追逐渴望。

  有人就此评论说,美国学校的楼都有冠名,我们为何不可?如此比较,首先是没有弄清中国教育体制和美国教育体制的区别,其次是混淆名人捐资建楼冠名和企业商业推广冠名的区别。在此之前,无论在宏观政策上还是在具体事例上,我们的所有做法都是按照中国的国情在办教育,但到了这个“真维斯楼”冠名之争上,突然有评论把此举和美国联系起来,完全无视中美两国教育体制的区别,把完全商业化运作的美国教育体制和基本采取国家拨款义务教育的中国体制相比,如此比较不是辩证法,是形而上,无法让人信服。

  若干年来,我们一直在回避教育产业化这个名词。这是正确的。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长期实行中小学9年义务制教育,大学教育也由国家给予了相当的补贴。这种由国家承担教育的一个最有力证明,是大学有级别,大学的校长在被任命时,都被套上了相应的副部级、正局级等级别,校长领取国家相应级别的工资。这在美国不是,所以不要和美国比。不提教育产业化,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义务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必要之举,虽然尽管如此,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水平,但坚持义务教育制度,对收入普遍不高的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是有莫大好处的。

  不提教育产业化,使中国的教育在相对健康的道路上前进发展,这应该是党和国家对教育重要性所取得的共识和成果。教育由全民共担,全民共享教育,这是良性发展的中国特色。清华大学把楼名卖给企业,只要出钱就可以冠名,这种做法是美国式的教育商业化的做法。如果中国放开教育产业化,清华大学改为私立或股份制,校长不拿国家工资,那么清华卖楼名,公众无话可说,即使它把“清华大学”这令人肃然起敬的4个字前面冠上企业名称或产品名称,公众都无话可说,不会为这点小事费口舌。严重的问题是在中国式的大环境中搞美国式的小环境,这才是我们愿意给予关注的理由。

  清华给教学楼冠名挣钱是不是教育产业化的前奏,目前还有待观察,但清华的示范作用,将使这一过程加快。中国教育之路怎样走,清华会不会作为特例,“真维斯楼”可能属于“春江水暖鸭先知”一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