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明起15省市工业用电每度涨2分

2011年05月31日 08:55 来源:上海商报

  居民电价不上调对CPI影响有限

  商报记者 曹芬

  昨日发改委通知要求,6月1日起全国15个省市上网电价平均上调2分左右,上调涉及工业、商业和农业用户,居民电价不上调。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上调或在短期内能缓解电荒,但由于未涉及居民电价,因此对CPI影响有限。

   现况 今年电荒还没有“探底”

  此次调整电价的15个重灾省市包括山西、青海、甘肃、江西、海南、陕西、山东、湖南、重庆、安徽、河南、河北、湖北、四川、贵州。其中,湖南、江西、安徽三省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6月1日同步调整,其他12个省市因4月10日已上调上网电价,故从6月1日开始上调销售电价。

  根据上调标准,上网电价平均上调2分钱,上调幅度最高的山西此次上调3.09分,最低的贵州则上调1.24分。15省市销售电价平均每度电上调1.67分,其中最高的仍为山西,销售电价每度电上升2.4分,最低的四川上调0.4分。

  据媒体报道,湖南、江西火电上网电价在中部地区相对较高,所以在4月的那轮调价中,地方政府不同意上调。不过,由于近期湖南、江西的电荒愈演愈烈,火电厂大量缺煤停机,严重影响地方的生产生活,因此上述省份上网电价补充上调方案被紧急提出。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部主任薛静此前表示,今年将是2004年以来缺电最严重的一年,而且电荒还没有“探底”。保守估计全国供电缺口在3000万千瓦左右,相当于两个安徽或三个重庆的发电装机容量。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主任苏胜新也预测,如果电煤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旱情继续影响水力发电,并且出现持续异常高温天气,电力缺口将扩大到4000万千瓦左右。未来两年电力供需紧张形势还将加剧。

   分析 涨价是否会影响CPI

  对于此次电价的上调,有观点认为,由于未上调居民用电价格,故不会对CPI有太大影响。但也有观点认为,鉴于价格的传导作用,原本已经高企的CPI或将无法承受,5、6月份或将继续创新高。

  “此次上调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电价是继4月10日上调后的联动做法,短期内能缓解电荒。”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由于不上调居民用电电价,对通货膨胀的间接影响仅为0.05%,影响很小。他认为,因为目前部分电厂出现资金链紧张,连煤也买不起,电价的上涨对厂家来说能解燃眉之急,缓解电荒的同时让电厂渡过难关。林伯强还强调,上调电价后对CPI的影响并不会立竿见影,从厂家反映到消费者身上会出现3-6个月的滞后。

  “中国电价已经不便宜,涨价空间不多,涨价对缓解电力企业亏损是杯水车薪。”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指出,目前国内工业用电并不便宜,平均成本在1元钱左右,相当于15美分,而美国工业用电仅为9美分,由此类比电价上涨空间不多。他还说,电价每上涨1分钱,仅相当于煤炭成本每吨抵消28元钱,而煤炭价格涨幅远远超于此,尤其是电价上调之后,煤炭也会随之涨价,因此涨价对缓解电力企业亏损是杯水车薪。“之所以年年上调电价,电荒和电力企业亏损问题却得不到解决,关键是供需失调的问题难以解决。”

  国泰君安在报告中指出,虽然电价对物价的拉动并不大,但会提升企业成本,从而对其生产带来压力,故电价上调对短期通胀的影响有限,但会拖累各行业的利润。

   股市 煤炭板块或直接受益

  最新一期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环渤海动力煤平均价格较上期上涨5元/吨,涨幅0.60%,这也是该指数连续十周出现上涨,但涨幅有所减缓。而有中国煤炭市场晴雨表之称的秦皇岛港各煤种价格均上涨5元/吨。

  “此次上调电价意味着打开动力煤的上涨空间。”国泰君安报告认为,在目前的供需格局下,电价上调的空间就是煤价的上涨空间,这或将为动力煤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

  从资本市场来看,约占煤炭下游需求70%的电力行业的复苏,对于煤炭板块有着无可置疑的推动作用。粗略计算,上网电价每度上调2分可缓解到厂煤价约60元/吨的成本压力,增强火电厂盈利能力。分析人士认为,火电厂有望积极购煤发电,促进煤炭需求,这将对动力煤企业带来正面影响,尤其西部动力煤龙头,如中国神华(601088)、西山煤电(000983)等。

  国泰君安认为,中国神华是上调电价的直接受益者。受益来自两方面,一是电价的上调带来直接的盈利提升;一是通过自有铁路获取煤炭贸易价差。不过,国泰君安也指出,在经济回落的预期下,价格上涨持续性不足,目前并不能改变对行业景气下滑的担忧。除此之外,这次上调还有望改善以五大集团为首的火电厂的运营情况,对于即将到来的7-9月份夏季用电高峰,有望缓解电荒。分析人士建议关注大唐发电(601991)、漳泽电力(000767)等电力股。

  此次调整最不利的或许是有色金属板块,尤其是对于电力最为敏感的电解铝行业。目前,除了南山铝业(600219),云铝股份(000807)等拥有自主发电能力的企业外,其他企业不可避免地将提升自身的成本。此外,还有钢铁、建材、石油石化等板块也将遭受成本提升的问题。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