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31日 09:4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原大地成熟的小麦遍地金黄,联合收割机在田野里往来穿梭。夏粮丰收在望的消息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
今年夏粮能够获得丰收,对于实现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目标,管理好通胀预期和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意义重大。据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介绍,今年夏粮生产有四个特点:一是面积稳中有增。预计夏粮面积达到4.15亿亩,比上年增加300多万亩,为夏粮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单产有所提高。据农业部小麦专家组调查分析,今年冬小麦产量三因素中,亩穗数增加,穗粒数略增,千粒重可能略减,预计单产将高于上年。三是西南地区增产贡献突出。去年西南地区因遭遇特大干旱,夏粮减产30多亿斤,今年气候条件总体有利,田间管理措施到位,夏粮有望实现恢复性增产。四是多数主产区有望增产。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反映,夏粮都是增产的趋势。
去冬今春,小麦主产区严重干旱,一度给夏粮生产带来严重威胁。面对严峻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召开多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粮食和农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和抗旱浇麦的政策措施,部署开展了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
自去年秋冬种,国家就及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小麦良种补贴继续实施全覆盖。针对北方冬麦区大范围长时间的严重干旱,中央财政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安排129亿元资金支持粮食生产和抗旱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和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切实贯彻全国粮食增产行动各项部署。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精心指导,亿万农民科学种田,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达到2000个,比上年增加1倍;“一喷三防”2亿亩,增加3000万亩;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1亿亩次,增加2000万亩次,各项关键增产技术到位率全面超过去年,有力地促进了小麦苗情转化升级和产量形成。
科技在夏粮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家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积极开展技术示范与指导,组织抗灾保春耕和春季生产专家服务团,与当地农技推广部门密切协作,深入一线、认真调研,分品种、分区域、分农时制定生产技术方案,为政府提供抗灾决策建议,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抗灾救灾技术明白纸、媒体宣传等形式,为农民提供切实可行的应急救灾技术服务。同时,广泛开展稳粮增粮科技大会战活动,以全国联动、进村入户,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创新机制、力求长效为原则,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为目标,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组织全国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的1万名专家和35万名农技推广人员,重点围绕粮食作物,在春季、“三夏”等关键季节,通过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遴选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落实分区域、分品种、分关键季节技术方案等措施,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掀起全程科技服务热潮,推进良种良法结合,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为促进粮食稳定增产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也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在800个农业大县创新推广服务机制,建立完善基层科技人员包村联户的责任制度,确保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庄都有科技人员服务在生产一线,全面推进科技进村入户。
当前,正值“龙口夺粮”关键时期,也是小麦联合收割机大显身手的时候。中央购机补贴政策夯实了农业生产的物质保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8年来,我国农机装备总量较大幅度增长,为“三夏”生产提供了比较充分的农机准备,农机成为更多农民的致富工具。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规模提高到175亿元。各地规范实施,加快进度,截至5月15日,全国共实施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4.4亿元,占中央第一批补贴资金的38.3%,补贴农机具151万台(套),受益农户126.5万户。从2010年起,恢复对小麦联合收割机的购机补贴,促进报废更新,一季度收割机产量同比增加四成。
目前,各有关部门正在大力支持“三夏”生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交通部、中国气象局、中石油、中石化有关部门和单位与农业部门密切配合,为“三夏”生产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公安交警做好交通疏导,确保联合收割机跨区转移。交通部门对持有《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的30多万机车免收道路通行费。国家发展改革委做好油品的调度,对“三夏”农用柴油保障供应;气象部门加强农业气象服务,及时提供专项信息服务和预警信息,保障“三夏”生产顺利进行;中石油、中石化加大支农力度,实行送油到田间地头和优惠供应等措施。
(责任编辑:徐晶慧)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