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林鸣:谁在帮您捡漏儿

2011年06月02日 07:49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 林 鸣/文

  深似海、黑似墨的收藏界,不光处处考验藏家眼力,更是个“编故事”的场合。圈儿里到处传颂着“捡漏儿”传奇,有人还据此出版“专著”一批。眼下,从房地产大鳄,到家庭“煮夫”,人人心动,个个手痒,大有“全民捡漏儿”的劲头。他们没有想到,为了迎合这种强烈需求,古玩造假技术也“日新月异”地兴旺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各类文化公司露面,紧锣密鼓地在各地操办“鉴宝”活动。关于捡漏儿,坊间流传着许多动人心魄的故事,其中最经典的一个就是古董商程瑞卿花二两银子,买了个50厘米口径的明万历官窑青花五彩大海碗。这大海碗换回的钱,成就了他的“第一桶金”,后来开了著名的清逸阁。有了这么个“光辉榜样”,捡漏儿一族的劲头更足了。

  对待捡漏儿,几乎每个人都是乐观派。他们坚信自己非同常人,有着出奇的好运气,这就致使心里的“疙瘩”越结越大。事实上,不少冒失鬼就是听了一段“传奇”,便一头撞了进来,结果撞得鼻青脸肿。面对这股“全民收藏”的热乎劲儿,专家冷言冷语地相劝:业内的人有一句行话叫“打眼”,意思是上了当,买了不值钱的藏品或假货。“打眼”的反义词是“捡漏儿”。专家明确地表示,对藏家而言,“捡漏儿”的概率极小,而“打眼”却是常事,不要说业余爱好者,就是终生以此为业的老专家,也常常打了眼。令人警觉的是:正是这种全民捡漏儿心态的滋养,居然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产业”——赝品造假。

  据了解,目前赝品市场渐成气候,从生产、伪证到流通环节,无一不存在巨大的灰色链条。报载,在文物大省河南,许多村庄俨然成为远近闻名的仿古村,许多唐三彩在这里复制出品并流通到市场。唐三彩做旧的基本工序为,将烧制好的陶器埋在墓土中一个月以上,以除去陶器的色泽和亮光。之后进行腐蚀处理,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最可笑的,一外地客商在当地采购一批高仿唐三彩乘飞机离开,在海关检查时竟被当成文物遭到扣留。有关部门的鉴定结论居然为“3000年前的陶器”,而事实上唐三彩的历史总共才1300年。您不是醉心于“深山探宝”吗?好办,人家会事先把东西藏在深山旮旯某个民宅,由老奶奶带着您瞧埋在猪圈里的“祖传宝贝”,然后像演员一样,脸上带着一百个不情愿,把假古董高价卖给您。再者,大量赝品生产出来后,急需寻找一个“合法的身份”牟利。于是,部分丧失良知的专家和“百姓托儿”为图一己之利,利用鉴定、识宝等活动,进一步伪证赝品的合法性。在这种场合,讲一段打动人心的“捡漏儿传奇”,绝对能起到烘托效果。您“捡漏儿”成功,人家精心炮制的赝品也脱手了——这事儿称得上两全其美。所以,当您被捧晕了的时候,不妨抬头左右瞧瞧,到底是哪些人在积极地帮您捡漏儿?

  捡漏儿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不仅财富轰然降临,还证实了一个人能拥有惊天的好运气。业内,几乎每位“收藏家”都能讲几段捡漏儿的经历,而对自己打眼的遭遇缄口不提,仿佛从未发生过。所以传入我们耳中的,皆是“过关斩将”,绝对没有“败走麦城”。

  近日著名主持人王刚一句话,给广大藏家泼了冷水——“民间收藏90%以上都是假货。”王先生显然太客气了,据权威专家介绍,民间目前尚存的真古董恐怕连1%都没有。

  《中国质量报》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