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吴晓求:国际板当推 配套机制需完善

2011年06月02日 08:58 来源:中国经济网

  A股市场连续多天的下跌,使国际板是否“圈钱板”、推出条件是否成熟等争论迅速升温。

  就此,《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他表示,推出国际板的基本条件确已具备,但未来国际板若要蓬勃发展,仍有赖于人民币国际化和相关配套机制的完善。

  不能因股市下跌停止改革

  近日A股市场大幅跳水。4月27日,有消息称国际板将以人民币结算,B股指数两天内下跌近8%;5月20日,证监会官员称国际板即将登陆,此后沪深两市5月23日至5月27日当周连续5天下跌,累计跌幅达5.20%。

  在吴晓求看来,这主要缘于国际板对投资者心理层面的影响,是市场对供给增加可能造成供需失衡的担忧。“这就类似于当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也曾造成股市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下跌,但不能因此否认和停止这项改革。”

  他认为,从深层意义上讲,与其说A股的下跌与国际板越来越近有关,不如说是因为投资者对未来中国经济政策走势和改革与国际板的推出不相配套产生担忧。“只有国际板孤军奋战肯定是不行的。”

  “推出国际板会增加证券市场供给,这就需要配套政策保证相应需求的增加。”

  吴晓求分析称,这种需求的增加可以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货币政策不再度趋紧,甚至需要根据情况适当松动,“目前资本拆借市场利率已非常高,资金非常短缺,再提存款准备金率,继续收紧货币政策,会有问题,此种情况下推出国际板,会明显影响市场资金流。”

  另一方面,可考虑适当降低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进入中国的门槛,扩大QFII规模,允许更多的国际资金进入国内证券市场。

  国际板不会成为“圈钱板”

  对于国际板或成为国外公司的“圈钱板”的质疑,吴晓求并不认同。他表示“目前来看,国际板还不会接受国外不成熟企业,而以大型成熟企业为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把风险控制放在重要的位置。”

  吴晓求认为:“圈钱板的说法,是某些人将部分中国企业的形象套在外国企业身上。”他表示,就公司治理机构的完善、信息透明度、法律意识等方面,国外上市企业总体较中国本土上市公司更为规范。

  不仅如此,未来中国国际板要吸引的是国外成熟公司前来上市,这些公司基本都已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等国外证券交易所上市,他们的行为会同时受到中国和国外上市规则的约束。这些国外公司在中国上市,属于比重较小的再融资行为,主体存量部分仍在境外上市,“认为他们为了中国这部分融资而违规,这是不太符合逻辑的”。

  对于中国为何要推国际板的质疑,吴晓求表示,中国证券市场迟早要国际化,但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性,只体现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这个市场需求方面,市场供给方的国际性仍是空白,推出国际板无疑会增加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色彩。

  “当然,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要有个起点。这个起点,从理论上讲最好是在人民币国际化之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因此也要找到一些机制推动这个进程。外国企业来中国上市,会对资本项目下人民币交易产生影响,一定程度上会推动目前有些停滞不前的汇率制度改革,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从这个层面上看,推出国际板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吴晓求也表示,外国企业来中国以人民币发行股票后,一般会将其换为美元、根据招股说明书在境外投资,这对我国的外汇储备有一定的对冲作用。

  蓬勃发展有赖于配套机制完善

  吴晓求认为,总体而言,我国推出国际板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但国际板未来要健康蓬勃发展,还有赖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和配套政策的完善。”

  “在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上市公司的数量会比较少,发行规模也会很小,市场‘养料’不足,只有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国际板才能蓬勃发展。”吴晓求说,“如果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化和配套政策,作为境外企业在中国A股发行上市的板块,国际板就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论及未来国际板的具体运行,吴晓求主张,除了股权激励等少数区别之外,在公司治理结构、资金用途、资金监管、信息披露的义务、违规行为处罚等核心规则方面,国际板应该与A股一致,不能搞双重标准,“比方说会计准则,采用国际准则的外国公司来中国上市,就应该采取A股市场的会计准则。未来人民币国际化以后,国际板必将并入A股,统一的规则也给未来铺平道路。”(记者张媛)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