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03日 11:10 来源:《首席财务官》
“即使是一个很小金额的交易也会产生风险,当企业具备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意识时,那么就真的行走在信用管理的路上了。”
文/孔洁珉
一份统计表明,近两年我国企业因信用风险管理缺失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一再飙升,已经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1/10。企业间的“三角债”戏码不停重演。 在当前市场信用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应收款的安全成为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金融危机、中东战乱以及日本地震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这一情况,信用管理工作因此备受重视。早在几年之前,就有人提倡“全程信用管理”,甚至“全员信用管理”,这是否过于奢侈点了?但是对于企业来说,组建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建立完整的信用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将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提升到系统化、流程化、制度化的高度,是信用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一大飞跃。但是关键在于如何走出第一步。 意识永远是个根本问题 2011年4月24日,义乌市祥胜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获得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2.5万美元的赔付款,从买家确认欠款到拿到赔付通知书,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这也是中信保在义乌赔付的首例对日贸易出口保险。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这么幸运。据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副总裁韩巍巍介绍,目前国内企业对于信用风险管理的运用还不是非常普及,主要还是集中于国际贸易比较频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其实在中小企业之间,信用风险管理虽然非常必要但却极度匮乏,这跟中国的交易方式有关。因为很多国内企业习惯于金融证、汇票,甚至现款提货等交易方式。”目前成立快20年的新华信仍以有外资背景的企业为主要客户群体。 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管理层的意识。“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这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领域,对此没有足够的认知度。”韩巍巍同时表示,虽然一些企业已经组建了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但却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现在已经有更多的内资企业意识到其重要性,但是可能由于之前习惯性的交易方式或审批流程,会使企业内部在某一段时间内不太愿意去改变。如果企业的领导足够意识到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自上而下地推进,就会顺畅和有效得多。” 伴随新华信这类信用咨询机构教育市场的过程,中国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的确也在提升。据悉新华信之前95%的客户都是外资企业,目前这一比例下降到75%。“即使是一个很小金额的交易也会产生风险,当企业具备这样一个最基本的意识时,那么就真的行走在信用管理的路上了。” 类似新华信这种信用调查机构,与信用保险公司也是合作关系。实际上,所有的信用保险公司也都会使用信用调查机构的服务。对于一些实力还不是特别雄厚的中小企业来说,相对于价格不菲的保单,以及年内出险的机率问题,可能选择来自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信用风险管理更为划算,成本最低、使用方式也更简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企业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信用非常低下。根据全球风险咨询企业Kroll公布的《2010至2011年度全球反欺诈年度报告》显示,98%的中国受调查企业去年至少遭欺诈一次,中国也超越巴西,成为企业受欺诈最多的国家。Kroll报告将窃取智慧财产权,盗版或造假,市场勾结、腐败和受贿,卖方、供应商或采购欺诈等11种行为列入调查,其中采购欺诈对中国企业影响最严重。另外根据新华信的统计,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交易中大概有38%会遭遇到对方的坏账情况。 以之前进行“刮骨疗伤”的阿里巴巴为例,其10万家企业中有1000家出现问题,这个比例其实是相当低的。而且据韩巍巍介绍,中国企业出现的情况多为延期付款而不是真正的坏账,在众多新兴国家中,无论是从应收账款包括形成欺诈以及贪污腐败的比例来说,中国的信用状况都在一个比较好的位置。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