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十三陵最后一座危陵9月开始修缮

2011年06月03日 15:28 来源:财新网

  此次修缮将体现明清两代的风格,投资将超过1500万元。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这也是十三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修缮

  【财新网】(综合媒体报道)十三陵里唯一尚未进行修缮的帝陵——裕陵,将于2011年9月5日启动修缮工作。与历代的修缮不同,此次的修缮将体现明清两代的风格。

  裕陵占地2.62公顷,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清朝乾隆年间曾对裕陵进行过修缮。民国年间,裕陵祾恩殿在战乱中被拆毁,祾恩门则于民国6年被焚。至今,裕陵殿门均成遗址,其余建筑保存尚好。

  据新华网报道,担任裕陵修缮工程总设计的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长韩扬昨日(6月2日)透露,裕陵的修缮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对裕陵的修缮将遵循“真实保存、科学展示”“结合保护、解决功能”的原则。

  他表示,裕陵的形制与其他陵寝接近,此次的修缮保护手段与以往没有多大区别。

  但对于祾恩门的展示手段有所创新,即根据现存实物遗存、历史照片,并参考同期同类建筑形制,最终形成“明代外壳、清代心”的建筑风格。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祾恩门的外部建筑将恢复明代的歇山式风格,而建筑内部的山墙、大门、柱顶石、柱网将保留清代的遗存。以前对其他陵寝祾恩门的复建,或者保持明代式样,或者取清代的式样。裕陵祾恩门同时保持明、清两代的历史信息还是首次尝试。

  裕陵目前破损严重,建筑结构存在危险。抢修工程的投入资金将达到1571.31万元,堪称十三陵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修缮。

  据统计,十三陵的修缮时间最早可追溯到1955年,长陵、景陵、永陵三座陵寝得以修缮;1958年,定陵进行修缮;1981年至2010年,昭陵、思陵、德陵、庆陵、康陵、泰陵、献陵、茂陵等陵寝陆续被修缮。目前,只有长陵、定陵、昭陵以及神路对游客开放,其余陵寝修缮后都实行封闭式管理。

  十三陵的上一次修缮是2010年12月完工的茂陵修缮。虽然已修缮完毕,但茂陵尚不对外开放。

  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位于北京昌平区,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明朝崇尚“事死如事生”的礼制,认为人死后,灵魂犹在,还有饮食起居的需求。因此,十三陵的建筑气势堪比皇宫。■

  (财新实习记者 林韵诗)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