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打击高科技舞弊更须防权力舞弊

2011年06月07日 05:02 来源:深圳商报

  为了维护高考秩序,有效遏制和打击销售、使用考试作弊器材等违法犯罪活动,各地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密切配合、果断行动,近期连续破获了45起涉及高考的贩卖作弊器材、考试诈骗案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2名。

  近些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高考舞弊事件逐年增多,有些地方甚至形成集团化的趋势。据《中国青年报》披露,去年一些地方,有许多购买了作弊设备的学生在考前数月就干脆不上课了,来的话也是聚在一起讨论如何作弊。而他们的作弊设备也相当先进,如能接收文字信号的尺子、能接听声音信号的无线隐形耳机和能接收并显示图像的橡皮等。在这种形势下,公安和教育部门未雨绸缪,果断出击主动打击贩卖作弊器材等案件,值得称道。

  不过,在打击利用高科技舞弊案件时,还应当注重打击权力舞弊。事实上,权力舞弊的广度和深度超过了高科技舞弊,更重要的是,权力舞弊破坏了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损害了政府的公信。

  一种权力舞弊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监考老师与考生内外勾结,利用各种手段,放任或者帮助考生舞弊。例如,2009年,媒体披露,在吉林松原,就有人花钱买通监考老师和同一考场的其他考生,抄袭他们的试卷。被收买的老师不但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可帮忙传答案,或者放风,以免被巡视员撞见。不过,只是买通监考老师的权力作弊只属于“小儿科”。在一些地方,则是流行着集团化的“高考枪手”,替考的人可以打通教育、招生、公安、学校等多个部门,通过体检、报名、准考证、身份证、学生档案、电子档案等各个环节,顺利地到达考场为考生替考,这需要多大的能量啊!

  当然,权力舞弊不仅体现在考中,也体现在考前。一个最主要的体现就是“高考移民”,由于各地的招生数量和招生分数不同,一些招生分数高的省份的考生会通过各种手段,在考前将户口迁移到招生分数低的省份。而这个“高考移民”,离不开公安、教育等多个部门,同样是权力滥用和舞弊的结果。

  权力舞弊在高考中还体现在权力利用高考加分政策进行舞弊,让诸多不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凭空加分,让其他考生输在起跑线上。有媒体披露,那些拥有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的考生在复审测试时成绩如下:13秒7是跑100米的合格成绩,但有考生跑出了21秒34;在转身腾空踢腿的时候,一名将要进行武术测试的女生差点倒在地上,然后忘了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女子铅球达标线是9.8米,一名白白胖胖的女生扔出了3.84米。这种场景犹如古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情景再见,权力在高考中的作弊一览无遗。

  今天,莘莘学子又开始高考了,保证每个考生有一个公平的起跑线,是公权力的最重要职责,因此,公权力在考中、考后都要严厉打击高考舞弊,而打击舞弊的重心,不仅在于打击高科技舞弊,更要注重于权力自身舞弊,浄化权力,才能获得公平。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深圳商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