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地铁7、9号线今起增设7列车

2011年06月07日 10:41 来源:上海商报

  高峰时段每4分钟一班车 停站时间在30秒之内需快上快下

  商报记者 周健

  上海地铁从去年底开始对6、7、8、9、11号线启动信号系统升级调试,迄今已先后完成11、7、9号线的工作量。继11号线今年5月份增能之后,7、9号线也定于今天起增投7列车,最小发车间隔缩短至4分钟,停站时间控制在30秒以内,需要乘客“快上快下”。

  7、9号线分别增3、4车

  今天起,7号线高峰时段增投3列列车,其中,工作日的高峰时段,上海大学-花木路的小交路的最小运营间隔由原先的5分钟缩短至4分钟;美兰湖-花木路的大交路的运营间隔由原先的15分钟缩短至9分钟。9号线则在高峰时段增投4列列车,工作日早高峰极端时段往市中心方向的运营间隔由原先的6分钟缩短至4分钟。

  上海地铁表示,今年二季度以来,9号线早晚高峰时段运力矛盾十分突出,尤其集中在九亭至宜山路区段,拥挤度均超过110%。为此,地铁运营方还将进一步优化行车组织工作,早高峰时段,在佘山、中春路两站将加开部分区间车,直达大客流站点,以缓解站点客流密集的矛盾。9号线早高峰时段的拥挤状况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根据上海地铁的客流数据,世博会后,全路网客流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今年更是客流大幅上升,多条线路高峰时段拥挤度居高不下。去年,上海地铁全路网日均客流为530万人次,而今年路网日均客流达到了553.8万人次。特别是进入5月后,日均客流跃升至583.9万人次。地铁运力的增长速度、幅度大多被客流的增长速度、幅度所抵消。

  6、8号线第三季度增能

  地铁运力的增加离不开车辆的到位和信号系统的支持。其中,信号系统是确保列车之间安全距离的专业设备,同时也是控制列车运行、决定运营间隔的关键。但是,既有信号系统基于轨旁固定位的设备来控制列车运行,受设备安装位置和距离的限制,行车效率不高,不利于进一步增加线网运力。

  上海地铁从去年底开始,对6、7、8、9、11号线启动CBTC信号系统升级调试。该系统是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信号系统,可以在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的前提下,大大缩短前后2列车之间的追踪距离,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为列车的进一步增能、输送更多客流提供了较大的上升空间。

  今年5月份,11号线率先完成信号升级调试,增加了运力。此次7、9号线运能,也是因为CBTC信号系统完成了升级调试。按照上海地铁的计划,今年三季度前将完成6、8号线的CBTC信号系统升级调试,逐步实现增能。

  7、9号线停站只有30秒

  此次列车增能、运行间隔缩短,有赖于列车周转速度的加快,在大多数情况下,上海地铁必须将停站时间控制在30秒以内,因此,需要乘客提早做好准备,尽量“快上快下”。凡是高峰时段挤不上车的乘客,应立即退回安全线内等待后续列车,以免列车滞留车站。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