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轻信外资行理财中国富翁变负翁

2011年06月08日 10:12 来源:深圳新闻网-晶报

  晶报讯 上周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洪晃通过微博(http://weibo.com)控诉某外资银行私人理财服务“我快被他们给理成无产阶级了。”再次引发了关于外资银行“血洗”中国富裕阶层的讨论。

  购买外资银行理财产品遭遇亏损的不光是洪晃,2009年以来有大量的中国富豪指责外资银行的不当销售、夸大收益的行为。

  纵观近些年来遭投诉较多的外资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有挂钩汇率的结构性存款理财、投资海外基金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理财产品,以及类似累计股票期权的衍生品,这些产品堪称富翁杀手。

  许多人购买外资银行的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时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存款替代产品,不曾想到它隐藏的风险。殊不知,大幅波动的汇率随时可能吞噬此类产品的收益,甚至造成“部分保本”的结构性存款出现亏损。

  此外,外资银行大多数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以外币投资和计价,除了收益风险外,还蕴藏汇兑风险。在2008年澳元大幅贬值时,不少投资者购买的澳元计价的理财产品,换算成人民币后实际汇兑损失巨大。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外资银行QDII产品差点全军覆没,几乎全部陷入浮亏。在销售累计股票期权时,外资银行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大多称该类产品为打折股票,却很少介绍这款产品赔起来是个无底洞。

  虽说购买任何一款理财产品投资者风险应该自担,但外资银行亦难辞其咎。投资者正是相信外资银行的专业能力而购买了产品,最后却赔了个底朝天。 (证时)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