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09日 05:51 来源: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明鹏 发自北京
越来越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正在显现效果。绿城中国1-5月共完成152亿元的销售,仅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28%。其新盘的去化率甚至不足5成,而去年这一数字为60%。
更为糟糕的是在香港上市的盛高置地,前4个月只完成全年销售额的15%。就连万科,4月的销售速度也开始放缓。销售不畅,融资越来越难,正使地产商的资金链变得越来越紧张。
资金紧张的后遗症也开始显现:半年前,土地市场还是“地王”的天下;如今,“底价成交”、“流拍”毫无争议地成了土地市场的主题。春节过后,土地市场风向急转。各地频繁上演“底价成交”,并持续至今。据莫尼塔(上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监测数据显示,1-5月,128个城市住宅土地出让金约5193亿元,同比下滑14%。
底价成交“全国巡演”
6月3日,成都拍卖出让郊县4宗土地,只有4家开发商参与竞拍。其中位于成都双流县地块,因报名人数不及3家而流拍,其余3宗地均以底价成交。—这次拍地,恰好成为上半年土地市场的一个缩影。
春节过后,楼市调控加码,土地市场迅速转冷。以上海市场为例,3月共成交25幅经营性用地,成交总金额93亿元。其中,近8成地块零溢价成交,甚至还出现了折合楼面地价每平方米451元的低价。
随后,“底价成交”、“流拍”与“拍地”紧密联系在一起:4月25日,广州出让的4幅土地集体遇冷,全场出现零举牌,三幅土地底价成交;4月27日,南京国土局出让四宗地块,底价成交的地块就有3宗; 5月9日,北京顺义一地块以10亿底价出让,需配建限价房。值得注意的是,该地块曾于4月20日入市,无人问津,遭遇流拍;5月11日,济南土地市场年内首拍,13宗土地12宗底价成交……
土地出让金随即迅速下滑。据莫尼塔(上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监测数据显示,1-5月128个城市住宅土地出让金约5193亿元,同比下滑14%。据统计,1月,128个城市土地出让金还为2143亿元,2-3月均保持在千亿元以上,但到了4月份,迅速下降至786亿元。5月土地市场延续4月较弱水平,土地出让金以及溢价水平仍然较低,流拍率提高。1月份,土地市场还保持着去年的“余温”。若仅统计2-5月份,下滑将更为厉害。
“由于住宅地产受到了限制,房地产投资风潮转向商业地产,导致国内房地产企业将经营中心转移至商业地产,从而住宅地产受到‘冷落’。”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开发商对住宅地产发展预期已经逐渐趋于理性,自去年10月份政府多次重申不会放松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货币、财政政策都已经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限制。
就城市而言,去年土地市场经历一场盛宴、出让金过亿元的北京、上海受政策影响最大,1-5月住宅土地出让金同比下滑了84%,上海则同比下滑了44%。之前传出“限购”政策可能放松的城市如海口和大连,1-5月土地出让金均出现巨幅收缩,分别下滑了81%和27%。
不仅有众多土地以底价成交,流拍现象也变得司空见惯。4月9日,后海中心核心地带一块土地流拍;4月20日,北京顺义区一地块流拍。5月,全国土地市场流拍率提高。世联地产地产首席分析师王海斌则认为,北京、深圳等城市出现土地流拍现象,表明房企对市场的预期是中性偏悲观的。
值得注意的是,北、上、深土地市场均低迷之时,广州1-5月的土地金却大幅上涨119%。合富置业首席分析师龙斌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称:“2010年广州的卖地政策是,先把保障房用地落实,才能卖地,故去年上半年土地成交较少,就显得今年上升幅度很大。”
绿城去化率不足5成
半年前,土地市场还是“地王”盛行的年代;为何如今变得如此不景气?
亚太城市发展研究会房地产分会会长陈宝存,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限购令实施以来,房企去化率下降,“加上贷款难度导致资金链并不宽裕,出现底价成交是意料之中的。”
土地底价成交折射出房企销售下滑的事实,而绿城中国,成为其中典型。
据绿城简讯显示,今年1-4月,绿城中国累计实现销售金额约为132亿元。此外,据媒体报道,绿城5月的销量仅为20亿元。如此算来,绿城今年前5月共完成152亿元,仅完成全年540亿元销售目标的28%,也远低于去年同期的185亿元。此外,去年同期受到调控影响的绿城,当月新盘去化率大多在60%以上,而今年绿城的这一数据仅为50%。
事实上,绿城在前5个月的销售额呈现了“高开低走”的特征。1月、2月,绿城的销售额分别为52亿元、24亿元,同比增长116%、146%。3月,绿城的销售额降至13亿元,大幅下滑。4月、5月,虽反弹至20亿元左右,较之1月的数据,则是相差甚远。
具体到项目,绿城多个项目面临销售困局。据媒体报道,绿城在上海历来畅销的项目绿城黄埔湾今年前5个月仅成交一套住宅,成交价为5.8万元/平方米,远低于去年8.44万元/平方米的网签均价。此外,绿城位于上海的玉兰花园、杭州蓝色钱江、合肥翡翠湖玫瑰园的去化率均低于50%,其中售价达5.2万元/平方米的玉兰花园,去化率甚至低至37%。绿城方面曾承认,目前资金链紧张,未来将放缓拿地步伐。时代周报记者则从绿城内部人士处获悉,下半年,绿城将推出更多的项目,销售额或将回升。
企业拿地信心受挫
市场中,销售速度放缓的并非绿城一家,行业龙头万科也不例外。4月,万科销售额为79亿元,低于3月份的93.3亿元,更是远远低于1月的201亿元。增速方面,4月同比增长1.3%,较3月份47.8%的同比增速大幅放缓。
对此,万科在回复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时称:“近期,万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整体市场氛围变化的影响,但相对而言,万科的产品结构更符合自住型购房者的需求,同时层次丰富的战略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过滤行业波动,因此所受影响小于市场整体。此外,单月的销售量受推盘节奏等偶然因素的影响较大,万科对地区公司的要求是新推盘当月销售率达到60%。到目前为止,公司的新盘销售率仍然保持在合理水平以上。”
销售不尽理想的还有招商地产。据其2011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8.32亿元。同比而言,增长16.87%。只完成200亿元的年度销售目标的14%。对此,招商地产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一季度投放的新品不多,第二、三、四季度,招商地产会加大推盘力度。
销售受阻,直接波及房企的资金链。迫于银行信贷压力以及楼市调控政策压力,房地产企业面临资金回流速度减慢和信贷资金减少的双困局。“为了保证企业正常运行,房地产企业通过其他途径筹资的现象逐渐增多,部分房地产企业开始通过民间融资、境外融资的方式来获取资金支持。但是民间融资的成本非常高,给房地产企业发展带来压力,境外融资虽然利率偏低,但是融资门槛相对较高。”韩长吉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但是民间融资的成本非常高,给房地产企业发展带来压力,境外融资虽然利率偏低,但是融资门槛相对较高。
受市场调整和融资渠道紧缩的影响,企业的资金面日渐趋紧。年初以来,各主要城市的土地供应和成交面积同比都有较大程度的萎缩,土地成交溢价率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流拍的情况还不普遍,但底价成交的情况明显增加。王海斌向时代周报记者提及:“万科等诸多开发商拿地节奏普遍放缓。”绿城方面也曾承认,目前资金链紧张,未来将放缓拿地步伐。万科公司给予时代周报的回复中,也强调:“目前主要城市的市场景气度不高,成交低迷,企业的拿地信心和积极性也受到了影响,在项目投资上更加谨慎。”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