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哈药总厂深陷污染门 面临四项巨额费用支出

2011年06月09日 14:05 来源:中国经营网

  哈药承认有关“三废”污染质疑,并表示已就被曝光的废水、废气排放以及焚烧固体废弃物等问题进行了核实处理。

  近日,媒体曝光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存在严重污染问题。8日,哈药集团发布公告,承认媒体报道的有关“三废”污染质疑,并表示已就被曝光的废水、废气排放以及焚烧固体废弃物等问题进行了核实处理。

  哈药集团承认存在污染

  据京华时报报道,哈药集团称,该集团近年来已累计投入4亿元用于清洁生产和环保治理,主要建设了废水预处理及污水处理、气味、锅炉烟气、噪声等各项污染处理设施,每年各项环保设施的运行费用在5000余万元。对于媒体所报道的废水排放问题,哈药集团表示,制药总厂环保车间目前正处于检修的特殊时期,制药总厂虽已采取了相关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但因部分设施、设备暂停运行,造成污水排放未达标。

  废气排放方面,哈药集团表示,制药总厂近年来已陆续建设了7套气味处理设施,累计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哈尔滨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多年来多次组织对哈药总厂的专项监测,检测结果表明该厂硫化氢排放量多数达标,只有2009年8月12日晚9时至12时的一次监测,显示硫化氢超标1.37倍。环保部门已于6月7日再次进行检测,目前尚未有检测结果。

  哈药集团表示,媒体报道中播出的焚烧固体废弃物的画面,为哈药股份另一家分公司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制剂厂,其与制药总厂毗邻,主要以医药包装材料和口服固体制剂产品为主。制剂厂为避免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包装物流失到社会上被造假者利用,每年进行定期定点焚烧。经查,制剂厂存在不按规定擅自在厂区外的生活垃圾贮存池进行焚烧的情况,哈药集团已责令整改。

  哈药集团表示,目前正在配合环保部门进行调查,将视事态进展情况及时披露信息。

  面临四项巨额费用支出

  据证券日报 如此重大事件,真的会如同公告表示的那样,不会对哈药股份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大的影响吗?但从目前形势分析,哈药股份面临四项巨额费用支出。

  费用一:哈药总厂或将搬迁成本80亿至100亿元

  6月8日,有媒体表示,环保部门已经严令哈药总厂停产或减产来降低污染,而黑龙江环保厅有消息称,哈药总厂计划搬迁,哈尔滨市政府已经将哈药总厂搬迁列入了规划。

  从7日晚发布的公告中,投资者可以看出,对于污染事件,哈药有保留的承认。公告表示,因部分设施、设备暂停运行,造成“污水排放指标未达标”;哈尔滨市环保局多年来多次对哈药总厂的检测结果表明该厂“硫化氢排放量多数达标”;经查,该企业“存在不按规定擅自在厂区外的生活垃圾贮存池焚烧(废弃包装物)”的情况。

  并且,对于哈药股份的治污措施,在公告中,投资者可以看到有三条比较模糊的措施:检修期内对部分车间减产,加快污水处理厂检修改造进度,建设新的污水处理生化池;年内将加快实施气味治理项目;对制剂厂燃烧固体废弃物已整改完毕,对责任人已进行处理。

  那么,在哈药总厂停产或减产,搬迁期间,生产经营活动必然会受到影响。

  据有媒体报道称,哈药的搬迁成本约在80亿至100亿元,这必然会对哈药股份短期内盈利能力带来巨大不利影响。

  费用二:受害群众索赔

  在公告中,投资者没有看到哈药股份对身体长期受毒害的哈药制药总厂员工及附近群众的补偿部分。

  而根据《环保法》第四章第四十一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由于哈药制药总厂长期排污,哈药总厂所处的学府路是哈尔滨市的繁华路段,受损害居民众多,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胡小珂教授表示,只要证据确凿,事实清楚,哈药股份则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受害群众可以向哈药股份索赔。

  由此,哈药股份或面临一笔巨额赔偿金的支付问题。

  胡教授还表示,从企业角度看,只要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把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摆平,受环境污染伤害的群体,必须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企业对环境的污染,是一个老问题,中国企业环保意识淡薄,根本原因是企业违法成本太低,41234>>

  哈药承认有关“三废”污染质疑,并表示已就被曝光的废水、废气排放以及焚烧固体废弃物等问题进行了核实处理。

  而杨兆全律师提醒广大受污染损害群众,污染给周边居民产生损害的情况下,根据《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应该承担赔偿责任。鉴于长期污染与当地环保部门的不作为有直接的关系,环保部门对扩大的损失是有着不可推卸责任的,因此,可以慎重考虑把环保部门作为共同的被告。

  费用三:面临经济处罚

  对此次哈药污染事件,有业内专业人士预测,哈药股份未来可能会面临一定的经济处罚,相关责任人或也受罚。

  根据《环保法》第三章第二十四条及第四章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规定:第二十四条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第四章第三十八条、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情节较重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机关给予处分。

  第三十九条、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止、关闭。前款规定的罚款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责令停业、关闭、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决定;责令中央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停业、关闭,须报国务院批准。

  费用四:环保支出或在1个亿以上

  另有专业人士表示,哈药总厂仅污水排放一项改造,就至少需要4000多万元人民币,“全部改造完成,怎么也在1个亿以上。”对于之前环保投入缺口如此巨大的哈药股份,今后必然花费更加巨额的环境治理费用。

  根据2010年哈药股份的年报数据及有关媒体报道,2010年哈药股份环保投入只有1960万元。

  综合哈药股份面临的巨额搬迁厂址费用,支付受害群众索赔,此后的经济制裁,以及今后的治污成本,未来短期内,哈药股份生产经营活动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更有业内人士还对哈药股份品牌声誉产生怀疑,天津卫视近日有节目表示,哈药集团总厂污染物乱排放,药厂临区空气中硫化氢废气超标千倍,那么药品还安全吗?

  受污染事件影响,6月8日,哈药股份开盘继续下跌,最终收于16.87元,下跌2.43%。

  停产范围可能扩大

  由于污水处理设备系统故障,今年3月中旬后,哈药总厂先后有关联的3个车间停产,2个车间限产——其中,101车间TDA (甲苯二胺)全部停产,107车间头孢4号、6号停产;104车间HR756和121车间头孢曲松月均减产12吨;102车间7ACA月甚至已经减产60%。

  哈药股份在7日的公告中称,环保车间目前正处于检修的特殊时期,因部分设施、设备暂停运行,造成污水排放指标未达标。“按照环保局的批复方案,哈药总厂污水处理厂的检修必须在6月15日之前完成,但现在看来,因为设备运输等客观因素,有可能无法按时结束。”哈尔滨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长彭旭表示。而哈药总厂副厂长马杰称,污水处理系统维修在6月15日限期前将全部完成,不会引发更大范围的停限产问题。“按时整改完成完全没有问题。”

  按照环保局监测显示,各项检修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总任务量的70%。但相关信息显示,由于哈药总厂整改设备中必需的风机,最早本月10日才能运送到达,另有两台交货日期没有最终确定,其整体设备的后续安装进程都将受到影响。

  这就意味着,15日之后,哈药总厂目前5个高浓度废水车间停限产的范围将不排除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对此,马杰表示,5个车间涉及原料药品种目前主要供给自身制剂产品使用,“不存在减产后订单无法交送和后续产业链条连带影响问题。”此前,哈药已经向哈尔滨市环保局申请整改延期,但6月5日环保事件的曝光,也使其延期的想法不具备任何可能。

  4年悬而未决的搬迁4<<1234>>

  哈药承认有关“三废”污染质疑,并表示已就被曝光的废水、废气排放以及焚烧固体废弃物等问题进行了核实处理。

  在哈药总厂污染事件曝光后,外界曾有猜测称,即将面临搬迁,有可能是哈药疏于现厂污染治理的原因之一。

  6月8日,哈药集团总经理姜林奎对此回应称:“我们不是由于即将搬迁才出现污染的。”他解释说:“3月8日,公司的污水处理设备发生故障,经申报,环保部门在3月9日就批复公司开始检修。”

  哈药总厂宣传部门表示,“不会因为工厂搬迁而降低环保设施的运营费用,2011年还计划从5000万提高到7000万元,这笔资金全部用于现有厂区。”此前,哈药称,已经累计投入4亿元用于清洁生产和环保治理,且每年各项环保设施的运行费用在5000万元左右。

  而除了继续投入环保设施的“运营费用”,哈药还需为此支付额外代价。在搬迁中,“资金、人员安置、环评、成本测算等,每个环节都构成瓶颈”

  总部位于河北石家庄的华北制药,一度曾面临哈药今天的困境。一位华北制药内部人士表示:“华药也是处在市中心,在原址上进行环保改造投入成本会非常高,所以,最终选择了整体搬迁。”

  被称为“共和国医药长子”的华北制药和哈药总厂均为1958年建厂,建厂时,厂址都处于远郊区。但城市的高速扩张,令这些老牌国企背负越来越高的环保压力。再次搬迁,似乎成为唯一的解决方案。

  哈药总厂此前曾表示,要将三个污染较重的车间进行局部搬迁。在其异地重建计划中,一期工程主要是年产7-ACA1200吨、头孢美唑酸53吨、头孢咪诺30吨等三个项目,今年计划投入9500万元。

  而哈药计划在2016年完成的二期搬迁计划,将会把青霉素工业盐、6-APA、阿莫西林酸等哈药总厂的核心产品全部迁至郊区,计划总投资为23.5亿元。

  不过,虽然哈药总厂的搬迁计划从设想至今已有4年多,但却一直未能顺利成行,个中原因十分复杂。

  2008年8月,哈尔滨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制定了《哈尔滨产业更新工业用地调整规划(纲要)》,对哈药总厂的搬迁规划做出了明确的部署。哈药总厂用地面积45.26公顷,搬迁后,该用地性质将转为商住、贸易办公、道路和公共绿地,等等。其中,开发商住用地31.93公顷,建设总面积为79.8万平米。

  根据2008年时的规划,哈药总厂地块的土地出让金为12.77亿元,企业直接赢利0.8亿元。但随着近几年二三线城市房价上涨,目前,该地块的出让收益应还将提高。

  这看似是一笔政府、企业、环境三赢的交易,但最终却久拖未动。上述华药人士表示:“搬迁后,资金、人员安置、环评、成本测算、政府环境等都要考虑。往往,每个环节都构成瓶颈。”

  首先是资金压力,异地重建毕竟投入不菲,搬迁过程中企业会经受严峻考验。此前,华北制药搬迁工作迟迟未动,也与资金无法到位有关。最终,华北制药还是借重组方冀中能源之手,才解决了资金压力。

  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也将决定搬迁是否顺畅。一位行业研究员表示:“华北制药搬迁时,当地政府给予税收返还,支持力度大;但东北制药搬迁时,沈阳市给予的支持力度较小,企业承受的压力就比较大。”

  人员安置同样构成困扰。哈药总厂对外宣传资料称,目前拥有8000名员工。如果工厂新址最终确定在阿城区,从哈市需要坐45分钟的火车才能到达。哈药必将面对大量员工安置压力。

  此外,上述华药人士指出:“搬迁后,新厂必须按照最新的环保要求严格规范,标准越提越高,企业经营也将更加如履薄冰。”

  尽管2010年8月1日,《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已经在全国强制执行,但在实施过程中,地方上普遍对于现有工厂的环保改造进度持宽容态度,不过,对新建工厂则一律按标准严格执行。

  而在承担诸多压力之时,原有地块的出让收益,“并非搬完后就可以立刻兑现”。上述华北制药人士说:“国有资产、土地的处置,需要政府出面协调,审批比较复杂。”

  此前,曾有业内人士估算,华北制药在石家庄市区的地块可能价值超百亿,目前,华药虽已基本搬迁完成,但“百亿收入”何时能够兑现,还没有明确时间表。4<<1234>>

  哈药承认有关“三废”污染质疑,并表示已就被曝光的废水、废气排放以及焚烧固体废弃物等问题进行了核实处理。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环保相关事项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2011年6月8日,相关媒体在题为《哈药集团制药总厂肆意排污被令停产或减产》报道中称,"因为目前污水处理设备还在检修,环保部门已经严令哈药总厂对产品进行停产或减产,通过这种方式,降低排出废水的污染浓度";文中还提到"101车间的TDA产品全部停产,107车间的头孢四号六号已经停产,104车间的HR756和121车间的头孢曲松月减产12吨"。针对上述内容,公司现将相关情况说明如下:

  今年3月8日,哈药总厂向市环保部门提交了关于该厂一厂区污水处理厂检修的请示,反映其污水处理出现不正常运行情况,导致污水处理能力下降,COD排放浓度已超过1000 mg/L,与此同时,哈尔滨市环境监察机构通过在线监控系统也及时发现了哈药总厂的高浓度排放问题,并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当即要求哈药总厂立即采取高浓度排放产品及生产车间减产停产和加大一沉池及深度处理系统加药量等应急措施尽可能降低污水排放量和排污浓度。有关报道中反映的色度加深并超标,主要是检修期间为降低污染,在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系统大量投放硫酸亚铁与双氧水药剂所致。

  在市环境监察机构的密切监控下,哈药总厂依据检修方案,昼夜兼程,自3月中旬以来,该厂101车间TDA全部停产,107车间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停产;104车间头孢噻肟钠和121车间头孢曲松月均减产12吨;102车间7-ACA月减产60%。这些停产、限产品种均为无菌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企业通过外购等方式弥补,不会对公司整体经营造成影响。目前,哈药总厂各项检修改造工程已完成了总任务量的70%。与此同时,依据国家《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哈药总厂正与下游群力污水处理厂商洽其污染物控制要求事宜,以确保其污水排放能够满足污水处理厂进水要求。

  特此公告。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六月八日

  (编辑:海绵)4<<1234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